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543部队临危受命,击落国民党侦察机

1957年,苏联远东地区的一座军事基地正在秘密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苍茫广阔的靶场上,随着三声撕裂长空般的巨响,三枚银白色的“炮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冲向了蓝天。几十秒之后,只见天空当中升腾起一片云团,“炮弹”正中标靶。

这种“炮弹”叫做导弹,是苏联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防空武器——C-75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也就是被西方称之为萨姆-2的地空导弹

萨姆-2的地空导弹

朝鲜战争后,为封锁和遏制年轻的共和国,美国与败退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当局在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得到美援的国民党空军肆无忌惮,从1954年7月到1958年底,国民党空军出动各型号飞机4500余架次,对大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进行侦察、轰炸。

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协定中在苏方提供给中国的四种型号导弹中,萨姆-2型地空导弹系统赫然在列。国防科委将苏联供应我国的四种型号的导弹分别规定了代号,其中,萨姆-2地空导弹代号为“543”,即将装备这种武器的部队称为空军543部队

国庆十周年,是中国人民的重大节日,同样也是国民党高空侦察的重点目标。为此,台湾甚至派出了刚从美国接收过来的“王牌”,两架RB-57D侦察机

RB-57D侦察机

正是这两架RB-57D,仅1959年上半年就17次窜入大陆,侦察范围遍及13个省份。人民空军起飞202架次战机拦截,均无功而返,望机兴叹。

为确保国庆十周年庆典顺利进行,中央决定使用刚刚组建的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来担负起首都的防空作战任务。此时,一场悄然无声的高空反间谍大战已然拉开了帷幕。

195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红旗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庆典礼正在进行。此刻,距天安门广场几十公里外的地空导弹阵地上,官兵们严阵以待,神情紧张,警惕地注视着首都上空。白天过去了,一切正常,无敌情。国庆节当晚,天安门广场150万人载歌载舞观看焰火,无敌情。此后数天,北京上空阴云密布,依然宁静如初。

10月7日,阴云散去,晴朗的天气正是侦察的好时机,这一变化却让岳振华警觉了起来。

岳振华

2营营长岳振华防空作战经验丰富,调到地空导弹部队前,曾是全军首位100毫米高炮团团长。因此,对于天气的变化,岳振华非常警觉,命令部队严阵以待。

上午9时41分,台湾桃园机场起飞一架大型侦察机向大陆飞来,经判断为RB-57D。很快,五个地空导弹营迅速进入战斗准备,迎战敌机。与此同时,这架RB-57D仍旧像此前一样大摇大摆地由东南沿海直插大陆。在飞临上海、南京等地时,高度已经上升到19500米,人民空军起飞拦截的十多架歼击机都因升高有限,被迫返航。

眼看RB-57D离北京越来越近,指挥部果断命令:歼击机退出战斗,由543部队消灭目标!

11时28分,地空导弹群指挥员张伯华命令所有导弹营进入一等战斗准备。11时30分,位于通县的2营阵地406目标指示雷达发现目标。

随着目标的临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敌机距2营阵地100公里的时候,岳振华下令3发导弹接电准备。敌机距2营阵地70公里的时候,接通发射架同步。在敌机距离阵地最后60公里的时候,岳振华下达了战斗命令:“三点法 导弹3发 28公里消灭目标!”

就在引导技师按下发射按钮前的一瞬间,上报参谋突然报告:“上级叫等一等。”电光石火间,战机稍纵即逝。一头是撞到枪口上的敌机,一头是“等一等”的命令,就在岳振华犹豫之时,耳边传来了引导技师“发射距离到”的报告。千钧一发之际,岳振华依据空情判断,不能再等了!于是,坚定地说出了两个字:“发射!”

岳振华喊话

霎那间,三发导弹间隔6秒,拖着长长的火焰直上云霄,40秒后,在敌机距2营阵地28公里时,导弹准确命中敌机,驾驶员王英钦跳伞,降落伞却被断裂的机翼割断,当场毙命。

被击落的RB-57D残骸

虽然击落了RB-57D,但那道差点儿让它从2营眼皮子底下溜走的命令仍然让岳振华难以理解。战后查明,是传递命令的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

击落RB57-D庆功会

战后,岳振华提前晋衔,由少校晋升为中校。2营也因作战有功,全营荣立集体二等功。面对莫大的荣誉,岳振华却十分冷静,他深知美国和国民党空军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更艰难的战斗还在等待着地空导弹兵们。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频截图

来源:作者: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