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2020年11月07日23:08:04 军事 1932

2020遇见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高原骑兵新面孔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骑兵冲锋

季节交替的时候,青藏高原腹地即将开启又一个轮回。

海拔3900米,大武草原已经有了寒意。远方巍峨群山脚下,数十骑骑兵驾驭战马驰骋草原,锃亮的马刀在阳光下跳跃着光芒。

马蹄声声,送走了老兵,迎来了新兵。

清晨草原上奔驰的战马,让这片土地从不缺少冲锋的姿态。那些年轻面孔,也在从青涩稚嫩一天天变得冷峻成熟。

今年春天,23名“00后”新兵下连来到第76集团军某旅果洛骑兵连。从芒种到白露,他们就像绿草茵茵中蓬勃生长的萨日朗花。

草原,因辽阔而美丽;青春,因热爱而精彩。第一次跨上战马,第一次驰骋草原,年轻的生命努力追逐梦想,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

没有天生的骑手,只有磨出来的钢刀。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让我们带着骑兵的荣耀,从脚下的土地开始新一轮的冲锋…… 

                              ——编者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作者 | 文 明   樊文斌

全文3169字,阅读约需6分钟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夕阳下,“后浪”们正在组织原地劈刺训练

在人们的印象中,骑兵早已在我军现代化演变进程中悄然“谢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任务需要,第76集团军某旅至今仍保留着一支骑兵连,担负高原巡逻任务。

“班长,高原长啥样?”新兵下连前,张哲超不止一次好奇地问班长桑机奔。

在桑机奔的记忆中,高原是高的山、冷的风、稀薄的氧气。

“只有真正置身高原,才能体会到它的美。”桑机奔这样告诉张哲超,那是一个寂静深沉的地方,是一个纯净心灵的地方。

每一名来到骑兵连的新兵,都是骑兵精神的传承者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张哲超与彩虹合影

19岁,家中独子,从没上过高原。过去的人生岁月,张哲超一直生活在青山绿水的江南小镇,对高原的印象仅停留在海拔数字上。

桑机奔来自骑兵连,在高原生活多年,在他的字典里,高原并不是艰苦的代名词。自然,他也是有意让这位年轻小伙放下包袱上高原,“真切地感受到了,才能坚守下来。”

张哲超记住了班长的这句话。在这个对“艰苦”二字没什么概念的新兵的想象中,即将踏上的草原是“被老兵们当成了家”的地方……

来到连队第二天,高原就向张哲超展示了它的“威严”。头痛、恶心、胸闷。这一次,海拔不再只是一个数字。

骑马,也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威风凛凛,而是随时伴有危险。进行骑术训练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马惊、套镫等险情。

6月,天气转暖,原本黄褐色的草原逐渐被染绿。高强度的训练让张哲超和战友每天都像是在战斗。有时训练结束,班长王致远会带着新兵们爬上一座山。

眼前,是蜿蜒在一片绿茵中的大武河,还有牧民们的帐篷,以及袅袅炊烟。

山顶,班长带头唱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歌:“一条大河波浪宽……”

张哲超心中,绿草茵茵中的萨日朗花,仿佛就是江南水乡的稻花;班长的歌声,就是艄公的号子。

不久,又一次训练结束,班长带着张哲超和其他新战友来到一位老牧民的家。那位蒙古族老人穿了一件褪了色的旧军装。

张哲超主动和他攀谈起来。老人自豪地说,他1947年入伍,是驻内蒙古骑兵2师的骑兵,1950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国庆阅兵。“那天,骑兵方队从天安门前通过时,广场上欢声雷动,我看到了毛主席……”说到这儿,老人眼角噙着泪花。

这次交流,让张哲超对骑兵这个兵种有了新的认识。以后每次攀上山顶,他都会联想起那位老骑兵说的话,联想起那首动人心扉的歌。

班长告诉他,每一条河的支流,都是祖国这条大河中的一朵浪花;每一名来到骑兵连的新兵,都是骑兵精神的传承者。

“骑兵精神”,从此成了张哲超和新战友的精神高地。在他心中,高原上的坚守从此有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当好一名光荣的骑兵”。

一场冰雹过后,一道亮丽的彩虹悬挂天上。张哲超从帐篷里出来,朝着彩虹的方向跑去。他把手机递给战友,留下一张珍贵的“彩虹合影”。

照片中,高原美得有些不真实。更令张哲超欣慰的是,照片上的自己有了骑兵的样子。

高原风起,一队骑兵冲锋向前,冲在左翼的正是张哲超。只见他们驾驭战马、手持战刀,滚滚烟尘之间,让这片古老的高原焕发出生机。

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迟浩乘马越障

狂风,夹杂着密集雨点,砸向回营的骑兵。

雨声淹没了军马急促的呼吸声,雨滴顺着头盔纷纷滴落,将新兵迟浩身上的淤泥涤荡干净。

“迟浩,来一首吧!”快到马厩时,班长马国正组织新兵们拉歌,为刚刚结束训练的年轻战士鼓舞士气,也用这样的方式给大家放松。

“时过境迁,你已不再是当初的少年……”迟浩微仰着头,迎着风雨一展歌喉,这是他最近常听的一首网红歌曲。

这位刚满20岁的上等兵,有着东北小伙特有的豪爽,走到哪里都能给战友带来欢乐。歌声停下来,马厩也到了。战友们热情的掌声将迟浩从伤感的思绪中拉回来,他的脸上又一次露出笑容。

