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圈之名,最后一次解释“赶也”​

基于友圈的影响,以及未来“赶也”要做的事情,特意对“行者赶也”再次做个比较系统的梳理。


​ 相对于锂电剪的“剪剪剪”,这次很感谢一起在拉萨甚至整合西藏为京东家电售后完善奔走的兄弟伙,晨起朋友圈的感叹正如最初“行走,赶也派”的味道。​


对“行者,赶也派”,结合下图对应时间点,应该能有基础认知,在最近的当面场所,无不谈及2015-016年禅修心修经历,作为各类对立关系的矛盾体体现,如果不是那段禅修和新修经历,在经历了拉萨资本出局以及文玩后遗症甚至包括后来供应链尝试折戟,如此抱负所带来的打击必定会是会崩溃。所以,再次感谢自己2014年开始对儒释道融合的理解,以及后来各类禅修心修所结交各类善缘,感恩。​




就“行者赶也派”,也就是儒释道融合,最为受用的思维是“三无jiang”意识,经过岁月的沉淀,当初的开宗立派戏谑词语已经成为“行者无僵、行者无缰、行者无疆”,分别是“身体、思维和境界”的描述。当然,境界也可以理解为现在大多数所感慨的“格局”。​

在经历了2010年10月底雅安-邛崃-温江骑行后打扫办公室以及打篮球行为被赞誉“就像超人一样”而后冠以“小超人”名号,后来所幸改为“李勇小超人”,经历了2014年底的“小超人工作室”品牌化推进后,直到2020年三月有感其实在无法通过注册以及“去小超人化甚至去个人化”思辨后,最终以“赶也”取而代之。​ 赶也,第一层意思可以理解为通假,“干”和“野”,基于行动者以及野路子的提炼,即务实和方法论的融合;第二层面是拆字有关,简单说来就是“走着干”,也作助词;至于第三层意思,在未能实现农业产业链基本闭合的未来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暂作内心某种憧憬。​








至于行者,就不单独解释,大概四个层面但更多还是通俗的理解那个意思;因为2020年所掌握的商标注册信息,“赶也”不能作申报,但就品牌化建设中历经的“三江道地”、“问心阁”、“悠游公社”、“智品雅堂”自己后来因“赶也”无法注册后以“中直道”首先完成商标注册之“中直道”,非合适时机也不单独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