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皇族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

东久迩宫稔彦王日本昭和天皇的叔父,陆军大将,曾任军事参议官兼航空本部部长、中国派遣军第2军司令官、日本本土防卫军总司令、首相等职。他在54天的首相任期内迅速平稳解除了700万日本海陆军的武装。

东久迩宫稔彦王

东久迩宫稔彦王,1887年12月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久迩官朝彦亲王第九子,昭和天皇的叔父,从小便性格顽劣。他的叔叔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和三个兄长久迩宫邦彦王梨本宫守正王朝香宫鸠彦王都是大将。后来成为昭和天皇皇后的香淳皇后久弥宫良子女王是他的侄女,他的儿子盛厚王还娶了昭和天皇的长女,这样他又和昭和成为亲家。少年时曾就读于学习院。1906年11月,被赐予东久迩宫宫号。1908年5月27日,东久迩宫稔彦王同其兄朝香宫鸠彦王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步兵科,同年12月25日被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3联队附。

日本陆军大学

1914年11月27日,东久迩宫稔彦王与其兄朝香宫鸠彦王毕业于陆军大学第26期,随后任步兵第29联队中队长、近卫步兵第3联队附。1915年,东久途宫稔彦王与明治天皇之女—聪子内亲王结婚,并到参谋本部作战课任职。1917年10月31日,东久迩宫稔彦王被授予大勋位菊花大绶章,随后出任步兵第7联队大队长、陆军士官学校附等职。

东久迩宫稔彦王

1920年,东久迩宫稔彦王以少佐军衔赴法国留学,1922年7月31日,毕业于法国陆军大学。在法国期间,东久迩宫稔彦王迷恋上法国的浪漫生活,固执地拒绝问国、不管是聪子王妃或兄长邦彦王、朝香宫鸠彦王来劝,还是宫中、军中的首脑一次次来请都置之不理,一门心思不想再做皇族和军人,回国之事一拖再拖。内大臣等宫中首脑,扬言要把他爵籍调降,以资惩戒,正好他本人也得到了天皇不行的消息,拖到大正天皇驾崩后的昭和二年(1927年)一月底回到了国内。

大正天皇

回国后,东久迩宫稳彦王先后任陆军士官学校附、第1师团司令部附、近卫步兵第3联队长。1929年12月10日,东久迩宫稔彦王晋升陆军少将,1930年任步兵第5旅团旅团长。

东久迩宫稔彦王和妻子像

九一八事变后,东久迩宫稔彦王写了一封关于“对满蒙问题的愚见“的信,信里力陈要“保证占领东四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现在的国联没什么好害怕的”,“陆军以前的方针太老实了”,“币原(币原喜重郎,时任外务大臣)不行的话就让他走人,现在的内阁(第二次若想礼次郎内阁)不行的话就让它倒台,组个能按军部的意思解决满洲事变的内阁就是了”。1932年夏天,东久迩宫稔彦王又说:“我倒是想去满洲独立守备队做司令官。”这充分暴露了东久迩宫稔彦王目无国联,目无政府,一心侵略中国的野心。

东久迩宫稔彦王

1932年12月7日,东久迩宫稔彦王任参谋本部附。1933年8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随后任第2师团师团长、第4师团师团长、军事参议官兼航空本部部长等职,在任航空本部部长期间,指挥航空兵上海南京等人口密集城市无差别轰炸,大量军事和非军事设施被炸毁,大量中国军人和平民被炸死炸伤。

日军行军

1938年4月30日,东久迩宫稔彦王来到华北接替西尾寿造担任第2军司令官,指挥第2军占领徐州。协调指挥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及其配属部队占领兰封后继续向开封进攻。6月5日夜,从西北角攻城。6日,占领开封。

随后,日军决定实施武汉作战。7月4日,以冈村宁次第11军为主攻,溯长江西进;以东久迩官稔彦王第2军为助攻,沿大别山北麓进攻。在攻克平汉铁路之后,再向南旋转切入武汉,与南路日军会师,以对武汉的中国军队进行合围。东久迩官稳彦王率第2集团军4个师团加1个旅团10多万人在合肥集结后,兵分两路进攻大别山;北路第3师团、第10师团自合肥向六安河南光山信阳进击;南路以第13师团沿安徽霍山至河南商城一线向武汉北面推进。8月米,日军攻陷六安、霍山。第13师团、第16师团在富金山遭到中国守军宋希濂冯安邦等的部队,宋希濂的第71军阻强敌于富金山下,双方均损失惨重。日军的进攻部队损失过半,死伤近万。日方报纸报道:“此役由于受到敌主力部队宋希濓军顽强抵抗,伤亡甚大,战况毫无进展。”中国守军仅第36师就由参战前的1万多人,锐减到八九百人,整个部队被打残了,但第71军最终阻遏了日军侵略的疯狂势头。此次阻击战中国守军“以劣势装备,依托有利的地形,粉碎了日军迅速越过大别山、迁回武汉的战略企图,创造了抗战时期阵地防御作战的成功战例”。日军不得不调整部署,增加兵力。从9月18日一直打到10月下旬,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日军第13和16两个师团才突破了小界岭中国军队防线,穿越了大别山,于10月25日占领麻城,但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放弃武汉。

