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吨的巨炮,一发炮弹打垮一个堡垒,只使用过一次就被摧毁

“古斯塔夫巨炮”在导弹时代之前是非常有名的,它的威名是因为大,无论是个头和破坏力在当时来说,足够大。

加上运输车的话内,古斯塔夫巨炮重达1344吨,整门大炮长43米、宽7米、高12米。而且在操作 古斯塔夫巨炮的时候,因为需要至少3000名士兵的互相配合,而且还要用专用的铁轨,才能搬运和移动这个“超级猛兽”。

古斯塔夫巨炮的炮膛直径将近有1米宽,配备了两种炮弹,一种是4.8吨重的高性能炸药弹,一种是7.5吨磅重的混凝土穿刺弹。。但是,这个“超级武器”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目标太大,很容易被飞机发现,而且每发射48颗炮弹之后,炮管都会完全损坏。

古斯塔夫巨炮的制造

二战期间,希特勒向德国工程师发布一道命令,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可以穿透一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

因为,法国为了防御德国,花费了9年时间和60亿法郎的巨款修建了全长400公里的马其诺防线。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工事,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

经过德国军方高层的仔细研究,德军要想攻破马其诺防线,就必须使用超大口径的列车炮。

于是,克虏伯公司从1935年开始,就奉命研究大口径的列车炮。经过无数专家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列车炮一一古斯塔夫巨炮。

但是古斯塔夫巨炮实在太大了,一般的火车根本拉不动。为了牵引这门巨炮,克虏伯公司还特地制造了两台功率为1050马力的巨型机车。

由于研发时间比较长,当首台古斯塔夫巨炮生产出来的时候,法兰西战役已经结束了。因为德国人没有攻打马其诺防线,而是用大批装甲部队从阿登山区突破,随后占领了法国全境。

此时的古斯塔夫巨炮的出现似乎已经生不逢时,好在元首希特勒对其还是非常重视的。

1942年春,多拉火炮组装完毕并定于3月19日进行最后的射击试验。当天,希特勒专门乘专列从柏林来到鲁根沃尔德靶场,观看试射情况。

希特勒对古斯塔夫巨炮非常喜爱,此时虽然马其诺防线已经被摧毁,但不代表欧洲就没有坚固不可摧毁的要塞了。

古斯塔夫巨炮的威力

1 941年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希特勒为了击垮苏联,下令准备进行斯大林格勒战役。但要保证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就必须先灭斯大林格勒侧翼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托斯多波尔要塞。

塞托斯多波尔要塞早在沙俄时期,就已经被修筑为坚固的要塞群。到了苏联时期,整个塞瓦斯托波尔成为一个坚固无比的要塞群,其防御能力的强大丝毫不亚于马其诺防线。

整个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理论上绝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

而且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以抵抗住任何德国现有火炮和空军的任何打击。

德军部队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面前也的确吃了大亏,他们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调集了7个师的部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进攻,但都没能撼动这个城市的防线。

无奈之下,德军只得向后方求援,要求调动重炮。

然后希特勒就派来了古斯塔夫巨炮。

火炮架设好以后,整炮长43米、宽7米、高12米,有4层楼高。专用的炮弹也大得惊人,有7米长,竖起来很高,其中一种炮弹重达7.5吨,内装2000公斤炸药。

1942年6月5日凌晨,古斯塔夫列车炮缓慢地发射出在48枚巨型炮弹,维系将近一个世纪号称“钢铁长城”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就这样彻底消失于地球。

其中一发炮弹穿透了库拉贝主弹药库上面30米的土地,包括10米混凝土墙,将弹药库引爆。在古斯塔夫巨炮的帮助下,德军第三次进攻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该城,还俘虏10万苏军,完全占领了苏联的南部。

但在之后的战争中,德军逐步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古斯塔夫再也没有参加战斗。该炮曾经运回过进行检修和重新安装膛线,然后送到列宁格勒前线。

不过,德军指挥官认为古斯塔夫巨炮并不实用,只能用于特种作战,没有给予太大的重视。因为古斯塔夫巨炮太笨重了,而且速度慢持续时间短,

其实对于古斯塔夫巨炮来说,最大威胁还是敌军的飞机,因为他的目标太大,根本谈不上隐蔽。列车炮的结构精密,又完全没有防御能力,一两枚重磅炸弹即可将其炸伤导致无法使用。

简单来说,古斯塔夫只有在己方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只是有一部分制空权,就不能冒险使用巨炮。

当古斯塔夫巨炮再次被运送到前线列宁格勒的时候,却正好遇上了苏联人的反击,古斯塔夫巨炮只得再一次被运回国内。

由此德军开始失去战场的主动权,制空权自然也无法保证。当时古斯塔夫系列巨炮无法及时移动,目标又特别巨大,一旦遭遇苏军飞机的轰炸就很容易被摧毁,所以也就是一直没有使用。

直到1945年4月22日,古斯塔夫巨炮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了,希特勒显然不想让它落入前苏联人的手中。

列车炮的时代,随着二战的结束而终结,接下来的是导弹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