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兴的军大人” | 李文联:爱拼才能永远赢

走进大兴的军大人203号:

西安大兴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兼儿童保健科主任 李文联

标签:勇于挑战 上进 踏实

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多次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好走的那条路,但往往回头看时又会有所遗憾,甚至后悔。

当问到李文联主任面对两条路会如何选择时,她语气温柔,但无比坚定说道,“我是那种想看看自己极限在哪的人,并且一旦选择,就不会后悔。”

回看李文联的医学之路,确实是一条精彩的“拼搏之路”。

优秀才有更多机会

从小到大,李文联就是家长们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还勤奋好学。1986年,李文联成功考取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大学期间,李文联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想要学好基础知识,为将来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毕业后,李文联被分配到阎良区人民医院工作,毅然决然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儿科。

温柔亲和又认真负责的李文联深受家长信赖、小朋友喜欢。因为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自己管的患儿有需要,李文联总会第一时间赶回科室,来到床旁查看患儿。

随着接诊患儿越来越多,李文联没有选择按部就班,反而开始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症患儿抢救时,“我总是在想,如果我的技术水平再高一些,是不是就会有更多危重患儿重获新生?”

为了能够救治更多的患儿,李文联选择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李文联开启了边带娃边复习考研的生活,超强的学习能力果然名不虚传。2001年,李文联一战考上第四军医大学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专攻新生儿方向,师从现在大兴医院儿科中心王玲主任。

在军大那几年,李文联从王玲主任身上看到一个医生对患者及家属像亲人一般,对工作是如此的痴迷和较真,“那段时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

17年,从医生到科室主任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李文联被广东一家医院儿科主任引荐去他们医院当学科带头人。

当时36岁的李文联虽然一腔热血,但冷静下来思考后,从北方到南方,还是面临很大挑战的。“不单是千里之外的距离,还要考虑家人。”回家后,李文联将此事告诉家人,没想到家人无条件支持,让她想做就勇敢去做。

“我当时想,经过这么多年学习历练,技术水平是提高了,应该挑战一下自己,尝试去带好一个团队!”

带着家人的支持,李文联来到广东。担任科室主任后,她几乎把科室当成家,每逢节假日,为了医生们能多陪家人,她常常帮忙顶班,她不但是科室的当家人,还是大家的贴心人。

担任科室主任后,她必须考虑学科发展。李文联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希望通过中医来弥补西医的局限性。她积极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班,抓住一切机会疯狂充电,她带领科室医务人员不断摸索、实践、总结,中西医结合儿科治疗在她的倡导推动下取得了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8年,李文联带领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儿科治疗在珠海市起广泛认可,获评“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 “珠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主委单位”。

在广东,李文联一干就是17年,从一名好医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她带领科室先后获得省、市“青年文明号”称号,自己也多次获得省、市级“好医生” “最美医务工作者” “岭南名医”等多项荣誉。

“‘挑战’是我的关键词!”

2021年,李文联到了退休年龄,原单位极力邀请返聘她为专家。但出于对家人的挂念和愧疚,李文联选择了回到西安,来到西安大兴医院,担任儿科中心副主任兼儿保科主任。

入职大兴以来,李文联迅速进入角色,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完善,李文联的治病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专注于如何治病,现在越来越觉得儿童保健工作更重要。”

大医治未病,成了李文联的新“挑战”。

根据之前儿保管理经验,李文联在科室原有工作基础上又整理罗列出10多项工作计划,例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医儿童保健、区域内儿童体检、幼儿园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儿童公共卫生工作等。

短短5个多月,科室在李文联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在往更好的方向迈进。

回看李文联的人生阶段,每一次选择都不断突破自我,爱拼的李文联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个挑战。


供稿:职诗萌

编写:李潇帆

责编:刘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