胡宗南

而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的日军第3师团、第10师团却深远迂回成功,占领满川后,直捣罗山、信阳,向胡宗南部发起进攻。当时胡宗南坐拥3个军7个师,其第1军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有邱清泉坦克部队(当时中国唯一的坦克部队)和彭孟缉的炮兵旅(当时最大的炮兵编制旅),却被长途奔袭,已经血战数次的日军两个疲惫师团打败,日军击败胡宗南后占领信阳。无奈之下,李宗仁电令胡宗南自信阳南撤,据守桐柏山平靖关,阻击日军,以掩护鄂东大部队向西撤退。然而胡宗南不听命令,竟将全军7个师迅速向西后撤,退保南阳,以致平汉路正面门户洞开,日军乘势进逼。这致使第五战区部队有陷入重围的危险,最终导致国民政府做出放弃武汉的决定。

日军占领武汉行营

1939年1月13日,东久迩宫稔彦王回国任军事参议官,同年8月1日,晋升陆军大将。1941年12月,东久迩宫稔彦王任日本本土防卫军总司令,位高权重。曾有人提出要让他担任首相,但木户幸一担心万一要与英美开战皇族可能会受责难,推荐了东条英机担任首相。由于东久迩宫稔彦王到欧美学习过,知道日本与西方的技术差距,因此致力于科技改造。经他努力,1942年在千叶工业大学建立了航空动力系。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投降诏书后,铃木贯太郎内阁因为结束战争,“麻烦天皇陛下圣断”而总体辞职。谁来收拾终战后的残局成了问题,让数百万迷信日本必胜的军人乖乖放下武器绝非易事。内务大臣木户幸一与重臣们商议后认为东久迩宫稔彦王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具有皇族身份加上陆军大将军衔,能够控制住当时日本的局势。东久迩宫稔彦王便成了日本第一位皇族首相,在日本按照惯例皇族是不能出任首相的,只有他是例外。

东久迩宫稔彦王组建的内阁

1945年8月17日,东久迩宫稔彦王就任首相。内阁成立主要成员有:陆军大臣下村定,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外务大臣重光葵,近卫以副首相身份任国务大臣,绪方竹虎以国务大臣身份兼任内阁书记官长与情报局总裁,石原莞尔任内阁特别顾问。多数人是对美国强大的实力心怀畏惧因而不赞成与美国作战的所谓“亲美派”,但他们绝不是和平主义者,他们都曾为日本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即侵略亚洲各国而出力颇多,从其思想深处来说都是军国主义分子。

麦克阿瑟

8月16 日晨,东久迩宫稔彦王内阁还未组成,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就向日本政府发出通告,令其迅速派遣能代表天皇、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前往驻在马尼拉的盟军最高统帅司令部,接受履行投降条件所必需的各项要求。由于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不愿意接受这项有失脸面的使命,最后只得由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出任代表团团长。

盟军萨瑟兰参谋长宣读了第1号总命令,指定:在中国大陆关内、中国台湾和印度支那北部的日军向蒋介石投降;在中国东北萨哈林库页岛)南部和朝鲜北部的日军向苏军投降;其余部队向英军或美军投降。正式投降仪式将于9月初在东京湾的一艘美国军舰上举行。日本开列所有部队和舰只部署地点和机场、潜艇基地、弹药库和地雷区的位置等。

日军投降仪式

为了达到维护天皇制国体的目的,东久迩宫稔彦王内阁按照盟军的命令完成了政府改造,解除了日本军队武装、迎接美军进入以及签订美军登陆后,发行军票,东久迩宫稔彦王闻讯后惊恐万状,唯恐根害国体的基础,急忙派外务大臣重光葵面见麦克阿瑟,反对美国一意孤行。麦克阿紧震怒之余,不得不放弃发行军票的打算。昭和天皇和麦克阿瑟会见后,他禁止发布两人会见的照片,唯恐动摇对现人神的信仰。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指示撒销对新闻和通信自由的一切限制,东久迩稔彦王不得不收回禁令。但内务大臣山崎严在记者招待会上,继续对破坏国体的言论进行限制。盟军总部对山崎严讲话大为不满,1945年10月4日下达了《取消限制政治、民事、宗教的自由备忘录》(又称自由指令),命令日本政府废除思想警察,释放政治犯,罢免内务大臣。东久途官稳彦王根本不愿执行这个指令,干脆宣布总辞职。东久迩宫稔彦王只担任首相54天,在短短54天的首相任期里,却平稳地解除了700万日本海陆军的武装。

东久迩宫稔彦王

1947年,东久迩宫稔彦王被剥夺皇籍,改名为东久迩稔彦,搬出王府,后曾任日本文化振兴会总裁、世界联邦建设同盟会长。1950年还自己组织“禅宗东国教”,在出家仪式上发表宣言说:“回顾半生皇族军人和政治生活,严肃反省的结果,终于使我通过佛门,开辟新教得以到达有源的境地,为此我将云游全国,凭吊此次大战中阵亡的英灵,并将到海外祭扫各国无名战士之墓。东久迩稔彦似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药方。”

东久迩宫稔彦王一生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为陆军大学学生时就敢拒绝出席明治天皇宴会的邀请,还跟皇太子嘉仁(后来的大正天皇)吵过嘴。1990年1月、东久迩宫稔彦王在天皇侄子去世1年之后,以103岁高龄去世,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政治人物之一。这项纪录已记入吉尼斯世界大全。著有自传《淘气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