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哭诉:太欺负人了,三个人追着我们一个营打,还嫌我们投降慢

如果说朝鲜战争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打出了威名,那么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直接把印度吓得直呼“中国军队不可战胜”。

新中国成立不久,各方面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印度政府认为此时的中国必然不会冒着经济倒退的风险发动战争。因此,印度多次挑衅入侵中国边境,想要夺回麦克马洪线地区的土地。

但让印度失望的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1962年6月,中国在边境部署兵力并展开反击。至此,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在这场战争中,诞生了一个英雄团体——庞国兴战斗小组。小组人员为: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

1962年11月18日西山口战斗打响,双方交火后,印军占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优势,而我军则有勇于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且许多战士还有着宝贵的战斗经验。

而没想到的是,即便拥有精良武器的印军,战斗力实在不堪,双方交火没多久,印军便开始节节败退狼狈逃窜。时任四班副班长的庞国兴见此机会乘胜追击,他不顾生死穷追残敌,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为追击太远导致脱离大部队,发现跟在身后的只有王世军和冉福林。

于是三人结成战斗小组,庞国兴担任为组长后下令继续追击。就在他们追击没多久,就发现印军的队伍在集结,庞国兴二话不说拿起步枪就瞄准敌方指挥官。平常刻苦训练的成果显现出来了,他一枪就干掉了对面的指挥官。

见到指挥官阵亡,印军士兵立刻意识解放军已经追击上来了,顿时阵地乱作一团,甚至没有人出来阻止抵抗,所有人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就这样,庞国兴三人组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印军炮兵阵地。

印军队伍一边撤退一边还击,但他们并不知道我军部队来了多少人,只能漫无目的乱开枪。见此情景的庞国兴知道对方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此刻的还击只是为撤退虚张声势。

两百人的部队撤离速度并不快,庞国兴三人成包夹之势用机枪手榴弹对着撤退的印军疯狂射击。被吓破胆的印军晕头转向,他们只觉得山谷四处都有解放军,到处都有枪声,士气低迷的印军只顾逃跑,把第二个榴弹炮阵地拱手让给了庞国兴三人。

随着越追越远,三人完全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但这种情况依然不能浇灭他们的战斗热情。敌人多时打游击,敌人少时直接全部击毙,几场战斗下来,刚入伍不久的冉福林完全成长了起来。

后来有领导问冉福林,作为新兵参与战斗怕不怕?他回答,其实很怕,但祖国需要我保卫边疆,就算害怕也要上。

三人战斗多日后终于跟大部队汇合,庞国兴回报战果:

这次追击一共经历五场战斗,击溃印军一个炮兵营、两个炮兵阵地、击毙地方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队镜望远镜一共八付、推土机汽车四辆。

面对庞国兴三人的战斗成绩,印军吓破了胆,我方将领也惊呆了。一个三人的组合竟然打出了如此漂亮的成绩,堪称神话。上级领导关心的责怪庞国兴三人,为何脱离部队,不顾生命孤身追敌15公里时。

庞国兴霸气回答:“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战后,庞国兴三人被记功表彰,上级领导高度赞扬了他们舍生忘死、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也被称为“战斗英雄小组”。

除了庞国兴三人的优秀战绩外,我军其他战士的表现也让世界各国为之一震。这场战役仅一个多月时间,我军共击毙敌军1300多人,击伤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及准将以下官兵3500人。

俘虏第7旅旅长达维尔,准将以下官兵3900人,收复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

我军部队一直打到了邦迪拉,消息传到辛德拉,举国上下一边哀嚎,他们认为印度亡国之日已经不远。尼赫鲁曾经的骄傲消失不见,他不得不以失败者的身份,接受国内百姓和国际社会的质疑。

在战后,他更是声泪俱下地哀叹:“今日的世界不会有弱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