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2020年12月13日13:50:14 军事 1125

二战大规模全面爆发后,这不仅是对作战士兵的极大生死考验,也是对一支军队战场救护方面的全面考验。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几个月,美军医疗部队的实力就已经得到了空前扩编,当时已经拥有13万多名医疗官兵,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作战部队的扩编速度。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二战医疗兵(战争重演)

在士兵心中,战场医护兵意味着什么?

在生死一瞬间的残酷战场上,其实士兵们的想法很简单:伤员能否得到妥当救护,是否可以被及时后送保命,可是前线士兵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足够好的医疗条件和足够多的救护兵,其实也是激励士兵们奋勇向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战场上,军医和卫生救护兵们被赋予太多人的期望,他们面对的战争,可能要比作战士兵更为残忍、最为灰暗的部分。每一幕幕惨烈的受伤和死亡场景,都会是对人神经和心理最为可怕的考验。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美军医疗兵(影视)

除了工作强度和血腥画面以外,战场上的救护兵还要面对着很多不曾预见的生命风险。虽然世界在经历了多次战争,战地医疗人员已经受到《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但是在战场上,枪支没有眼睛!为了在战场上能让敌人很好区分医护人员和作战人员,二战时期美军也算是煞费苦心。

在混乱的战场环境下,最显眼直接的区分方法就装备标识,这些美军医护兵们会在钢盔上涂上鲜明的红十字标识,同时还会在左右两臂都佩戴红十字袖套,以此鲜明地表明其医疗人员的身份。这种美军涂装在意大利战场逐渐出现,在诺曼底登陆后的欧洲各大战区是一种普遍做法。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美军医疗兵救治德军伤员

在很多描写欧洲战场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军士兵在战场上中弹倒地后,第一时间自己或者战友就会大喊:“医务兵!”,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带着红十字袖标,钢盔上白底红十字标识的医务兵背着医疗箱,紧急上前抢救伤员。

西欧战场,德军明令禁止射杀敌方医疗兵

在很多二战影视剧中,我们却很少看到美军医务兵中弹的镜头,难道这是“神剧”的节奏?其实并不是,在欧洲战场,美军救护兵们确实敢毫不顾忌扑上前抢救,身上这么扎眼的标识倒成了他们的底气。整个二战,在战场正面交火上德军一直很恪守基本准则,很少出现故意射杀敌军医务兵的情况。

如果有德军狙击手专门瞄准盟军医务兵开火,德军对违反规定的士兵处罚会十分严厉。而且不仅对待医护兵如此,在西欧战场,如果盟军士兵去打水,只要没有携带武器,德军一般也不会射杀。因此,西欧的美军医务兵的伤亡大部分来自流弹或者炮火,他们应该感到很庆幸,对手德国人至少比较“绅士”。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戴着德国军帽的美军医疗兵

毕竟德军也不傻,如果开了射杀医务兵的先例,那么对方也会射杀德军的医务兵报复。谁都不想在受伤之后,失去生还的最后希望。德国二战老兵的对于曾经在战场受伤的回忆,让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这些老兵说当被子弹击中,心中感觉已经完了!唯一的期望就是医护兵能出现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抢回最后一点生还的可能。

而重伤员们更不敢回忆自己被运到战地医院时的情景:战场医疗条件有限,临时战地医院往往其实已经和地狱差不多,到处是血腥味和惨叫声,还有尸体被不断被抬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无法理解那些医护兵对士兵而言意味着什么。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战场救治伤员(影视)

但德军不射杀盟军医务兵也仅是限于西欧,在东线战场双方都杀红眼的情况下,很多苏联女人都已经扛着枪作战,更不要说医护兵了,而只要拿着武器,德军是完全有理由射杀的。因此像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描述的那样,美军医务兵戴斯蒙德·道斯坚持不带武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疯狂的日军,提倡对美军医疗兵举起屠刀

实际上,任何公约都不能做到完全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日内瓦条约》对理性的军人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但却无法束缚已经疯狂的军人。二战中,日军经常在看到对方的红十字标志时,却仍然选择轰炸和攻击,造成大量医务人员和平民惨死,因为他们根本不惧《日内瓦条约》的束缚。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遭受日军虐待的盟军战俘(影视)

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甚至还鼓励士兵专门攻击盟军的医务兵,认为杀伤一个医务兵的效果堪比消灭10个敌人,硫磺岛战役中日军守备司令粟林忠道就专门指使手下人这样做,还专门将美军医务兵士兵装扮照片让士兵去辨认。

《血战钢锯岭》中也有这样的情节:主角道斯的战友就要求他摘掉自己的袖标,并换上没有红十字图案的钢盔,告诉他要不然会死得更快!战斗中,疯狂的日军对绘有红十字的帐篷都不会放过,他们经常偷袭并冲进帐篷杀死伤员和医护人员。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日军征召的女子救护队

事实上,日军在作战中很少会有随军医护人员,他们一般是有战地医院,但这些战地医院基本上是跟着日军军官转移的,一般的小部队根本就不会有医护兵。因此日本士兵在战场上很害怕受伤,因为他们知道军队并没有那么多医疗资源,受伤后根本得不到救治,所以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的士兵,经常会选择自杀。

因为就算这些日军自己不自杀,军队转移的时候也会将他们留下来,对于日军来讲,他们就是累赘,残忍地让其自生自灭。正因为日军对医护兵的蔑视,日军也吃了这方面的不少大亏。但对敌方医护人员的滥杀,也给自己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二战美军医疗兵哭诉:德军很“绅士”,日军却是“屠夫” - 天天要闻

步入绝境的“日军”(影视)

战争后期在东南战场上,盟军,特别是澳大利亚人对日军“以牙还牙”,他们坚决拒绝了一些日本部队的投降,恨不得将这些疯狂的日军士兵全部屠杀殆尽。这个完全就是日军咎由自取,不遵守《日内瓦条约》的军队,别人同样也不会用公约对待你!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清明,打响反制美国的第一枪 - 天天要闻

清明,打响反制美国的第一枪

“特朗普手持大锯,让中国再次伟大”——英国经济学人 01 特朗普原以为,加征关税会让各国服软。 尤其是中国,会同意他“批准TikTok交易,可获得关税减免”的条件。 ....
突发!越南愿意和美国实现0关税 - 天天要闻

突发!越南愿意和美国实现0关税

在被美国增收46%的关税后,越南正在与美国进行0关税的磋商。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表示,越南准备将关税降至零,并要求美国也这样做。越南官方媒体报道,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一致,将讨论并签署双边协议,以落实零关税承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刚刚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通话,极具建设性。...
中方对原产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对原产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11箭齐发!中方坚决反制美“对等关税” - 天天要闻

11箭齐发!中方坚决反制美“对等关税”

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表示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4月4日,中方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行动。以下按各部门官网发布时间顺序排列:【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多部委多措并举应对美国“对等关税”!加征美进口关税并诉诸WTO - 天天要闻

多部委多措并举应对美国“对等关税”!加征美进口关税并诉诸WTO

针对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同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中国已在世贸组织(WTO)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此外,商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一系列重要公告。具体...
美国国安局局长,被解职! - 天天要闻

美国国安局局长,被解职!

央视记者获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蒂莫西·霍(Timothy Haugh)和副局长被解职。△蒂莫西·霍(资料图)消息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蒂莫西·霍及其副手被解职的原因。美国网络司令部副司令威廉·哈特曼被任命为美国国家安全局代理局长;该局执行主任希拉·托马斯被任命为代理副局长。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