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份工作:
每天在广州珠江新城“购物”,街边小店和高档餐厅无处不在。
我也可以约餐厅老板喝下午茶。
这种职业就是——“外卖员”,这份工作当然,事情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紫嫣与商家交流了解外卖运营情况(左)
专业操作知识,数据分析、沟通能力,耐心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两年前才毕业的23岁女孩,在广州做外卖经营者。
“珠江新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两年来,她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经济心脏的强大生命力。
23岁的邢紫嫣来自湛江,两年前来到这里,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做外卖员。
她每天穿梭于各大商场,无论是街边小店还是高档餐厅,她都一一网罗。
"你可以从老板的表扬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邢紫嫣说,入行后,她认识了各种餐饮人,很多人思想开放,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
天天逛街,但是这条“街”不好逛。
与每天上班的白领不同,邢紫嫣每天的工作是在珠江新城“逛街”。但这条“街”并不好逛。
邢紫嫣在珠江新城管理着大约200家餐饮店。
每天,她都会走进不同的商店,帮助商家外卖、运营、做数据分析...一天下来,她的工作是满满的。
“以前是牛排和火锅,现在该换新店了。这家做越南菜,太阳新天地也有店……”
如今,邢紫嫣对珠江新城的餐馆了如指掌,但她刚入行时,对餐饮业务一窍不通,更别提外卖了。
“当我刚进来时,我专注于新客户。我不认识老板,全是自己跑的。”
邢紫嫣回忆说,当她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时,她需要自己去商场。
那时候很难和老板联系上。就算她看到了,也很难打动老板去网上做外卖。
“第一个月,我只签了两个新单,其中一个是因为同事那天太忙去不了,让我过去签。”她说,那段时间她感到“沮丧”。
后来在主管的建议下,她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了入驻老客户的运营和推广上,不停地拜访老客户,了解店铺的运营情况和老板们的期望和目标。
通过和老板聊天,可以积累餐饮客户的情况。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同事请教,或者查资料,自学,上培训班。
慢慢的,邢紫嫣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老客户开始给她介绍新客户。
“后来越来越多其他部门的同事认识了,资源也变得丰富了,工作也开始有起色。”
“新签约商家上线外卖只是第一步,后期运营才是更大的问题。”
邢紫嫣说,作为外卖经营者,他们必须时刻关注餐馆的外卖情况。“已经点了一两百份外卖,基本都是自己负责的业务”。
遇到订单转化率低的商家,也会帮他们搭建外卖菜单,甚至“从零开始”,从网店“装修”和海报开始。
入职三个月后,邢紫嫣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能够“达标”了。别做拉拉就好。
“你好,请问老板在吗?”在世界商城南区,一家新商店正在装修。
邢紫嫣推门问老板是否在那里。然而,和前几次一样,她没有见到老板。
“珠江新城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在餐厅里几乎见不到老板。”邢紫嫣说,商店装修时老板在场的可能性更大,但并不总是如此“幸运”。
但就算你在店里向老板“下跪”,也不全对。
“CBD的餐厅老板和店主不一样,不一定要在家里做。他们需要用优秀的专业运营知识让他们相信外卖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今年上半年,一家卖鳝鱼饭的商户在K11开业,晏子多次拜访,希望与老板取得联系,沟通外卖上线情况。
但是,我已经被“拒之门外”很多次了——去了店里五六次,都不见老板,和店长的沟通也被婉拒:“我们没有决定权”。
后来她通过其他方式要了老板的电话。电话里,她听到老板说“不知道广州外卖的模式”。
邢紫嫣知道有一出戏。她利用见面的机会,聊了聊广州的模式,最后约到了老板。
为了第一次见面,邢紫嫣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案,详细分析了店铺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珠江新城的客户群等。
充分的准备和专业的分析终于打动了老板,然后经过多次细致的沟通,餐厅终于上线了外卖。
疫情期间,外卖平台推出“高佣金返现”措施,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商家进行返现,商家可以利用返现佣金进行推广。
得知这一消息后,邢紫嫣第一时间通知了有资质的商家,包括一家专门做高端披萨的餐厅。
餐厅希望增加中午的订单,邢紫嫣还建议餐厅推出炒饭、炸鸡等适合午餐的品类。
餐馆的外卖订单比促销前翻了一番。
“晏子非常专业,服务非常好。”餐厅外卖运营负责人谭小姐说,每当订单量下降时,都会主动过来沟通,分析原因,商量调整促销策略。
在运营过程中,配送、客户差评等问题都会马上解决。
经过多次“并肩作战”,邢紫嫣和谭小姐建立了友谊。
“我们还会约好周末喝下午茶,逛某家店。因为她们年龄差不多,而且都是女生,就像朋友一样。”
邢紫嫣说,在她合作过的商人中,她还与其中几个人的老板建立了“非常铁”的关系。
能准确说出每个铺位的“前任”
在珠江新城走了两年,邢紫嫣熟悉了这个CBD的每一个角落。她能准确说出每个餐厅的上线时间,甚至每个店铺的“前任”。她说,诸城市北区和南区的点餐习惯差别很大。
前者上班族多,单量主要集中在中午,客单价相对较低;而后者豪宅较多,成交量高峰一般出现在夜间,客单价也相对较高。
“珠江新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高档餐厅和小店非常受欢迎。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价位的饭菜。”
邢紫嫣感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关注外卖平台,火锅、烧烤、日料等更注重线下场景体验的品类也逐渐参与外卖。
甚至还有一家冰淇淋店,最近上线了外卖。你知道,冰淇淋很容易融化。
原来商家发现有很多顾客专门打电话跑腿来店里买,就干脆上网做外卖,用更专业的配送来保证产品。
从大盘菜到小盘菜,从单点到套餐,从快餐到中餐,从外卖数据中,商家可以看到消费偏好的微妙变化,从而改善自身运营。
商铺转让是常有的事。当晏子看到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商人退出时,她不禁感到惋惜,但很快又有新的血液补充进来,这又使邢紫嫣感到高兴。
“我希望在外卖方面让生意经营得更好。如果能做商家的外卖,很有成就感,能从老板的夸奖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邢紫嫣说,入行后,她接触了各种餐饮人,很多人思想开放,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数字化的推动下,珠江新城的餐饮业逐渐恢复了活力。“外卖订单、餐厅、活跃用户都开始上升了”。
邢紫嫣的工作比较忙,很多餐饮商家主动找她聊天,了解做外卖需要的技巧,以及商圈周边餐饮的数字化趋势。
你可以从邢紫嫣的手机上感受到这种依赖。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她的手机信息几乎没有停过,她说都是商务信息;这种状态一年365天都是这样,比普通电商的运营压力大得多。
“电商的东西隔几天就能送到,但是外卖是即时送达的,也就是说商家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即时的,需要快速解决。”
【记者: 陆赠光 配图: 自媒体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