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傅崇碧回忆这场战役,用四个“最”字描述,很直观

铁原阻击战抗美援朝时期,最著名的阻击战之一。这场战役的前线指挥员,是被称为“儒将”的傅崇碧。

这场战役在傅崇碧晚年的回忆录中,并没有加入多少感性的描写,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下四个“最”字。是63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63军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冀中军区主力发展而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杨成武、郑维山先后担任军事主官。

1950年11月,傅崇碧从64军调任63军任职。

为何说他是一位儒将呢?

傅崇碧自1932年参加红四方面军,成为一名宣传员。在发展川陕根据地时,他组织协调能力非常好,作为本地人,到地方工作便于根据地建设工作。他先后在仪陇县、长池县任职,配合主力,发展根据地。

抗战时期,他被派往晋察冀军区作战部队担任政治干部,解放战争时期,职责没有变。直到19501年11月之前,他还一直担任政工职务。

对于这位“儒将”,用一般人的思维去判断,能不能打硬仗呢?在铁原阻击战后,得到充分证明,是可以的。

铁原阻击战是关乎前线志愿军的安危,后方物资补给以及伤员能否安全转移。兄弟部队在他们前面设防,没有拦截住。63军能否抵挡住敌人进攻呢?有人曾担心傅崇碧,能否打赢这场阻击战。

当部队接到命令后,冒雨进入阵地,抢修工事,彭老总亲自打电话告诉他铁原的重要性,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半个月。

当战斗打响后,敌人用飞机、坦克、大炮为掩护占领阵地,63军利用夜间组织力量夺回来。战斗最激烈的新村北山、162、167.1等高地,是通往我方纵深阵地等必经之地一个营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十几次进攻,坚守四天三夜。

战斗进行13天时,敌人始终未能进入铁原,这时候接到彭总电话,铁原物资伤员已经转运,前线志愿军也转移出来,阻击任务完成。

这场战役中,傅崇碧本人经过十几天作战,消瘦25斤。战斗的胜利是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彭总来63军视察,对傅崇碧说:让西北部队选3万余人补充你军。从这简短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战役有多激烈。

在傅崇碧晚年写回忆录时,关于铁原阻击战,他没有过多的感性描写,在文章最后写道:这是63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63军的前身晋察冀3纵,在解放战争中,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像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易满战役、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察绥战役、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和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

这些战役,63军一直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像铁原阻击战这样的战斗,也是第一次,从傅崇碧的四个“最”字,不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