两年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经出版就火遍整个网络,如今这本书居然出了漫画版,真是让人惊喜!
本书以蛤蟆先生的故事来讲述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十分友好,漫画版更是在细节方面做到了极致,这也无形之中降低了本书的阅读门槛。而每一次咨询后面都有对本次咨询涉及到的相关心理知识的总结,有助于读者理解专业内容。
故事很简单,平时爱笑爱闹腾的蛤蟆先生最近深陷抑郁,朋友们苦口婆心的开导起不到作用,它在朋友的建议下去看心理医生了。于是有了心理医生苍鹭和蛤蟆先生的10次面谈,从这10次面谈中,蛤蟆先生逐渐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到自己性格与命运形成于过往一次次无意识的选择。最终,他找到了如何面对这一切的方法,也选择为自己负责,选择了真正的改变。
阅读本书,才发现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于自愿。蛤蟆先生最开始去看心理医生只不过是为了朋友,也是苍鹭拒绝它的原因。后来他自愿进行咨询,才有了后续的一次次面谈。
苍鹭使用“情绪温度计”来检测蛤蟆的抑郁程度,从最开始的1到后面的10,这一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每一次面谈之后,这个“情绪温度计”都有小小的变化。这也正是蛤蟆从抑郁逐渐走出来的信号。
蛤蟆的抑郁究竟来自哪里?其实说来,这一切都与它原生家庭有关。它的父亲算得上是小企业家,努力工作,喜欢用家长的作风对待下属,用道德说教对待家人,这给蛤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它的母亲虽然慈爱的多,可是只要父亲出现,母亲的态度就会大变,这让它感到很内疚。读书时,它原本很优秀,可是在大学时候参加太多课外活动,学业几乎荒废。毕业后,它有了一年的教书生涯,可在父亲去世后,它不得不回家继承了庄园。
从此,除了忙碌时,它就会感到悲哀和孤独,它没有自由。
还好,在苍鹭的指引下,它从抑郁的泥潭中一点点在走出来,也从“人生坐标”中知道了应该如何生活。蛤蟆选择了“我好,你也好”,它做出了选择,还许下了一个终生的承诺。
“如果我相信自己是好的,别人也是好的,就得用行为和态度持续地证明这个坐标。”
当蛤蟆态度发生改变时,它发现原来老獾并不是一个老顽固,还夸赞了它。
其实,很多人遇到的问题,与蛤蟆先生遇到的没有太大区别,即使是抑郁了,用对方法也是可以走出来的。学一学蛤蟆吧,去看一看心理医生,当一个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许多事情也随之会发生改变。
如今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多少有点心理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如何正确面对问题才是关键。心理不健康了,就去看看心理医生,没有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