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从小就敬仰英雄,也希望成为一个受人崇拜的大英雄,我们最开始接触到英雄事迹还要从小学语文课本中说起,那里有忍受火烧但为了不让战友暴露英勇就义的邱少云,以胸膛顶机枪的掩护战友的黄继光,手举炸药包炸碉堡的董存瑞,这些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01
当然了英雄并不仅仅意味着英勇就义,像雷锋这样能将一件件小事做到极致也能成为人名英雄,直到现在每年都会有学雷锋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口号也会经久不衰地被我们喊着。今天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一个上过语文课本的英雄,不过这个人是个冒牌货。
冒牌的“英雄”叫刘学保,他对成为英雄的痴迷程度可谓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状态,刘学保从小就非常羡慕那些课本上的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能够被刊登在课本上,供一代代人崇拜。可是能够出现在课本上的英雄人物哪个不是做出了无比卓越的事迹,无才无能的刘学保只能剑走偏锋,通过损害他人生命的手段成就自己的贪念。
02
1967冬季夜晚,一声巨响惊醒了甘肃永登县大通河桥留守处的工作人员,循着声音找到爆炸点却发现了一个左手血肉模糊的男人,他在桥上一边痛苦地喘气一边大喊有反革命分子要炸桥,赶快去前面检查桥上是不是还有炸药。现场的工作人员奔袭到公路上发现了另一个血肉模糊的男人,李世白因为有革命污点一直都被严加看查,结合刘学保的怒吼想必他就是那个企图炸桥的凶徒了。
现场的人们还是将这两人送到了医院,不过身为英雄的刘学保经过医生的精心救治,尽管一只手还是没有保住可很快就脱离了危险,而被视为凶徒的李世白在群众的拳打脚踢之下很快就咽气。很快不顾自身安危拦截炸桥凶徒的刘学保就随着报纸、广播的传播成为了全中国的英雄,据统计关于他的各类英雄事迹报告足足有两百多例,足以见得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
和很多典型的英雄人物相同,为了弘扬刘学保的英雄事迹他也被刊印上了小学课本,伴随着事迹的传播刘学保的名望也冲上了巅峰,不久后他就被兰州军区授予了英雄称号和一等功的荣誉。刘学保在仕途上也像是坐火箭一样升级,很快就从一个副班长升级到兰州军区党委委员,甚至还受到了主席的接见,可是受他诬陷的李世白一家却家破人亡,先是他妻子成为疯子四处流浪最后和一个疯老头结婚,他的儿子女儿也一直过着被批斗的屈辱生活。
03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人们逐渐从那个特殊时期的狂热中走出,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所做作为,当地的林场工人对李世白的炸桥案件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就给当地县委写信希望能够再次彻查此案。林场工人认为,当时李世白将炸仅仅是荒山中的一座不到二十米的小桥,反革命分子就算是炸掉它也无法营造多大的舆论,再有就是当时的公安勘查现场之后仅仅只发现一根雷管,这样的威力根本无法将一座二十米的桥炸毁。其实当时办案的公安已经发现了事有蹊跷,不过社会上对刘学保的宣传力度实在太大了,没有人敢在这样的背景下顶着压力反对。
1983年兰州军警联合复查这个疑点重重的案件,经过审查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这场不顾自身安危拦截反革命暴徒的英雄事迹实则是一起谋杀案。刘学保为了将自己造成英雄精心策划了很久,他先施计将刘世白骗到桥上,行凶之后又用雷管将自己的左手炸掉,将自己营造成一个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很快刘学保便被抓捕,并以故意杀人的罪名判处无期徒刑,当地政府也为含恨而死蒙冤多年的刘世白开了平反大会,帮助他恢复名誉。
那是一个痴狂偏执的时代,狡猾的刘学保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特性骗了整个国家,尽管刘学保最终依旧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被残忍杀害的刘世白却是永远活不过来了,他的妻儿也一生也都无法摆脱这十八年的阴影。
刘学保的经历是荒诞且让人无法理解的,但是这其中有不免让我们反思,或许那本就是一个荒诞而虚伪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