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言:有3个国家是美国无法制裁的,其中1个谁都不能制裁

前言

一提起“制裁”二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一直推行霸权主义美国

从上个世纪开始,美国就已经步入超级大国行列,在苏联解体后甚至长期成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为了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可谓煞费苦心。

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凭借1580项制裁位列榜首伊朗凭借1088项制裁位列第二,墨西哥叙利亚以及哥伦比亚等国家,也一直饱受美国制裁之困扰。

基辛格曾经却一针见血地发表了一番预言强如美国在世界上也难以对三个国家展开制裁。

尤其是最后一个国家在全世界几乎都享有“免死金牌”,他们都是哪个国家?

1

这第一个并不出人意料,那便是屡次被美国纵容的以色列

巴以冲突期间,以色列几乎以一己之力扰动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当他遭受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各国的口诛笔伐时,美国不仅对其军队的非人道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还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输送军事物资。

先进的战斗机以及导弹抵达以色列后,对哈马斯的防线而言简直是降维打击。

今年三月份,本以为巴以冲突已经濒临结束,却不承想以色列却仗着美国的纵容,直接单方面撕毁了停战协议,向加沙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袭击。

一时间三百多人就此殒命,更让人感到惊悚的是其中还有一百多名儿童死在了这场袭击中

如此不义之举,美国不仅没有强烈谴责,反而屡次在国际社会上声援力挺,特朗普公开表示道:“哈马斯、胡塞武装和伊朗等试图恐吓以色列和美国的人均将付出代价。”

但如今到底谁才是弱势一方,自然不言而喻。

实际上,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程度早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甚至老美自身利益受损也在所不惜。

1967年6月8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期间,以色列空军海军齐齐出动目标直指美国海军自由号情报船。

最终34名美军阵亡,170多人受伤,船体上821处弹孔不禁让人感到心惊胆战。

美国在同别国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一点小亏,可在处理这件事时,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却刻意隐瞒,甚至出面阻止蓄势待发的航母进行反击。

直至今日,美国政府对这件事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甚至特朗普还为以色列开脱:“我们是盟友,这些事情都没什么关系。”

可那些受伤、阵亡的士兵却终究没能等来一个说法,他们的家人虽然一直努力追根溯源,但直至今日也没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时过境迁,如今的以色列已经完成终极进化,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高科技前哨?

为何以色列的无人机以及网络战技术如此顶尖,要知道美国带去的除了累计2500亿美元军费外,还有先进的技术。

犹太民族是以色列的主要民族,虽然在美国犹太人口只有700多万,占据总人口的2.4%,可他们却牢牢掌控着华尔街40%的金融资本。

知名的犹太游说集团——AIPAC,几乎每年都会数以亿计地进行政治捐款,为的是啥?还是希望能通过大量的资金来巩固以色列的优势地位。

正是基于这一层面,在基辛格看来,美国于情于理也难以对以色列展开制裁。

2

第二个难以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同样来自中东地区,他就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沙特

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就俄乌问题展开周旋的时候,不止一次地把会谈地点定在了沙特,这究竟是为何?

其实沙特近些年来国际地位上升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解决俄乌问题一事上,沙特不仅向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美国提供了谈判场地,并且还积极扮演起“监督国”的角色。

这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怎么着也得有过硬的实力,必然提出再完善的方案,也不会引起过分的关注。

沙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并且靠着“OPEC+机制”影响着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油价。

即便是俄乌冲突爆发伊始,美国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后立马向沙特方面施压,但沙特也根本就没听取美国人的建议,直接拒绝增产最终对西方通胀数据带来了巨大冲击。

如今的沙特正在从原本的的“石油王国”不断过渡到“第原战略家”,一方面是充足的能源给了他们发展的底气,至少能保住下线,另一方面则是关键原因,就是大好的发展环境。

说到这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多年以来沙特和伊朗不是剑拔弩张吗,怎么能有这么多精力去发展以及关注国际事务?

原来在2023年3月,我国伸出援助之手进行斡旋,最终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教派冲突。

如今沙特已经成长为足以引起美国强烈重视的国家,他们掌握全球16%的石油储量和11%的产量,几乎是是“石油美元”体系的核心支柱。

况且推行“不绝对站队”原则沙特,既参与美国主导的中东防空联盟,又引进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虽然老美感觉怪怪的,但沙特还是成为了美国制衡伊朗的盟友之一。

因此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一旦美国对沙特展开大规模制裁,既会切断与沙特的经济联系,又会对美国的中东战略造成冲击。

3

前两个国家虽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可当基辛格提出最后一个国家后,众人看了都难免感到一头雾水,这个国家竟然是全球最小国——梵蒂冈

“国中之国”梵蒂冈到底有多小?

很多人可能没啥概念,0.4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也就相当于60个左右的标准足球场大小,和咱们的天安门广场旗鼓相当。

800人的常驻人口更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就国力而言,梵蒂冈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可比性,但为何他却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都难以制裁的国家呢?

别看梵蒂冈只是个小国,但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其精神领袖——教皇是全球13亿天主教徒的精神导师。

而美国呢,其境内的天主教徒已经超过了6100万,更能引起美国政客关注的是这些教徒占据了选民的五分之一,并且还分布在关键的摇摆州

制裁梵蒂冈带来的严重后果,在美国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四十年前美国因堕胎争议而召回了梵蒂冈大使。

可这一个在他们看来不经意的举动,在全美却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大量的民众走上街头纷纷抗议,里根政府头疼不已只能被迫恢复关系。

基辛格的这一论调带来了一个颠覆性的认知——小国不一定弱势。

结语

沙特以能源为盾,以色列以科技和政治为矛,梵蒂冈以信仰为甲,都让美国无从下手。

实际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难以展开制裁国家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美国妄想在全球维持“一言堂”的想法已经彻底沦为虚幻!

参考资料:

1、梵蒂冈 - 百度百科

2、港媒文章:美国越来越难维持“世界霸主”形象——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