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古风流多才子,才子风流传佳话”,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似乎只有风流多情,才配得上才子名号,才能谱写出世人相传的佳话。
然而,大家却忽略了那些因为才子们的风流,而面对婚姻背叛的悲凉的女主角们,比如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
不过,有些女子却能在背叛中涅槃重生,比如曾经的燕京大学校花——袁永熹。
高冷校花,俘获君心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守旧思想影响下,许多女孩是无法进入学堂学习的,那些能上学甚至能读到大学的女子,往往是富二代或官二代,袁永熹也不例外。
袁永熹的父亲曾做过袁世凯的幕僚,后来离开官场,转身进入商场。
依靠旧日的官场关系,袁家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加上袁父又很开明,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
的条件下,身为女儿身的袁永熹也能进入新学堂读书。
后来随着袁父离世,袁家家道中落,袁永熹几兄妹为了继续学业,不得不变卖家产,幸而皇天不负有心人,袁永熹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出身于富贵人家的袁永熹本就长相不俗,气质不凡,而经历了家庭变故后的她,更平添了一丝成熟的清冷气质。
与当时喜爱涂脂抹粉的女子相比,朴素淡雅的袁永熹犹如出水芙蓉,成为燕京大学“三大校花”之一。
也是在此时,她遇到了比自己大四岁,在燕京大学兼职任教的叶公超。
说起叶公超,简直就是现代言情小说中完美霸总的化身。
同样出身富贵人家的叶公超,在22岁时便已拿下剑桥大学和赫斯特大学的双重学位,成为北大英文系最年轻的讲师,与胡适、徐志摩是密友。
有才也就算了,偏偏叶公超还生得样貌俊俏,气质出众,在一众老气横秋的老师中,年轻帅气的他自然成了众多女学生的爱慕对象。
就像是《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那样,面对各种莺莺燕燕,他却偏偏钟情于清冷淡然,不施粉黛的“冷清秋”,叶公超亦是如此。
好女怕缠郎,更何况面对的还是叶公超这样一个有才有貌的人,纵使袁永熹性子再冷淡,还是被男方所打动。
加之经历了父亲离世和家道中落,被迫长大成熟,习惯了用冷漠掩饰自己的袁永熹,也是希望遇到一份真挚热烈的爱情。
尽管身边朋友都好心告诉袁永熹,叶公超性格暴躁,他的暴脾气不是常人能够忍受。
可看到叶公超在面对自己时,能够收敛起傲娇的脾气,变得细心温柔,袁永熹终于还是被叶公超的温柔攻势拿下。
两人的师生恋,更是在校园里成为一段佳话,1931年6月30日,袁永熹与叶公超完婚。
如果把两人放进言情小说里,妥妥的就是暴躁帅气年轻男教授和清冷校花女学生的爱情故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戏码羡煞旁人。
可惜,这份爱炽热也短暂,看似美满的婚姻,不过是袁永熹悲情半生的开始。
婚后生活,暗藏危机
其实这段感情的失败,早在二人相识之初已露端倪。
袁永熹和叶公超,一个性情淡漠,淡定如斯;一个容易激动,点火就着,夫妻俩一冷一热。有人说夫妻性格相反,反而互补更适合在一起,或许袁永熹起初也是这样想的。
于叶公超而言,袁永熹虽性格寡淡,却是好妻子的不二人选,除了长相气质出众,袁永熹还有着叶公超十分喜欢的温婉性情。
知书达理识大体的袁永熹,总是能在叶公超慷慨激昂地表达豪言壮语时在一旁静静聆听。
一次叶公超的学生到家中拜访他,当二人交谈时,袁永熹在奉上一盏茶后,便坐在一旁安静看书,偶尔与叶公超对视一笑。
看到这幅岁月静好的情景,叶公超的学生也不由感慨:“老师和师母真是天生一对。”
正所谓“娶妻当娶贤”,有涵养、有学识、颜值高、识大体的袁永熹,完美契合了这一要求。
正因袁永熹的淡定性格,所以大抵也只有她能够容忍叶公超的暴脾气。
据叶公超好友,国学大师吴宓在自己的书中《吴宓日记》中记录的:一次他去叶家吃饭,袁永熹为大家做了一桌子菜,谁知席间,叶公超突然莫名其妙地发起了脾气,当众斥责袁永熹做的饭菜不好吃,丝毫不顾及妻子的颜面。
如果换作旁人,或是直接回怼,或是拂袖而去,可袁永熹却不急不恼,任凭丈夫发疯到停止后,她才慢条斯理地说道:“作为主妇,饭菜做得不好,我有责任,但你当着客人面发脾气,也是不合适的。”
袁永熹温温柔柔地只用了只言片语,便说得叶公超羞愧难耐,主动道歉。
经过此事,吴宓对袁永熹佩服不已,不由夸赞道:“深佩熹为一出众超俗之女子。”
作为燕京大学的校花,物理系的高才生,德才兼备的袁永熹在嫁给叶公超时,不要金银首饰做彩礼,在两人的婚房中,除了友人赠送的和日常阅读的书籍外,几乎再无他物。
