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吨对11万吨,中美航母对比,美国自己报告承认,福特号输惨了


福建号航母下水

在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后,世界上便有了两款使用电磁弹射、拦阻技术的航母,分别是满载排水量8万吨的“福建”号和美国满载排水量11万吨的“福特”号,网友们将这两款航母戏称为“福”字辈,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也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但如果班长说“福建”号可能成为世界最先进航母,你敢相信吗?

福特号航母进行水下冲击试验

对班长这个观点,相信很多人都不屑一顾:新航母虽然先进,但毕竟在排水量和动力上和美军差距很大,别说“福特”,前面还隔着一个“尼米兹”级呢!它也是核动力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怎么就能说“福建”号是世界最先进呢?先别急,论总体战斗力目前“福建”号和美军“福特”号以及“尼米兹”级核动力超级航母还有一定差距,但若比先进程度,那我们还真不怵它们,甚至走到了美军的前面,不信的话就看看美军自己的报告吧。

F18舰载机弹射起飞瞬间

根据美国人自己做的“福特”号2022年的报告:在航母的第18号独立航行计划中,共进行了8157次舰载机电磁弹射作业、8157次电磁拦阻作业,其中电磁弹射的平均故障周期为272次,电磁拦阻的平均故障周期是41次,也就是说电磁弹射在连续工作272次后就会出故障,电磁拦阻则会在连续工作41次出故障。这个数据大家可能没啥概念到底是好还是坏,那就来看看美国海军当年的验收标准:弹射故障周期应不低于4166次,拦阻周期不低于16500次,实际情况则是连验收标准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没达到。

电磁弹射和拦阻故障率过高美军一直没有解决

当然“福特”号电磁弹射、拦阻器的故障都不是大故障,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量的弹射数量,但正是这个“小故障”却暴露出了大问题:为什么这个严重影响航母舰载机起降的“小故障”一直无法修复呢?答案只有一个-这个故障压根修不好!这可能是个原始设计缺陷导致的频发性故障,修复极难甚至可能需要整体推倒重来,因此才会一直拖延数年而无法彻底解决。在报告里美军还写到:为修复电磁拦阻故障,仅将系统停机就需要至少1.5小时,如果到了战场上,这1.5小时的时间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好,毕竟中途岛海战时,5分钟就决定了战斗甚至战争的胜负。

福建号装备了3条电磁弹射器

而“福建”号所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和“福特”号在技术上完全不同,美国人用的是交流电,我们用的是直流电,当然在“福建”号未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前,我们也不能断定我们的弹射系统会比美国人的更好,毕竟对我们来说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从“福建”号半途放弃蒸汽弹射换为电磁弹射这么“惊世骇俗”的决定能够看出,一定是电磁弹射团队拿出了压倒性优势且足够让人信服的数据,才让高层同意了这一充满风险的方案。因此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电磁弹射器的技术水准和可靠性是优于美国“福特”号的。

马伟明院士的豪言壮语:领先就领先美国!

正如我国电磁弹射项目领队马伟明院士当初的豪言壮语:领先就领先美国!在“福建”号上,马院士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承诺,中国航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果“福特”号电磁弹射和拦阻的故障一直无法解决,那“福建”号在这一领域就成了世界最先进,等未来004航母出现,我们将真正踏足那片梦寐以求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