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2022年10月06日11:08:13 资讯 1941

从2012年到2022年,又一个十年匆匆而过。如同一个人从青年到壮年的华丽转身,郑州这座城市也在一次次成长和跨越中精彩蜕变。

9月16日至10月6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由郑州报业集团主办,正观新闻、郑州晚报、郑州发布承办的“非凡十年 见郑城长 ‘观观’带你看郑州”大型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圆满举行。东西南北4路采访团队,分赴16个县(市区),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郑州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 天天要闻

当十年的光阴画卷徐徐展开,昂扬奋进的郑州形象更加立体生动,郑州发展的强劲脉搏也更加真实可感。

国家中心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宜业城市、科技进步先进市……昔日“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已经有着太多的荣誉加身。十年的时间,无数的奋斗故事和发展奇迹在这片热土接续上演。

日新月异的郑州每天都在快马扬鞭,与这座城共奋进的我们时刻感受着城市的朝夕变化。从河清海晏的大美黄河到只此青绿的嵩山坳,从跨越历史沧桑的商都遗址到湖光映照的金融岛筑梦空间,无一不在讲述着出彩郑州的震撼变化。

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 天天要闻

非凡十年,见“郑”城市发展阔步向前——

十年奋进,郑州实现了“经济总量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GDP破十万”的三大跨越。郑州地区生产总值从5547亿元增长到12691亿元,常住人口增至1274.2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大了一倍多。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40亿元,较2021年前移两个位次,位居全国第14位。郑州的昂首向前不仅仅在于经济体格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更在于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和活力。

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 天天要闻

非凡十年,见“郑”立体交通四通八达——

十年笃行,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圆满绘就,郑州从中国“铁路心脏”上升为“高铁心脏”,从郑州出发,3小时城市圈可以到达的大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T2航站楼、机场北货运区陆续投入使用,郑州航空羽翼日益丰满,从郑州起飞,“2.5小时航空圈”能够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

地铁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立交桥、高架桥纵横交错,人畅其行,物畅其流,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正在加速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 天天要闻

非凡十年,见“郑”科技创新蔚然成势——

十年深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郑州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围绕“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创格局,以郑东新区为引领的东部产业协同创新片区和以高新区为龙头的西部科技创新辐射片区东西交相辉映。中原科技城乘势腾飞,北龙湖金融岛、龙子湖智慧岛拔地而起,无一不在讲述着一座科技之城的创新成势。

“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郑州全力为创新创造打开筑梦空间,越来越多的青年英才走进郑州,放飞理想。仅今年4月发布人才新政以来,郑州已吸引5.57万名优秀人才来郑留郑发展。创新沃土与青年英才的激情碰撞,正在谱写共兴共荣的华丽篇章。

正观社论:非凡十年,见“郑”华丽蜕变 - 天天要闻

非凡十年,见“郑”民生之美触手可及——

十年蝶变,千万郑州市民正在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品读郑州的日趋变好。黄河滩地公园披红挂绿,龙湖象湖如意湖水清岸绿,贾鲁河西流湖碧波树盛,各处公园游园尽显绿道纵横生态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郑州的颜值之美在不断自我更新。

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出新意,老厂址文化创新换新颜,家门口“上好学”让家长更满意,家门口可就医让医疗更便利,“15分钟健身圈”加速全民健身,打造“城市书房”推进全民文化普及……千万郑州人尽享民生之美的体贴入微。

见“郑”航空新城昂然崛起,见“郑”高新区勇攀新高,见“郑”金水区人间烟火流光溢彩……这是承载国家战略和使命的梦想之城,也是见证千万人喜悦的幸福之城。

十年的辉煌成就,十年的绚丽蝶变,郑州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浓墨重彩地书写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精彩答卷,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铿锵有力。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山高路远不改奋勇前行,山重水复不变进取方向,新时代的幸福乐章,正等待着我们一起去谱写。

(黄河评论信箱:[email protected]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