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印度在边境地区对峙的态度明显软化。后勤崩盘和严寒环境,让印度军方不得不开始准备撤兵。不过,这么简单就撤兵,印度又怎么能维持住自己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体面”呢。而最近,因为一组统计数据出炉,有印度媒体开始自己的“熟练操作”。
据《环球时报》在11月13日援引了一篇《印度时报》的报道称,因为中印边境事态的持续紧张,印度国内对于双方可能的未来走向抱有担忧。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在军力上确实弱于中国,不过在未来,印度的军力将会超过中国。
文章认为,中国的国防开支在2019年对外公布的数据是接近1.2万亿人民币,约合1776亿美元,是印度的4倍。短时间内,印度想追上中国,差距还是十分明显。但是中国的国防开支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每年增长幅度较小,而印度却相对较多。因此,在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印度在军事力量上的投入,无疑会超过中国。
这个说法飘得就有点严重了。表面上看,按照印媒的说法,印度的国防开始占据了相对较高的GDP比例,从2015年到2019年正常比率达到9.2%。而中国从2015年到2019年,增长的国防开支一直维持在4.3%的增长值。所以长久看,中国可能会落后于印度。但是这种观点却严重忽视了一个总量的问题。中国超1700亿美元的“4.3%”和印度不到500亿美元的“9.2%”,是个截然不同的数字概念。
且不说今年印度经济的“跳崖式”负增长,光是每年被各大军火贩子宰的钱,就不是个小数字。更要命的是,钱花出去了,拿回来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都是个大问题。不说太远的,光是最近,印度为了凑高原前线士兵的“防寒服”,都是美国佬的二手货。后来更是曝出了前线军用建筑的偷工减料问题,今年夏天才建的营房,没半年就歪了。稍微远一些的,还有被印度人吹上天的“阵风战机”了。天价问题就不说了,拿到手里,第一批就有一架是二手战机,机翼机尾掉漆,尾翼传感器、指示灯都没装。就这种,还能有印度“砖家”站出来洗地的。这纸面上的数据再好看,稍微一捅都可能把人“淹死”。
很有意思的是,印度媒体大力鼓吹“印度军力未来将超越中国”,还有一个额外的观点。印媒声称,印度如今的可服役人口,在4.943亿,而中国为6.211亿。表面上中国确实占优,但印度年新增兵役人口却达到了2310万,而中国仅为1960万。换而言之,老龄化是中国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印度却可以在未来十年里,成为全球劳动力最多的国家。
然而当真如此么,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10多亿人口的文盲率从建国初期的超80%,降低至3.6%。而印度呢,在2015年,印度文盲率为28.9%,半文盲直逼50%。讽刺的是新德里为了面子,对于降低文盲率,是采取“降低标准”来实现的。只要能写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这个28.9%的水分可就海了去了。那么印度哪怕年新增兵役人口比中国多400万,但是其社会制度却决定了印度基层士兵,基本来自社会底层,也就是说其文盲率会占据绝对的比例。而现代战争中,这一点无疑是极为致命的。战术指令听不懂,武器装备不会操作,甚至给个说明书都看不明白,这样的士兵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可以说,印度媒体光以人口数量这种纸面数据,来推断军力未来超过中国,这无疑是可笑的。(听风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