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一片繁华,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票房黑马;
沈腾一跃以190亿成为了票房冠军,超过了黄渤;
你一定还记得六年前“开心麻花”的主打电影《夏洛特烦恼》,是怎样以14亿的票房位列国产点ing的票房季军,最重要的是,这部“票房奇迹”的喜剧电影投入真的不大……
总之,你看到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景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但即便如此,很多影迷依然怀念那个“香港电影”繁华的70年代!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01 成也萧何
香港电影全盛之时,可以说是“雄霸亚洲、虎视欧美”。
“两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是公认的“巨星”,也是票房的保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周润发开创了“赌神时代”,成龙开创了“功夫搞笑时代”,周星驰开创了“无厘头时代”……
(就在昨天周星驰“黄金搭档”吴孟达去世,对此不甚感怀感伤。我们记忆中的香港电影拼图,又少了一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香港电影“卖座”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春节贺岁档,全部是巨星坐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此时的刘德华、梁朝伟还未有一席之地……
王晶曾经做客《圆桌派》,窦文涛提了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为什么电影市场钱越来越多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反而片子的质量没跟得上?”
王晶的回答也很经典,他说俩字“状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以前你回去睡一张单人床,吃一块面包就回来了,状态好。现在你住大别墅了,开奔驰了,然后给你特别多的东西配合。你状态下去了。”
这就导致很多以前能做到的事,现在做不了了。
其实,这句话应证在各行各业,“状态”不在了,“情绪”不在了,便很难有优秀作品产出了。
王晶不愧为王晶,在行业里摸爬滚打成了“大家”。
懂行情、懂自己、也懂众生。说得道理,甚至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通用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期间他还提到了“飞纸仔”。
“飞纸仔”就是在电影开拍前,剧本还没有出来,或者在一遍遍修改,这边开机,那边刷刷写剧本,剧本传来传去,飞来飞去,修修改改,增增删删……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当年程小东拍《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秀的“飞纸仔”。
说明了香港电影制作周期之短之快!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究竟有多快?
周星驰吴孟达首部合作的电影《赌圣》,拍摄时期一个多月,但票房破天荒地突破了4000万,一举夺得当年冠军的宝座!
从此,周星驰和吴孟达的搭档,横扫香港电影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据李健仁回忆,他参与的从开机到上映最快的一部港片,是吴镇宇导演的《9413》,只用了10天!
其次是吴镇宇主演的《古惑女》,也不过12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魏君子在他的书籍《香港电影演义》中提到,
较之好莱坞奉行专业分工、各司其责,港片黄金时代的影人则擅长全职多能、集体创作。
如陈勋奇拍电影就经常身兼监制、导演、主演、配乐、武指数职于一身,
徐克、许冠文、曾志伟、岑建勋、泰迪罗宾、王晶这类全才更比比皆是。
但对于徐克、杜琪峰、麦当雄之流而言,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
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
恰恰是港片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作风习惯。
在这种凭借“灵感”创作中,出产了不少优质好剧!例如86年周润发的电影《英雄本色》创了票房纪录。
《请回答1988》剧照
我在口碑好剧《请回答1988》里面还看到了它的身影,五位韩国中学生,痴迷地追着香港那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及里面的明星~
02 败也萧何
同样以《英雄本色》为例,周润发《英雄本色》“小马哥”形象深入人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发哥用美金点烟,可能是香港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
电影制作人和投资人也不傻,继续跟拍第二部的续集。
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在美国导的这部分《英雄本色续集》也是没有剧本,全程只按一个故事大纲拍摄。
影片借前集余威仍能斩获2200万票房(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不错的佳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香港电影演义》一书,不仅生动客观地介绍了当年香港电影的“风起云涌”,作者还提到以《英雄本色》为例,电影背后的内幕故事:
《英雄本色》大收旺场,惹动向氏兄弟找麦氏兄弟跟风开拍黑帮英雄片,并打出
周润发、刘德华、万梓良、李修贤、杨群、柯俊雄、刘嘉玲、王小凤“六王双后”的明星牌。
确定演出阵容后,麦当雄立即召回已经单飞的编剧文携去见向华胜。
可怜文小编被向大哥逼着在4天之内写出剧本,于是永盛与麦当雄两家公司迅速赶出电影《英雄好汉》上映,票房收近1900万港币,成绩不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本来这事儿告一段落,圆满收场也挺不错的。
但永盛觉得《英雄好汉》还有许多已拍的素材未用,废弃不用实在可惜,不如再剪出一部前传来。
为了保证再赚一笔,永盛与麦当雄决定在前传《江湖情》中增加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新卖点——当红歌星谭咏麟饰演“麦英雄”,仅用4天就补足谭咏麟的戏份。
一剪辑,一拼接,一部前传《江湖情》制作完成,电影公映后,票房达到2100万!
其实这种手段“废弃素材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能让电影公司又赚一笔,还是港片“制作机动灵活”的一次绝佳体现~
不过,难免会被人话病为“投机取巧”,偶尔为之尚可,变本加厉只会搞残港片。
说了这么多,不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它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电影界银幕下的“江湖”,讲述了港片的兴衰“秘史”......
03 六位电影大佬联袂推荐
对于一个伪港片迷来说,拜读魏君子这两本书多少会带一点猎奇感。
因为无论是“谭张争霸”还是“四大天王”,香港的影艺圈和它的电影及音乐一样令人着迷~
让我没想到的是,从《香港电影演义》到《香港电影往事》,各种香港名导名人的八卦及人物生平录......
一开始读,就根本停不下来!
记得上一次带给我如此引人入胜的观感,还要追溯到中学时期读金庸的小说~
对于热爱电影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书中的邹文怀、施南生、向华胜、麦嘉、泰迪罗宾等人,他们是香港电影圈内部、且极具行业权威性,一般的媒体人根本接触不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些人可能需要有靠得住的人介绍和引荐才能有机会接触,更别说里面还有如此深入、高含金量的自述。
而采访他们的媒体人必须对香港电影有很透彻的了解、对影史八卦如数家珍,甚至做到反客为主,才能成功“撬开”他们的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所以说,电影记者如果只是浮皮潦草地做个采访、出篇新闻稿,门槛很低;
但想要做到《香港电影往事》中任意一篇的深度,门槛真的太高了!
历史都是一面镜子,更何况电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此墙裂推荐读一读这两本书——《香港电影演义》、《香港电影往事》。
它们也是徐克、施南生、刘伟强、尔冬升、甄子丹、文隽六位电影人联袂推荐的书籍,仅此一点,也是值得收藏。
(作者: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