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将英语逐出高考”的声浪,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席卷中国30年的英语热潮,终于开始慢慢熄火了!
在这股宏大的时代潮流之中,有一个新疆人曾经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但是后来却被后浪拍成了前浪。
他就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1
1969年,李阳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不过祖籍是山西的。
由于父母从六十年代中学毕业后,便响应号召支援新疆建设,所以他的童年是在天山脚下度过的。
父母在工作上都是十分优秀的工人,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李阳的教育,以至于李阳形成了相对内向的性格。
他平时不愿意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在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
因此,李阳在新疆实验中学的读书生涯是十分艰难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学业。
还好父母在李阳学习的问题上是有原则的,他们并没有同意。最终,李阳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高考中成功考取了兰州大学。
大学前两年,李阳的英语成绩很差,经常挂科,参加了多次补考。但是,这并没有让李阳消沉,反而激起了李阳的斗志。
为了改变英语学习的现状,李阳开始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呢?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
李阳决定先从应用入手,改变过去以语法阅读为主的纸上谈兵的学习方法,从口语应用开始突破,终于找出了一套适合李阳自己的学习方法。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学习,反复演练。李阳小试牛刀,一举成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李阳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从英语学渣一跃成为英语学霸。
他将自己学英语的成功经验做了总结,在学校里发表了公开演讲。演讲过后,李阳组织了几个同学,帮他在校园里张贴海报办培训班,一月为一学期,每星期两节课,学费二十来块钱。
那段时间,李阳赚了1400多元。
1990年,大学毕业后,李阳先是去了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工作了两年,又应聘到了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做主持人。
按部就班的工作,根本不适合李阳的性格。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一个全民神话英语的时代。
但彼时中国人学英语,缺乏系统的方法论,缺乏英语方面的材料,更缺乏一个偶像。
时势造英雄,李阳敏锐的抓住了机会!
2
1994年,李阳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然后在广州创办了李阳·克立兹工作室,并开始在国内推广他的疯狂英语:
只要你放下老脸张嘴喊,你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含蓄内敛的中国人被震住了,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英语的最初认知。
尤其是那些找不到窍门的学习者来说,克服哑巴英语,把口语练好,便成了他们走向成功的新希望。
凭借“50%方法+50%精神”的独创方法,再加上纯正的口音,李阳的疯狂英语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更重要的是,他还最大程度的迎合了当时的民族主义情绪,针对性的提出了“让中国之声响彻世界”等口号来激发人们的情绪。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李阳的知名度直线上升,疯狂英语这个品牌也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千人、万人的大课堂上,李阳声嘶力竭,台下学员也随之疯狂呐喊;全国各地的书店里,疯狂英语的教材供不应求,吸金无数。
事实上,不只是家长,就连很多老师也对他非常认可。在最巅峰的时候,李阳受邀担任了国内五百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兼英语顾问。
随着李阳的名气越来越大,官方也向他伸来了橄榄枝——2002年的央视春晚,李阳表演了一个说唱节目《英语大家说》;几年之后,他又被任命为2008年奥运会英语总教练。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就在李阳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针对疯狂英语的质疑也渐渐多了起来。
有人说,疯狂英语的核心其实是励志鸡血,那些励志的目标,多半虚空且缺乏必要的内容,终究不能解决学好英语的本质问题。
还有人说,疯狂英语只是让大家把背熟的句子大声喊出来,这仅仅只是朗诵,而缺少了用语能力、组句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最后还是学不好英语的。
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教育品牌层出不穷,但疯狂英语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又过分绑定李阳的个人形象。
李阳的人设一旦崩塌,将对品牌产生毁灭性打击。而“家暴门”的出现,成了压倒疯狂英语的最后一根稻草。
3
2011年9月15日,李阳的妻子李金(Kim Lee),在微博上公布了李阳家暴的证据,公众一片哗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阳是众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但是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彻底让他跌下了神坛。
“家暴门”发酵之后,公司客服主动打电话去推销,一提疯狂英语,往往就被挂掉了。
而李阳的演讲现场更是不断出现反家暴的抗议声,就这样,在其它教育品牌高歌猛进的情况下,疯狂英语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路。
持续3年的离婚官司,以李金的大获全胜告终。反观李阳,不仅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更失去了如日中天的事业。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阳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就在大家渐渐忘记他的时候,李阳却曝出了一条大新闻。
2014年,他宣布自己皈依佛门,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
难道李阳真的放下一切了吗?
当然没有!
他发微博表示,计划给僧众进行英语培训,并举办首届少林功夫疯狂英语国际冬令营。
很明显,李阳还是那个李阳,依然拥有永不言败的斗志,以及惊诧世人的疯狂想法。
2015年,李阳又迈入手机领域,想做一款699元的“疯狂手机”,不能安装APP,只能存储100条电话和100条短信,特色功能是学英语。
李阳在采访中说:“未来市值超越新东方就靠它。”
李阳为什么对超越新东方的执念这么深?因为当年他还一帆风顺的时候,曾经和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有过交流。
那时,李阳问俞敏洪,你觉得我们两家以后谁能做的更好?俞敏洪告诉他,我们都能做好,但是你的品牌太依靠你的个人,而我背后是一个团队。
事实证明,依靠个人的疯狂英语,没有成功;依靠团队的新东方,也没有笑到最后:
2021年7月24,国家发布“双减政策”,包括英语在内的学科培训,全部被团灭。
就算李阳还有东山再起的雄心,但是也没有当初的天时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没有人永远年轻,曾经视他为偶像的80后、90后长大了,成熟了,不会再被割韭菜了。
但是李阳却永远疯狂,他的人生,已经活成了“不疯魔,不成活”的样子。
那么,就道一声珍重,愿各自安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