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之崔炜,助人却被恩将仇报,误落古墓开启奇幻人生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叫崔炜的人,是已故监察御史崔向之子。崔向素有诗名,死于南海(今广州市)任上,因此崔炜自幼在南海长大。崔炜这个人,性情豁达豪放,喜好结交四方豪侠,加上出手大方,不善治家,没过几年,就把家产挥霍殆尽,自己也借住在寺院里。

有一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当地人都习惯在佛寺中展示各种奇珍异宝,同时举行各种节日娱乐活动。崔炜向来喜欢热闹,就去开元寺里看戏。正好遇见一位乞讨的老妇人,因摔倒碰翻了酒家的酒坛,正被卖酒人殴打呢。崔炜仁义心肠,一问需要赔一千文钱,当即脱下自己的衣物替老妇人赔偿了店家。那老妇人也挺奇怪,看了崔炜一眼,也没有道谢,径直而去了。

第二天,那老妇人突然又找到了崔炜,说:“非常感谢先生帮我解围。我也没有什么好报答的。我擅长治疗肿瘤之类的病。送您一点越井冈(越秀山)的艾草吧。若是遇到患有赘瘤的人,只要用一柱艾草熏灼,就能治好。不但能治病救人,而且还能借此得到一位美艳的娘子呢。” 崔炜也没当回事儿,笑着收下。那老妇也随后消失不见了。

艾灸

过了几天,崔炜到海光寺中游玩,看见一位老僧耳朵后面长了一个大瘤子。崔炜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用老妇送的艾条帮老僧治疗,居然果如老妇人说的那般灵验,很快就把老僧治好了。老僧非常感激,对崔炜说:“贫僧无以为报,唯有为郎君念经祈福。山下有一位任翁,是位大财主。他也有这个毛病。郎君若能帮他治好,必有厚报。我为您写一封推荐信,您去试试吧。”

于是,崔炜带着老僧的推荐信到了任家。任翁一听是海光寺的老僧推荐来的,高兴得都快蹦起来了,赶紧恭恭敬敬地把崔炜请进家中。崔炜取出艾草,一治而愈。任翁千恩万谢,对崔炜说:“感谢先生帮我解除了这多年的苦楚。无以为报,就送先生十万钱聊表谢意吧。您就在家中安心小住几日,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崔炜因此就在任宅住了下来。崔炜精通乐器,偶尔听闻主人堂前有弹琴之声,一问家童。说是:“主人的爱女。”那就是任翁的女儿了。崔炜暗想,这莫非就是老妇人所说的美娇娘吗?于是,就借了琴来,故意弹奏了一曲给任翁的女儿听。任家女儿听者有心,对崔炜也暗中有意了。

要说这位任翁,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家里暗中供奉了一位邪神,名叫独脚神。每三年必须要杀一人给独脚神做祭品。眼看这次供奉祭品的时间已经到了,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

于是,任翁就起了坏心,跟儿子商量说:“这个住在咱家的崔生,听说是孤身一人,无亲无靠的,不如就杀了他做祭品吧。我听说,大恩尚且可以不报,何况是治疗小病这种小恩小惠呢。” 于是父子就准备半夜下手,杀害崔炜。

任家女儿听说了此事,就暗中前来告诉崔炜:“我家供奉鬼神,今夜要杀郎君做祭品。郎君快快逃命去吧。”崔炜这可吓坏了,赶紧破窗而逃。任家人很快就发觉了,带着十几个家仆,举着火把、带着利刃一直追出去六七里。崔炜慌不择路,失足坠入一口大枯井中。任家人找不到他,这才作罢。

崔炜虽然掉落井中,但所幸井底沉积着厚厚的枯叶,几乎毫发无伤。等到了天亮一看,才发现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地穴中,深达百丈。四周空间巨大,几乎可以容纳千人。更令人惊异的是,洞中央居然盘着一条十几丈长的巨大白蛇。地上有个石槽,石槽上方是嶙峋的石钟乳,不断有乳白色的液体滴下,闻起来异香扑鼻。

