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这位上将穿不惯新军装,思考2天,要求转到部委工作?

1956年,刚授衔1年的宋任穷上将,申请调离军队,到部委任职。

相比很多军队将领来说,他似乎对“军队”感情不是很深,导致他离开军队有内因,加上外因的契机。


宋任穷是新中国开国将领中的老资格,曾经在1955年大将初选时,是大将人选之一。根据他的资历、职务、能力是符合要求的。那时候的大将初选有多个方案,他在15人、22人版本中。除他之外,还有张宗逊、萧克、王震等人。

战争年代宋任穷虽然身穿军装,可他在抗战时就负责地方建设工作了,解放战争时干组织工作、地方工作等。

1954年,如果不是罗荣桓调他来担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或许真与军衔无缘。从1952年,他从云南省委书记调任西南局第一副书记了,完全地方化。

自1954年兼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他的精力主要部队。

1956年,总干部部召开全局任免组织工作会议,对在职干部缺额很大的情况提出大胆提拔的方针,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缺点,因强调大胆提拔,导致干部提拔不当,提拔超编等现象。对此,宋任穷担负起了责任,作出了检讨。

这件事的发生,或许是导致他想离开军队的内因。

几个月后,周总理找他,希望他从军队调个中央委员到地质战线工作。

当时,八大还有几个月才召开,而在七大担任中央委员到军队干部,职务都不低,都是后路的元帅、大将级别,显然是不合适。

从候补委员中选出来,而军队候补委员有:黄克诚谭政粟裕、王震、宋任穷、乌兰夫、万毅、吕正操、罗瑞卿、张宗逊、陈赓、萧劲光,调谁都不容易,他们有大将,有上将,万毅虽然是中将,党内资历浅一些。

思索再三,觉得自己穿不惯新军装,干脆离开部队。宋任穷找到总理说:把自己调出来吧!领导说:你走了总干部部怎么办!他说:总干部有人,经过中央领导的研究决定,把他调离军队,但也没有让他去地质战线工作,而是到新组建的三机部任部长。

该部是负责原子弹的,任务重大,需要一个有资历,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老将担任,宋任穷擅长组织工作,非常合适。这样一个契机,让他离开军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