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罗的海和海岸森林的掩映下,以该村为中心,建成了隼研究、设计、装配、试验、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一体的完整设施,数干名德国高级航空工程人员和其他人员在这里满班工作。
飞弹的制造基地设在德国中部威悉河上游的图林根地区,在距诺德豪森 4 公里的康斯坦山腹部,开凿了 5 条各长约 3.5 公里的巨大纵向巷道,44 条长约 1 公里的横向巷道,中心巷道是 V—1 飞弹装配线,边侧巷道是 V—2 飞弹装配线,其它巷道是制造各种部件的车间,还配备了进行水平检验和垂直检验的检验台。这一飞弹地下工厂挂牌“密特尔”,名义上隶属“齐柏林飞机公司”,每天生产 30—35 枚飞弹。这两处庞大而秘密的飞弹基地,都是纳粹强迫数以10 万计的战俘建造起来的。
随着飞弹研制成功,这些战俘也随之被消灭了,他们的斑斑血泪浸透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V—1 火箭实质上是一种用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推进的无人驾驶飞机。全长 7.76 米,翼展 4.9 米,弹头内装 1000公斤高爆炸药,火箭全重为 5000 公斤,最大飞行速度 640 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 915 米,最大射程 320 公里。V—1 在倾斜的滑轨上发射。弹上装有一个用风扇驱动的转数器,当转数达到相当于飞行距离的某一数量时,火箭就自动转入急俯冲。火箭触地时,电触发引信点燃炸药,使之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