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2022年07月04日23:59:41 心理 1359

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 天天要闻

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剧,人们被看不见的力量裹挟着步履不停。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很多人更是多了一份迷茫,随之而来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精神类疾病正在成为严重危害当代人心身健康的隐形杀手。

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人数超9500万,这个数据是十分令人震惊的,并且有大批不愿意就医的人数,实际上的抑郁症人群数量可能会更多,抑郁症早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疙瘩”,长期无法解开,那么抑郁症便会像“疯狗”一样,一旦咬住就很难会被放开。这便是强大如丘吉尔,有名如张国荣,也无法摆脱抑郁症的原因。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自传里说道:也许幼年时弱小被欺辱的经历,早已在他的心里植下了病根,作为英国首相的他不可能去找到那些儿时欺负他的人“报复”回去,所以他的病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

丘吉尔一度不敢靠近月台站立,因为从月台上一跃而下的冲动,时刻萦绕在脑子里。可见,幼年的经历对于这一生的生活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现代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如果有焦虑或抑郁倾向的问题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在《你是对的》这本书中讲到,在面对抑郁症患者,首先且关键在于共情。本书作者郑惠信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

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 天天要闻

郑惠信曾和一万多位来访者进行交流和面对面的咨询,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问题。近15年来,她与社会上压力较大的人群如公务员、企业高管、教师、青春期孩子的家长等畅谈心事,也在那些无人关注的角落陪伴治愈着那些受创伤者。

在韩国著名的“世越号”沉船惨案发生后,她立刻迁居安山,成立“友邻治疗空间”,全力协助“世越号”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治疗。此外,她还与首尔市政府共同推进疗愈计划——“你我都需要母亲”,向市民传播共情的力量。

她还协助家庭暴力受害者成立“真实的力量”社团,并发起团体心理治疗,还为在双龙汽车公司遭到恶意解雇的员工及其家属成立了心理治疗空间“Warak”。

她把30多年累积的助人经验总结为三句充分表达共情的话,核心要点就是接纳对方的情绪,准确描述对方的感受,给予反馈式而不是评判式的倾听。如果能深刻了解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以及使用方式,我们将在自己的人生和与他人的关系中,迈向更好的阶段。

共情的第一要素:倾听

曾经看到过一本书《倾听的力量》,记得作者就是强调禁止过多地表达自我,而是要“非常高兴地倾听”。她认为真正掌握倾听术的人,将更加敏锐地洞察人心,了解对方,交上朋友,获得信任。

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 天天要闻

被信赖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我们只有通过倾听去了解别人的故事,并理解他们。作为心理医师,作者讲述了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从聆听人们内心的声音开始。她聆听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生命与内在的矛盾、欲望与创伤等等。而这些人也不是登门找她讲述自身症状的患者,作者把他们当人愿意分享他们生命中的一些事甚至一切事。所以倾听带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影响人心的最根本因素:创伤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主人公就有一个十分不幸的童年,她在一个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的地方度过,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他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但是主人公强迫自己不断地学习及深造,坚信但凡不能杀死自己的,最终都会使自己更加强大,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走出原生家庭带给她的阴影与困惑。

其实任何人都有创伤,也有某些比别人更敏感的心思。对于受创伤者而言,他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位患者都承受着更致命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需要与自己首先展开一场激烈甚至是惨烈的心理战,才会袒露自己的伤口

疗愈的核心:共情

共情是什么?在《共情的力量》中告诉我们,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但是共情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用来助人,也可以用来害人。共情就像海浪一样,有时候温柔轻抚,转瞬间又凶猛恶毒。

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 天天要闻

在《你是对的》这本书中,作者所说的共情是体认到“界限”的共情。作者将这个界限分明、立体的共情,在书中做了详细探讨,她认为这个共情就像是家常饭一样的治疗方式。只要彻底了解了共情,我们就会像观看白纸化为白鸽的魔术一样不可思议。

你知道吗?抑郁症的另一个名字叫:心灵癌症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