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游记之五十七 哈尔滨篇 依兰五国头城“十二”

靖康之变历史展室”第二部分:“宋辽之战”。

主要讲的是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给辽朝燕云十六州,宋辽太原之战,石重贵不称臣,辽出兵灭后晋的这段历史。

石敬塘(892年一942年),是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936一942年)在位6年。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妻属于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塘为河东节度使

后塘清泰三年(936年),石敬塘起兵造反,后唐兵围太原,石敬瑭割云燕十六州(燕州(今北京)、蓟州(今蓟县)、瀛州(今河间)、莫州(今任丘)、涿州(今涿县)、檀州(今密云)、顺州(今顺义)、新州(今涿鹿)、伪州(今怀来)、儒州(今延庆)、武州(今宣化)、云州(今大同)、应州(今应县)、寰州(今寰清)、朔州(今朔县)、蔚州(今蔚县)。东西600公里,南北200公里,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

当天晚上,一幕历史上罕见的丑剧鸣锣开场,只见44岁的石敬瑭在众官簇拥下,跪在33岁的辽朝皇帝耶律德光脚下,口称:“儿皇叩见父皇”。献十六州图,奉表……割给辽朝,纳入辽朝的版图。这十六州是中原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使致门户大开,使华北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导致战乱频发,人们饱尝战乱之苦。

割让云燕十六州后,辽帝耶律德光亲自率领30万辽朝骑兵,直达太原城下,大败后唐军,晋阳之城解围。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去世,其养子(侄儿)石重贵(914一974年)继位(942一946年)在位4年。沿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对辽朝皇帝自称“皇孙儿”,但不称臣,惹怒了辽朝皇帝耶律德光,进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攻占后晋都城开封,逼迫石重贵投降,被俘虏,只存在10年的后晋灭亡。

石重贵后被流放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阳朝阳,死于今辽宁省朝阳市乌兰河硕乡波罗赤村,葬在黄道营子村的辽代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