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有人想做一个安静的学霸
有人想做一个安静的看客
甚至有人……
想做一条安静的咸鱼
但是,听我说
动起来!这一行为很重要。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证实,
缺乏身体活动,
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之内造成
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
即便是身体机能状态较好的人,
如果14天不运动,
免疫力都会出现明显下降。
有人把静态行为称作“最甜蜜的毒药”,在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小于1.5 梅脱的活动都是静态行为,例如坐着看电视、开会、听课、用电脑、阅读、打牌、聚餐、喝咖啡……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一个人每周身体活动水平达到推荐量,但静态行为时间增加,也会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建议人们要减少静态行为,每天保持身体活跃状态。
居家期间,受场地、设施限制无法进行户外活动,推荐几个在家做就能锻炼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的小动作:
高抬腿走
高抬腿可以锻炼股四头肌、髂腰肌、臀大肌,增强心肺功能。
注意要走踏结合、循序渐进,目标锻炼时长5分钟。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无法达到标准动作时,可休息后接着锻炼。
原地小跳
原地小跳,能够锻炼腿部肌肉,拉伸韧带,带动整个身体运动,而且用时短,高效,不占地,方便你随时随地动起来。
做原地小跳时,腿部注意并拢避免伤膝,1次做10秒,每3次算一组,每天可做3组。
手脚运动
手脚运动能够加强心肺功能和身体柔软度,锻炼肩关节的同时还能改善手脚不协调。
双脚站立,左手向上举起伸直,左脚后跟向后上抬起,用右手去拉左脚,换方向做同样动作(左手拉右脚,右手拉左脚),目标时长5分钟。
以上三个小动作简单易学,不占场地,不需要借助器材,在家随时都能练习。当然,您也可以根据自己运动习惯选择健身操、广播体操、八段锦等方式来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
总之一个原则——“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同时,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1、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要拉伸
秋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各器官都处于保护状态,锻炼前缺乏热身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情况。
2、运动时不保暖,运动后就冲澡
即使是在温度舒适的室内,开始运动时也要穿长袖,等微微出汗后才可以脱衣。锻炼完毕也要尽快穿衣保暖。运动后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 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因此要给身体足够的舒缓期再去洗澡。
一次“挥汗如雨”,时常“躺平摆烂”
锻炼身体不能一劳永逸,不但要动,还要动的多,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体弱者和少年儿童,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规律比强度更重要。
运动口渴猛喝水或忍着不喝
运动前、运动期间、运动后都要及时补水,喝水每次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要太凉。但切忌喝咖啡或巧克力,因为其中所含的咖啡因反而会造成人体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