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搬运和抄袭,违者必究!
曾经的日本是半导体行业的霸主,美国公司也不是日本芯片企业的对手。可随着美国对日本半导体展开一系列的行动,日本半导体走了下坡路。
现在台积电掌握世界领先的技术,要说美国对台积电没有想法,恐怕不太可能。有日媒表示,台积电正在走我们的老路。
日本半导体经历了什么?台积电能否走自己的路?
曾经的日本,现在的台积电
美国对于半导体先进技术的追求有非常深的执念,尤其是近几年,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动作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2020年以前,美国沉浸于芯片进口,用花钱的方式解决芯片产能,满足本土的芯片需求。到了2020年以后,美国开始制定各种半导体发展技术,包括邀请台积电到美国建厂,拿出520亿美元用作芯片补贴。
还有试图把韩国,日本以及台湾省拉入群聊,组建“芯片四方联盟”。
美国如此大费周章参与半导体行业的布局,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那个时候日本半导体如日中天,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地区是日本的对手。其中日本东芝更是处于垄断地位,能想到的芯片领域几乎都有东芝的身影。再加上日本电气,日立等公司,使日本半导体在美国面前大放异彩。
1985年,日本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到了1988年,份额再次提升至67%。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每三颗芯片,有两颗是来自日本。要是占有率高也就罢了,关键是质量还好。
美国同样的芯片在日本芯片面前,根本不是对手。质量好还不够,价格也便宜。
彼时美国本土最强的英特尔,AMD等公司,在日企面前节节败退。美国会放任日本半导体这般发展吗?显然不会。
正常的竞争方式毫无胜算,于是美国作为问题制造者,想办法给日企扣上了窃取技术的大帽子。美国紧扣技术泄露这个话题,对日本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调查,没有证据就制造证据,总之就是坐实了日企窃密的“事实”。
最终逼迫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半导体协定》,大致内容是日本企业不仅需要提价销售芯片,而且还要与美企技术共享。
一番操作之下,日企失去了最重要的价格以及技术优势。然后美国趁此机会扶持日本的竞争对手,也就是韩国以及台湾省。
韩国三星,SK集团获得了大量的美国资本扶持,台湾省的台积电得到了美国公司的芯片代工订单。如此一来,日本半导体从如日中天变得了日薄西山,再也不是美国的对手。
现在除了掌握光刻胶材料以及部分半导体设备核心技术之外,已经失去了芯片制造领域的话语权了。
曾经的日本是否等同于现在的台积电呢?仔细深究,会发现台积电和日本半导体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是世界领先,然后被美国加以关注。但是美国对待台积电的方式更委婉,用邀请建厂,拉拢加入群聊的方式,让台积电和自己站在一起,但对于结局,不知道会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台积电能否走自己的路?
刘德音摊牌表示,大陆只占台积电10%的业务。这样的表态明显偏向于美国市场更为重要。而在刘德音摊牌后,日媒对此发出了感慨,表示“台积电正在走我们的老路。”
当下的台积电,也在日本建厂。通过与日本企业合资的方式,总投资86亿美元修建一座成熟制程芯片工厂。日本民众以及部分媒体对此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反而从台积电身上看到了曾经无比辉煌的日本半导体。
日本半导体之所以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就是被美国给盯上。一旦掌握了让美国动心的技术,那么美国就会想方设法拿到手。
除了日本半导体,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也是这样。美国通过逮捕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顺利获得该公司的电气能源业务以及核心技术。从此美国通用电气崛起,阿尔斯通衰败。
类似的例子不止一两个,现在的台积电被美国邀请建厂,索要数据资料,还试图从台积电挖人才,仿佛在走日本的老路。
美国的真面目已经流露出来了。问题是台积电能否走自己的路,不让美国的目的得逞呢?
其实是可以的,前提是台积电如何对待美国的芯片补贴。在美国制定的芯片补贴法案中提出一项要求,获得美国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能投资中国以及其它市场的半导体,否则将收回这笔资金。
台积电赴美建厂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笔补贴,可如果拿到补贴,以后就只能在美国建厂,台积电的话语权会被削弱。若台积电放弃补贴,那么大好的市场机会就在眼前,就看台积电有没有这样的觉悟了。
总结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看重美国技术,迫切需要美国市场的营收支持。可是看起来越是香甜的苹果,有可能是颗毒苹果。只希望台积电能看清现实的迷局,别被带跑偏了。
你认为台积电能走自己的路吗?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领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