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秋冻”有讲究,且听专家道来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寒凉。这几天在武汉就有一夜入冬的感觉,我国有句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专家介绍,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秋冻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对更为残酷的严冬。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要顺应自然变化,既不可过早过多添衣,也不要盲目挨冻。对于健康人群可适当地冻一下,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对于体质虚弱的人群,过度秋冬可能会冻出病来

省中医院的金主任告诉记者,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人群一定要做好保暖,体虚的人一定要及时增添衣物,同时注意不同的身体部位,要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人的头部一般是不怎么怕冷的。但四肢,腹部,腹背部的保暖是最为重要的。背心就是保暖腹部和腹背部的很好的选择。

专家还强调:凉从脚起,脚上如果受凉后就容易顺着经络上来,对肠胃,身体都有影响,所以脚要保暖穿厚一点的袜子,晚上睡前用温水泡脚。此外秋季湿度下降,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眼干等秋燥的情况,因此饮食上要多吃润肺平肝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