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后,我被女儿教育了

唐山烧烤店打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20多天了,为期15天的打雷风暴也已经结束。期间官方给出过两次通报。第一次是说打人者已经全部抓回来,第二次是说受到伤害的姑娘们是轻伤轻微伤

或许是在等一个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又或许是想看到坏人最终的下场,也或者是因为牵挂女孩们的现实情况,总之,直到现在,我竟然还没想好该怎样和女儿谈论这件事情。

无法正面交谈,主要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教女儿保护自己,不知道在这种事情面前,该教她选择忍让还是反击。这种犹豫不决,其实就是我自己心中的摇摆不定。

平静下来,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问一问:如果被挑衅的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从内心来说,如果是在20年前,也就是我20多岁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奋起反击,那是一种不会考虑任何因素,不计后果的硬刚,是那种打不过你,就算把自己头割下,也要喷你一身雪的志气,也就是古人说的“吾当以颈雪溅之”的毫不畏惧。

而在20 年后的现在,经过了生活起起伏伏的锤炼,想着身后的父母、孩子和些许卑微的安逸。看多了世界抛向我们普通人的不公平,面对视频中打人者招招索命的狠劲和姑娘们毫无招架之力的悲惨,感觉那拳头就挥在自己的头上。

不管是成熟了还是腐烂了,此刻,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害怕了、胆怯了、退缩了、怂了。

而这种恐惧,至今没得到任何外在的支撑和慰籍。比如几位姑娘的现实状况、坏人的下场、打雷风暴后到底下了没有……

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跟女儿谈论这件事了!但自己骨子里的愤怒和反抗冲动并没有减少。

没想到,昨晚女儿主动问起我对烧烤的看法。无论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希望孩子永远平安快乐的心是坚定的。

所以我硬着头皮说“不硬刚,是因为不能让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之类的论调。可说出的话,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

女儿涨着个大红脸说我是“胆小鬼”,“这可不像她的妈妈”。一副要和我理论到底的架势。

我心虚地问她:“他们那么强,又那么凶狠,那你说怎么做才合适”。

“必须要反击,但一定要把伤害降到最低”。女儿态度坚决地说道。

“他们下手那么狠毒,要怎么才能把伤害降下来”我有些吃惊地追问道。

“要避其锋芒,绕到他们的后方看准机会给予还击,这叫做迂回反击。起码在他们要撤的时候,不再当着他们的面拿出手机录像,而要隐蔽一下再求助”。

听女儿这么一说,我不禁想起歌曲《无畏》中唱到的:“生命用一种迂回,让我们学会无畏”。

是啊!迂回不是懦弱,而恰恰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挺进。它也许不能确保姑娘们能全身而退,但起码不会再有小巷深处那看不到的殴打。

其实,我就是个不会拐弯的人,生活中遇到事情,总是在两个端头找答案,今天竟然让孩子逮着机会教育了一番,不过想想也挺欣慰。

因为养育也可以是“迂回”的,也可以是父母与孩子互相学习的双向交流。

双向教育需要我们放下凡事都要教训孩子几句的老资格,摆低姿态,放下心中的固执,虚心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

同时,还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新鲜的玩意儿,比如微信的用法,抖音的玩法,今年流行什么颜色和歌曲,甚至还可以向他们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呢!

而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呢?毫无疑问,是父母辛苦地付出滋养出来的。供他们读书,为他们买手机,让他们见世面,他们才学得了很多本领。

而他们又反过来把本领教给了父母,这简直就是教育投资中的“回本”。

父母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一起提高,多好啊!这就是“迂回”而来的双向教育。

正如歌中唱到的:

“我们也曾依偎

承受着

失去着

依然迎着远方”

远方的姑娘,你们是否安好?我的孩子在身边,你们在父母的身边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