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断崖下降99%!国产不老酶打破美日垄断,完成进口替代

“关山难越,抵不过山后的旖旎风景。”

作为曾经被“卡脖子”最严重的领域,我国生命科技曾一度严重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技术突破,愈来愈多自研技术越过重重难关,逐渐开启对进口的替代。

频频引发热议的“1400万一针进口罕见病续命针”,今年4月正式宣告开启国内临床,推进国产替代落地;曾被几万元进口垄断的心脏支架,平价国产替代率早已高达80%;几乎完全被进口占据的CT扫描影像设备,国产化率也达到64%……生命科技的“大国产”浪潮,已然来临。

如今,继以上国产生科硕果之后,又一生命科技宣告完成进口替代,“中国智造”再下一城。

1、美、日技术垄断,生命科技陷入“进口天价困局”

据悉,该生命科技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美、日垄断关键技术。

资料显示,该技术研究的核心,是参与人体能量循环的一种重要物质——辅酶I早期在该研究领域,曾诞生出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发现,该物质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以及衰老相关症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美科学家森科莱取得关键突破,发现补充前体分子可增加体内辅酶I水平。随后,华盛顿大学、东京大学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人类临床,证实——39-58岁中老志愿者,在该前体分子干预后,毛发、皮肤、骨骼肌等多项老化生理指标出现年轻化逆转。数十篇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Cell》等科研期刊。

有力科研背书下,美、日科学家开始迫不及待推动该分子走出实验室,提纯后的分子剂被广泛应用于提升机能、调控衰老。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甚至得到官方加持,在民众中推广。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我国一直被排除在外。2016年前后,美、日进口的“益生好”类分子剂开始通过跨境电商等方式,流入我国;却由于技术垄断、原料稀缺,标出6万人民币/瓶天价。

据悉,当时全球最大试剂网站Sigma Aldrich上,益生好分子原料成本高达2.3万元/克,且长期断货。成品补剂流入我国后,被冠以“年轻丹”“不老酶”之名;甚至由于稀缺,一度被炒至10万/瓶的天价,被诟病为“富人生存游戏”。


2、国产自研技术发力,挣脱“卡脖子”的手

所幸,如今这一尖端生命科技的“天价进口困局”,终于随着我国科学家成功取得技术突破,宣告终结。

资料显示,我国科学家凭借多年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深耕、和不懈科研攻关,终于在“益生好”类分子技术上取得关键进展:全酶法技术使得该分子提纯难度大大降低,远超美、日传统的“发酵法”。由此提纯的原料,成本较进口断崖式下降99%以上。

曾以数万元天价,将普通人拒之门外的成品分子剂,也因此终于在我国实现量产。据悉,如今国产版本的“益生好”,门槛仅三位数,被坊间称作“真正的国产亲民科技”。京东用户画像显示,受众多为国内40岁以上、有抑衰、延年需求群体。

讽刺的是,由于我国在该分子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甚至对国外的反超,如今美、日不论是实验原料、还是成品补剂原料,都反过来开始向我过“伸手”。

益生好核心分子的最初发现者森可莱,也在访谈和最新论文中表示使用了中国分子原料:“收到全球数十家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只有中国的通过了最高纯度检测。”

3、大国自信:“中国智造”强势崛起

据咨询公司Ipsos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国产生命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已从2010年的35%增长到如今的63%。

事实上,无论是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生命科技,如心脏支架、益生好分子剂、罕见病天价针等,还是在其他诸多领域,“中国智造”都正势如破竹、强势崛起。

华为等国内科技公司自研5G技术和麒麟芯片等,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打响国产技术旗号,甚至令美方颇感震慑;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作为“中国智造”新名片,也于近日完成全部试飞任务,即将向世界展现我国航空技术的高光……

正如《了不起的中国智造》报告指出:“随着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

有理由相信,翻越重重难关的“中国智造”,未来将会带领更多中国技术、专利、产品走向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