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航母8万余吨排水量,打破大和号亚洲80年吨位最大军舰纪录

6月17日,“福建”号航母下水,央视等权威媒体和海军发言人都称,满载排水量有8万余吨,成了中国海军舰艇装备发展史上最大的作战舰艇,堪称具备大的战略意义。

舷号18这艘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18“福建”号航母,是中国海军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实现了战略转型的中国海军可谓如虎添翼。

“福建”号,成为中国海军第三艘航母,一旦正式入列以后,中国海军就将拥有三个航母编队,从而拉开了与现役有两个航母编队英国海军的距离。

在拥有航母的数量上,中国海军将仅次于美国海军,成为全球第二强的海军,这是毫无疑问的,值得中国海军和军迷感到骄傲。

以英国每况愈下的国力,要保持两个航母编队,都似乎有些力不从心,F-35B舰载机迟迟未从洛·马公司采购到位。

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远东之行,就不得不从美海军陆战队手中借来了10架F-35B舰载机,勉强凑齐了18架F-35B舰载机的规模,从而避免了缺乏舰载机,在海上近似裸奔的窘迫状态。

“福建”号航母,舰长317米,舰宽78米,以满载8万余吨的排水量,根据水线长、水线宽、吃水深度、方形系数估算,真实满载排水量在9-10万吨之间。

即便按官方所言8万余吨,也已经超越了二战时期亚洲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大吨位的战舰——日本联合舰队拥有3座3联装460mm巨炮的旗舰“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舰长263米,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000吨。不仅是亚洲同样也是当时全球最大吨位的水面作战舰艇。“

18“福建”号航母的横空出世,8万余吨的巨大体量,这座海上的庞然大物,就打破了旧日本海军保持80多年的亚洲吨位最大战舰的纪录。

尽管“大和”号战列舰,早就被美海军炸沉在九州岛南西海域,但是这艘二战时期亚洲乃至全球最大吨位战舰的光环,却一直笼罩在“大和”号战列舰上,80余年以来,日本朝野一直引以为豪。

二战结束,日本成为战败国,国内都有外国军队长期驻扎,丧失了独立的国防能力,也没有了独立的海军、空军和陆军、只拥有规模和数量有限陆上、海上和空中自卫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直升机航母驱逐舰护卫舰等主战舰艇,基本上都是以旧日本海军的舰艇来命名的。

“加贺”号“出云”号、“日向”号、“金刚”级、“亲潮”级、“初雪”级等,从侧面印证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阴暗心理,沉湎于旧日本海军曾经一度强大而不能自拔。

“福建”号航母,以8万余吨的庞大体量,彻底碾压了日本朝野历来引以为豪的“大和”号战列舰。且以跨越传统的舰载机蒸汽弹射起飞,一步跨入前卫的舰载机电磁弹射技术,让美海军都极为关注和重视,认为是中国造船工业的飞跃,中国海军装备发展的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