等那液体滴入石槽过半,白蛇就低头去喝。崔炜见白蛇如此神异,也顾不上害怕了,对白蛇叩首说:“参见龙王。我不幸落到此地,实在是无奈至极,希望龙王怜悯,不要伤害我。”那白蛇似乎能明白崔炜说的话,微微点点头,自顾自地喝石槽的水,喝完了就趴在一旁睡觉。

崔炜见白蛇并未伤害他的意思,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他腹中饥渴,见那石槽中的乳液,宛如牛乳,也就顾不得许多,当即喝了个饱。那石乳入口香甜,喝完顿时感觉精神大振。

这时,崔炜仔细观察,发现白蛇的嘴边上也生了一个大肿瘤,就想为白蛇治疗。于是,崔炜击石取火,点燃艾草,在白蛇的嘴边炙烤。那白蛇果然深具灵性,知道崔炜为他治病,待着一动不动。很快那肿瘤脱落下来了。白蛇想必是早就深受其苦了,如今病患一去,高兴地摇头晃脑。

过了一会儿,白蛇把头伸到崔炜面前,从嘴里吐出一个碗口大的珠子来,酬谢崔炜。崔炜则推辞不受,他对白蛇说:“龙王如此灵异,想必已经修炼得道了吧。我能帮您做点小事,不值一提,不敢接受您的宝珠。只求能指点我从此地脱困,返回人世。”白蛇点点头,又把珠子咽了回去,然后舒展身体,看起来要到别的地方去。又回头示意,让崔炜骑在它背上。崔炜对白蛇恭敬施礼,然后跨上蛇背而去。

那白蛇驮着崔炜往洞的深处爬去,一直走了数十里。洞里幽暗漆黑,但白蛇浑身大放光芒,映照两侧石壁,只见石壁上都画着壁画,全是上古时候的人物。最后,白蛇来到一座石门前,那石门上雕刻着精美的兽环,金光灿烂。门内隐隐透出明亮的光线来。

白蛇到这里就不走了,把崔炜卸了下来自顾自地回去了。崔炜本以为出了这门,就可以返回人间。可推开石门一看,里面还是一个巨大的石室,大约有三四十丈见方。石室的四壁全都凿成了不同大小的房间。

当中最大的那间石室中悬挂着一顶锦绣斑斓的帏帐,装饰着各种金银珠玉,熠熠生辉。帐前有一座金色的香炉,炉上雕刻着蛟龙鸾凤、龟蛇鸾雀,个个都张口喷出香烟,芬芳氤氲。香炉旁边则是一个小池,金壁辉煌,池中蓄满了水银,上面飘着各色玉石雕琢的莲花。

崔炜环视四周,见四壁不少的房间都挂着珠帘,隐约可见里面有文房四宝,琴瑟乐器。有一间石室外还贴在新写的手札。崔炜才恍然,这里恐怕是哪位隐士的洞府吧。见四周无人,崔炜就试着取了一张琴,弹了起来。

一曲未终,就见四面房间的房门都打开了,一个青衣女子推门而出,看到崔炜,就对屋内喊:“玉京子已经把崔家郎君送来了。”很快,就有四位羽衣霓裳的美貌女子走了出来,笑着问崔炜:“这里是皇帝玄宫,崔家郎君到此也是难得机缘,还请暂坐。”崔炜赶紧施礼坐下,不解地问四女:“不知是哪位帝王的玄宫,可否有幸拜见?”四女回答说:“皇帝陛下去赴祝融宴了,不在宫内。”

崔炜正心里犯嘀咕呢,暗想这帝王到底是哪位呢?四女又问崔炜刚才谈的是什么曲子?崔炜回答说:“胡笳曲”。四女又问:“请问胡笳曲是何时的曲子?我们不曾听过。”崔炜便解释说:“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是郎中蔡邕的女儿,曾流落在匈奴人的地方。等她回归中原,有感于在在匈奴的生活故事,就谱成了这么一首哀伤呜咽的曲子。”四女点头说:“原来是新做的曲子,怪不得没听过。”又命人准备了酒食招待崔炜。