而婚后的袁永熹,收起了不食烟火的高冷,当起了洗手作羹汤的家庭主妇,包揽家中琐事。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但婚姻生活是否真的幸福,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袁永熹和叶公超的数十年婚姻中,袁永熹为丈夫生儿育女,可爱情中的你侬我侬也在平淡生活的柴米油盐中,被搅得鸡零狗碎。
然而那时的袁永熹依然觉得这不过是每对夫妻都会经历的,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她却忘了,本就不甘寂寞的“风流才子”叶公超,怎会真正踏实下来与她白首到老。
遭遇背叛,出走半生
作为老师,叶公超无疑是成功的,杨振宁、钱钟书、季羡林等人皆是他的学生;可作为丈夫,他愧对袁永熹的付出。
在磕磕绊绊中共同生活多年的袁永熹和叶公超,随着抗战爆发,两人的婚姻也来到了转折点。
抗战爆发后,袁永熹携儿女远赴美国,而叶公超则留在国内,随后辞去公职,进入政坛。
对于丈夫的决定,袁永熹的反应一如既往地淡然,只道一句:“如你已决定,只是知会我一声,我还是感激的。”
尽管分居两国,但袁永熹依旧在为这段婚姻努力着,在叶公超常驻香港的那段时间,袁永熹常常会舍下一双儿女,飞到香港陪伴丈夫。
(外交场合中的叶公超)
即便袁永熹如此两地奔波,可平淡的感情如何能满足叶公超那颗不安躁动的心。
游走在花丛中的叶公超,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会“人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与其他女子不过是逢场作戏,可看着自己风流潇洒的丈夫,袁永熹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但出身官宦世家的袁永熹,从小就被灌输顾全大局的思想,所以即使内心有微词,但她的教养告诉她,还是要顾全丈夫颜面。
在叶公超投身仕途,成为外交家后,但凡有需要携夫人出席的活动时,袁永熹没有二话地来到叶公超身边,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外交家夫人的角色。
直到叶公超出轨自己的表妹的消息曝出,袁永熹终于心灰意冷,昔日炽热的爱恋终在十数年的伤害中,变得面目全非。
1940年,叶公超的叔父叶恭绰被捕入狱,叶公超受叔父嘱托负责转移国宝文物毛公鼎,在此期间惨遭陷害,被罢公职不说,还不幸入狱。
而在整个过程中,叶公超的表妹叶崇范始终随从左右,寸步不离地帮助他。
(国宝文物“毛公鼎”)
久而久之,已为人父的叶公超竟对表妹产生情愫,虽然两人私情并未公之于众,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事还是传到了袁永熹的耳中。
于是,袁永熹立即从美国飞回国内质问,叶公超当然不会承认,毕竟兄妹相恋有悖伦常,作为名人的叶公超,怎会让自己名誉受损。
(叶公超叔父:叶恭绰)
可惜,谎话终会被戳破,袁永熹还是知道了真相:所谓的“表妹”叶崇范,只是叶公超叔父的养女,与叶公超并无血缘关系。
如果说,袁永熹从前对于丈夫的诸多绯闻,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次面对丈夫的背叛和谎言,她终于爆发了。
带着对丈夫的彻底失望,袁永熹在1945年决绝道别,带着孩子远赴美国,自此再没踏入国土。
这一走,便是四十年。
(晚年叶公超)
大家以为离开叶公超,还带着一双儿女的袁永熹,必然会在国外过得凄凉。
可事实恰恰相反,从小就知书达理,还是名校物理系高才生的袁永熹,在安顿好儿女后,便在加州大学找到了工作。
如果非要说她有什么“可怜”的地方,大概就是在离开叶公超后,许是被伤害过深,亦或是受礼教思想束缚,袁永熹再未走入婚姻,始终孑然一身。
袁永熹92岁病逝时,遗言都是“不与丈夫合葬”,可见与叶公超的这段婚姻,带给她的伤害有多深。
反观没有了袁永熹的束缚,叶公超放飞自我,可最后在他弥留之际,曾经的红粉知己们竟无一人陪伴在旁,只剩他一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口中念叨着:“我的太太、女儿,回来看我了。”
就连1981年叶公超去世时,也只有袁永熹这个“前妻”,以未亡人身份送来挽联。
相比之下,叶公超的一生才是悲剧,而懂得及时止损的袁永熹,则安然过完后半生。
结语
仰仗爱情进入婚姻,却遭背叛出走半生,昔日人人艳羡的“师生恋”,分分合合五十年,终是“生不同衾,死不同穴”的结局。
一生性情清冷寡淡的袁永熹,却能在面对无望的婚姻时,果决选择放弃抽身离去,不再消耗自己,哪怕到了今天,这样的女子也堪称女性中的楷模。
#校花#、#民国爱情#、#叶公超袁永熹#
作者:乔五月
责编:EYELINER
本文由盖饭人物ThePeople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