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春秋是一个班级,齐桓公为什么能当班长?

前面说到,周老师被西边的“不良少年团”犬戎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搬家避难,已经是声名狼藉,威严扫地,从此一蹶不振,卧床不起,抱病在家,所以班上基本天天上自习,全靠同学们的自律。

班上的同学个个都是一方诸侯,谁也不服谁,自然不可能太平,这时候谁有能力镇得住场子,谁就是NO.1

来自东方的齐同学,是班长竞选的头号种子选手。

齐同学,又名公子小白,但可别被他可爱的名字给骗了,他可是个狠角色。

为了方便对照史书,我们以后就叫他小齐。

小齐来自现在的山东一带,出身高贵,老祖宗是名震天下的姜太公(“钓鱼佬”,愿者上钩的那个),家境优渥,人品一流,最气的人是,小齐打架还猛啊,人送外号:“春秋第一高富帅”。

这不妥妥的男一号剧本?相比之下其他人那还真是一群“臭鱼烂虾”......

小齐之所以这么猛,还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那就是被世人称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可以说倘若没有管仲在小齐背后出谋划策,就没有强大的齐国。

在管仲的建议和帮助下,小齐开展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1. 在内大力改革,发展经济,很快国力就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
  2. 在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尊崇周天子,也就是班主任周老师,并且还帮助其他同学抵抗周围不听话的戎族和蛮族,这番举动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和尊敬,可谓赚足了名声,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同时,小齐手中还有周老师授予的“三好学生”称号,哪个同学不听话,比如不按时交学费,背后说周老师坏话等等,小齐都可以直接教育他。

自此,小齐已经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在公元前651年,小齐在一个叫做葵丘的地方,举办了第一届班会,他要求班上同学们要听话,别整天乱打架,要打架也得听他这个大哥的指挥,史称“葵丘会盟”。令人没想到的是,就连周老师都派人去参加了这个班会,这就变相地承认了小齐的“班长”地位了。

同学们还能怎么说呢?自然举双手赞成,小齐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雄才大略,他的成功也并不是偶然。

笔者认为齐桓公能成功,体现在八个字上:深明大义,以国为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当时有资格继承齐国君位的有两位,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而管仲是属于公子纠阵容的,并且管仲为了保证公子纠能顺利继承王位,决定刺杀公子小白,但管仲的箭,正巧射在了公子小白的带钩上,公子小白装死逃过一劫。这也是成语“一箭之仇”的由来。待到齐桓公继位后,却非但没有怪罪管仲“一箭之仇”,反而对他委以重任,拜为宰相,这才为齐国的强大埋下伏笔。

任用管仲后,虚心接受臣子的建议,积极发展国家改革,在春秋初期,周室式微的情形下成为天下第一个霸主!

但可惜齐桓公的暮年,却让人唏嘘,结局凄惨。似乎是每个强盛帝王都会犯的错,自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宠信佞臣,6个儿子忙着争夺王位,堂堂齐桓公竟饿死宫中无人收尸,尸体在床上放置了六十七天,蛆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齐桓公的一生,可敬!可叹!可悲!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