崔炜归心似箭,哪里还顾得上吃喝。他向四女恳求指点回家的途径。四女则说:“崔郎君既然到此,也是难得的缘分,何必着急走呢。羊城使者一会儿要来,到时候你可以跟他一起走。”同时,还对崔炜说:“皇帝已许把田夫人许配给你为妻,你们现在就可以相见。”

崔炜不知端倪,也不敢贸然应答。四女便命侍女召田夫人前来。但那田夫人却不肯来,说:“没有接到皇帝的诏命,不敢私下与崔家郎相见。”

四女只好对崔炜说:“田夫人是齐王之女,贤良淑德,美貌无双,希望崔君好生善待,这也是你们前世的姻缘。”崔炜好奇地问:“不知这位齐王是何人?”

田横五百士

四女说:“齐王就是田横,当初汉朝一统天下后,齐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避居海岛。”崔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田夫人竟是汉朝时候的人。

没过多久,就见头顶慢慢照进日光来。崔炜抬头一看,只见向上百丈,露出碗口大小的青天来。这时候,四女就说:“羊城使者到了。”就见一只白羊,自空中冉冉而下,片刻就落在了地面上。羊背上坐着一位衣冠古拙,表情严肃的男子,手持一支大笔和一封青竹简,上面刻有篆字。男子恭恭敬敬地把竹简进呈到桌案上,四女命侍女读上面的文字:“广州刺史徐绅已死,安南都护赵昌将继任太守。”原来使者是送信来了。 四女看完了信,对使者说:“崔家郎想回归番禺,劳烦使者带他回去。”使者点头答应。

四女回头对崔炜说:“等郎君回去后,要记得给使者修缮庙宇,重塑金身,以作回报。”崔炜自然百般应承。四女又说:“皇帝有命,把国宝阳燧珠赐给郎君。你带回去后,就将有胡人以十万緍钱(10万x1000文=1亿文)来购买。”命侍女从一个玉函中取出宝珠交给崔炜。

崔炜感激莫名,诚惶诚恐,对四女说:“我不曾朝谒皇帝,又与皇帝非亲非故,何以皇帝给与如此厚赐呢?”四女回答说:“郎君的先人曾在越台上题诗一首。刺史徐绅见此诗而心生感慨,特地修葺王陵。皇帝因此心怀感激,还题诗唱和。赠珠的原因,已经写在了诗中。即使我等不说,郎君日后也会知道的。”崔炜问:“不识皇帝所题何诗?”四女就命侍女在羊城使者的笔管上写了一首诗。诗云:“千岁荒台隳路隅,一烦太守重椒涂。感君拂拭意何极,报尔美妇与明珠。”崔炜又问:“不知皇帝究竟是哪朝的帝王?”四女还是避而不答,说:“日后你会知道的。”

四女又对崔炜曰:“到中元节那天,请在广州蒲涧寺的静室中准备美酒佳肴,我等将送田夫人去与君相聚。”崔炜唯唯称是。临别之时,四女又说:“听说你有鲍姑的艾草,还请留下少许,我等有用。”崔炜自无不可,把带的艾草留下一半,只是依然不知道鲍姑是何人。

之后,崔炜便跟着使者骑上了羊背,那白羊腾空而起,瞬间就飞出了地穴,落在了地面上。等崔炜回过神来,使者和白羊已经消失不见了。看看天时,已经是五更天了。再看不远处,就是四女所说的蒲涧寺了。

崔炜回到广州自己借住的房子里,房主人很惊讶:“先生到哪里去了,怎么一去三年不回?”崔炜不敢说实话,编了个理由应付过去。又问起广州刺史的事儿,果然原来的刺史徐绅已死,接替者正是赵昌。崔炜想到自己在洞中所见,恍如梦中,但宝珠在怀,真实不虚。

稍作安顿之后,崔炜便带着宝珠到广州城中,波斯商人聚居的地方,暗中售卖此珠。有个老胡人一见这宝珠,就跪地行礼。他说:“郎君莫非是到过南越王赵佗墓,不然怎么会得到这颗宝珠呢。”原来这宝珠,居然是南越王赵佗的随葬品。

