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影视剧上,看到那些飞檐走壁、一身功夫的武林高手,都很厉害。在我们的想象里面,这样的高手以一敌十,都是很轻松的。
可很多人的心里面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武术这么厉害,为什么古人不训练大量的高手,去战场上拼杀呢?
最近看到有人分析过这个问题,发现历史上早就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了。这个人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在他写的一本书里面,就曾经写过,为什么不把民间那些经常耍弄刀枪棍棒的人,用在战场上呢?
你可以试想一下,在战场上肯定是有大量的人,拼杀的时候,基本上是人挤人、人挨人的状态。(如果一方人少,那另一方就直接碾压了。)
在这个状态下,士气才是第一位的,这肯定要靠纪律来保证。简单来说,就是要听从指挥。即使你自己很勇敢,也不能直接往前冲;即使你很怯懦,没有命令也不能往后退。
引用其中的话,就是“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你看看在这样的状态下,你上蹿下跳、施展什么绝妙的身法,看着是好看,可施展智慧,就是等着被砍啊。
试想下,就算是有个武术高手,使出一个很妙的招式,既能杀死敌人,身法也好看。可只要他施展的招式里面,有一个后退,不管是什么以退为进,还是什么泄力,在旁人看来,这是想逃跑啊。
一旦被误认为是逃,那就立刻引起一些连锁反应。这样会动摇军心,后果很严重,自己的军队都四散而逃,那还打什么仗。
武术在单打独斗的时候,讲的是技巧。可在战场上,最关键的是士气,所以即使武术再厉害,在战场上,也用不上。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