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敬铭的功夫造诣,乃国家级武术裁判,30年代就有“国士”之称

国术馆在我国近代传统武术历史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尤其当时声名最盛的南京国术馆,其培养出来的武术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温敬铭

就拿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温敬铭先生来说,他便是在南京国术馆中得到了进一步成长的一代武术名家。那么关于温敬铭先生的功夫造诣究竟如何?换句话说他的功夫造诣到底有多高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地剖析一下。

首先,从温敬铭的学武履历来看。

温敬铭先生于1905年在河北的蠡县出生,他自7岁起便开始习练武艺。一直到1929年时温敬铭就已经正式考进了北平宪兵司令部,并在该处担任起了武术教官的职务。随后,温敬铭又在1930年前往山西太原的军官教导团赴任(其工作仍是教授武术的教练)。

温敬铭

没过多久温敬铭恰好赶上了南京国术馆举办的第2届国术大考,于是他便在恩师罗大枪的资助之下参加了这次考试,并一举斩获了短兵器(具体为刀和枪)第2名的佳绩。

张之江

1932年时28岁的温敬铭更是踊跃报考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武术机构南京国术馆,他在考场上虽面对着武术界众位名家巨手的审核,可其身上却丝毫没有半点儿的畏惧之色。甚至,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张之江先生看过温敬铭的武艺也不禁微微颔首。

温敬铭

就这样温敬铭经过一番考核当即便被南京国术馆录取为1等练习员,其漫长的职业武术生涯则由此正式开始。此后不久温敬铭又参加了国内的第5届全运会,并凭借着一场独树一帜的剑术表演斩获了全国短兵器第2名的佳绩。

温敬铭

30年代的温敬铭虽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国士”的称号,但他却从此更为谦逊和勤勉。尤其是当温敬铭在南京国术馆中学习的过程中,其逐渐发现中华武术不仅门派繁多,同时各派的武术更是深不可测。

温敬铭

自此以后,温敬铭这才开始了正儿八经的系统式训练。据悉温敬铭在南京国术馆深造期间,其不仅对各派中华武术皆有着不俗的造诣,同时他陆续还学会了摔跤和拳击。而且,温敬铭、张文广郑怀贤等国术馆英才还一路遍访了南洋多国和地区。温敬铭先生终于凭借着自身多年来练功不辍的修习,以及其本人对传统武术的钻研和探索,这才成为了一个技艺成熟且全面的武术通。

其次,从温敬铭的履历生涯来看。

1936年时温敬铭先生就曾与张文广先生一起被选为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的观摩代表,并在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技艺。事后温敬铭先生又在柏林等诸多城市进行了多次武术表演,中华武术也从此在全球声名远播。

温敬铭

1956年武汉国术委员会正式更名为武汉武术指导小组之后,温敬铭先生便是该小组中的15名成员之一。温敬铭先生作为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其本人在武汉体院任职教授期间可以说是培养出了很多的武术人才。

如今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基本上全都有温敬铭先生的学生,其门下比较著名的弟子就包括曾于久教授和吴彬先生(国家级武术教练员)等。

传统武术

最后,关于温敬铭先生一身国术功夫的实战话题,咱们今天就先暂且聊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传武国术是否能经得起实战考验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独到的看法和观点。

(了解更多有料的历史传武话题,欢迎关注“南山论史”自媒体平台,笔者耕耘创作不易,搬运势必追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