南越王赵佗

崔炜据实相告,这才知道原来皇帝是指赵佗。赵佗曾称南越武帝,所以自称皇帝也无不可。崔炜又请老胡人讲讲宝珠的故事。老胡人说:“这阳燧珠是我大食国的国宝。汉初之时,赵佗派异人从我国盗归番禺,至今已经有一千年了。我国有能预言之士,说不久国宝当归。因此,国王命我们带着大量财物前来番禺搜索。今日果然重见此宝。”于是,便出十万缗前跟崔炜购回了宝珠。老胡人用一种特制的液体,将宝珠清洗一番,那宝珠顿时变得光芒四射,把整个房间都照亮了。

崔炜得到了巨额财富,便开始置办家产;寻访羊城使者,但打听了许久,都找不到使者所在。有一次,崔炜碰巧有事去城隍庙,忽然看见神像中,有一位长得跟使者很相像,再仔细观察使者手中的笔,笔杆上写着细细的小字,正是那位侍女所题之诗。崔炜便准备了酒食祭拜使者,又重新粉饰了神像,扩建了庙宇。这才知道羊城即是指广州城。

五羊城即广州

崔炜又暗中去寻访当年恩将仇报的任家。到了那里,附近的村民却告诉他:“你所说的那个地方是南越任嚣的坟墓啊。”

崔炜又登上越王台,看到了父亲崔向所题的诗:“越井冈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踏践成官道。”旁边还有越王相和的诗,只是字迹怪异,不可辨识。崔炜向当地主事之人询问,主事说:“当年刺史徐绅登越王台,见到了崔御史所提的诗,感慨昔年帝王死后坟茔荒芜,无人祭扫,于是重新粉饰台殿,使之焕然一新。” 想必,南越王赵佗正是感激崔炜父亲的题诗之恩,所以才对崔炜特别优待吧。

等到了中元节那天,崔炜在蒲涧寺的静室中,准备了清雅洁净的素斋和甘醇的美酒,静候田夫人的到来。等到将近午夜,果然那四位女子携田夫人前来。那田夫人容貌美艳,气质高雅,崔炜一见就心生爱慕。四女与崔炜谈笑饮酒,天快亮了告辞而去。崔炜准备了厚礼和一封书信托四女带去,向越王表达了自己虔诚感激之意。

郦食其

之后,崔炜就带着田夫人一同回家,成了夫妻之好。崔炜问夫人说:“夫人既然是齐王之女,怎么会嫁到南越来呢?”田夫人叹息说:“国破家亡,父亲田横死后,就被越王所虏,成为他的嫔妾。越王死后,我就为之殉葬了。到现在也不知是什么年代了。当年田广烹杀郦食其的场景,还如在昨日。每每回忆起当年的故事,不禁潸然泪下。”

崔炜又问:“那四女是何人呢?”夫人说:“她们都是为赵王殉葬的妃子。其中两个是瓯越王摇光所献,另外两位是闽越王无诸所献。”崔炜这才知道,自己所见的都是鬼仙啊。

又问曰:“四女所说的鲍姑又是谁呢?”答:“鲍姑,是当年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抱朴子葛洪的妻子。她擅长以艾草治疗赘瘤和赘疣,闻名当世。” 原来,崔炜所救助的那位老妇人就是鲍姑啊。又问:“为什么称呼那白蛇为玉京子呢?”夫人解释说:“当年仙人安期生经常骑着它朝拜仙界玉京,因此称呼它为玉京子。”

崔炜因为在地穴中饮用过那奇异的石乳,从此身体轻健,肌肤娇嫩如婴儿。在南海住了十余年后,崔炜散尽家财,带着田夫人前往罗浮山寻访鲍姑,自此不知所踪。(出自唐·裴铏《传奇》)


这篇出自唐传奇的故事,里面提到了很多历史典故,如仙人安期生、葛洪、鲍姑,历史人物南越王赵佗、南海郡尉任嚣、齐王田横,以及烹杀郦食其、田横五百士等典故,看故事,学历史,不亦乐乎。

只不过任嚣历史上评价不错,怎么就变成了恩将仇报的任翁了呢?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