时光回溯到两年前,高中即将毕业的迟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大三那年,迟浩开始迷上了打游戏,每天在网吧一待就是大半天。这一年,家乡的母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幸得抢救及时才未危及生命。

一连几个月,迟浩每个周末都坐火车回家陪母亲。奔波的日子,他读懂了母亲独自一人撑起家庭的含辛茹苦。

恰在这时,迟浩在校园看到了一条红色横幅。标语上的字眼,让人想起军营的火热,想起那些拼搏的场景。

“当兵去!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迟浩第一次对经历风雨有了渴望,他那颗心瞬间飞向了军营,“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这天,连队组织乘马越障训练。班长一声令下,迟浩便骑着战马冲向障碍场。跨越壕沟时,他一不小心从马背上一头扎进了泥坑。背部恰巧砸在一块石头上,他半天爬不起来。

因为受伤,迟浩两个星期没能参加训练,骑术课目落下不少。“别逞强,先歇歇!”班长马国正在一旁提醒迟浩,他担心迟浩再次受伤。

在骑兵连,落马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人都被马摔过。新马不服管,老马欺新兵,在战士与战马之间,彼此只要有一个具备“新”这个要素,那就意味着即将开始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较量。

如何最大程度保护自己?连队结合多年训练经验,组织“摔马训练”——当马受惊发生意外情况时,迅速抱紧马脖子,双脚松开脚镫,顺势下马并抱头翻滚,避免被摔伤。

伤情刚好,迟浩主动要求进行“摔马训练”。随着班长“摔”的口令一出,迟浩毫不犹豫从马背摔下来,一次,两次……渐渐地,他对如何驾驭飞驰的骏马,有了更深的领悟,有的烈马在他的手下也变得服服帖帖,战友们称赞他:“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青春之路,多数从迷茫开始,经历了超越自我的过程,就像飞鸟换羽获得新生。今年年终考核,迟浩在连队几名新兵中摘得桂冠。

拿到成绩单,小伙子第一个打电话给母亲。他觉得,自己距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这个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骑兵给了军马灵魂,军马给了骑兵体魄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费佳凯骑术精进不少

落日余晖洒在高原上。

天气正佳,骑兵连组织新兵乘马劈刺考核,上等兵费佳凯驾驭战马向草原深处驶去。百米范围内,他挥动马刀如手舞彩练一般左劈右刺,刀刀劈中目标。然而,刚下连的时候,他并没有这种拼劲。

费佳凯来自浙江,初到高原骑兵连,白嫩嫩的皮肤与老兵们黢黑的脸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第一次接触军马,就被“战友”来了个“下马威”。

“要不是躲得快,马蹄就踏上身了。”“缺氧感觉很‘丧’,别说训练,走起路来步子都迈不开,就像有千斤担子压在肩上一样。”这些牢骚话,费佳凯经常挂在嘴边,他的思想开始“抛锚”。

这一切,都被班长刘永俊看在眼里。

一次,费佳凯跟着刘永俊一起牧马归来,在马厩清点马匹数量。马厩里,上百匹军马的气味令人几乎“窒息”,他不由得一次次跑出马厩呼吸清新空气。

马匹还未清点完毕,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刘永俊让费佳凯先去吃饭,自己独自一人继续清点马匹数量。

他对费佳凯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必须热爱你的战位和“战友”:“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

热爱与坚持,本来就不矛盾。要想上马,马下的功夫得做足。

骑兵训练开展不久,一个原地劈刺动作,让费佳凯的双手长起了茧。

为了乘马劈刺时能够“快准狠”劈中目标,每天晚饭过后,费佳凯和新战友都在草原上列队“扎马步”,模仿骑在马背上的姿势,练习劈刺动作数百次。

半个月,他的手上好几处血口子,但训练还要继续。旧伤疤好了又添新伤疤,最终伤疤磨砺成了茧,双臂更有力量,动作更加精准。

“早晚穿袄,中午穿纱。”即便在夏天,高原的气候仍然很恶劣,昼夜的温差给骑兵们的训练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晚凉,有时甚至得穿棉衣;中午热,又得将厚衣服减去,接受紫外线的“检阅”。

费佳凯的搭档是军马“乘风”。只一次训练,“乘风”就把他摔“老实”了。

他开始脚踏实地练起了马术,年底,他在比武场上取得了好名次,与“乘风”的战友情也与日俱增。连队将他的一些经历和经验拍成小视频,供其他战友借鉴学习。

骑兵给了军马灵魂,军马给了骑兵体魄。

“骑马10分钟等于普通按摩一万次的效果,骑马半小时相当于打一整场篮球赛所消耗的热量,长期骑马舒缓心情、磨炼意志。”如今,费佳凯常喜欢用一组数据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份热爱。

在他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唯有热爱,才能抵御岁月漫长。”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激情无限的青春

戍边人讲自己的故事

铿锵玫瑰惹人爱

作者 | 何勇 张俊

“闺女,你计划什么时候休假?有个男孩挺不错,回来见见!”

“妈,我的事您就不用操心啦!”宿舍内,聂涛正在接听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这是本月母亲第3次提及相亲的话题。

“你都27岁啦。”面对母亲的关心,她不知如何作答,目光飘向远处雪山。

2014年8月,大学毕业的聂涛辞掉工作当兵入伍,来到西藏边关。

美丽的高原诗情画意,着实让她兴奋了好一阵子。可后来她发现,雪山深处没有牧歌、没有鲜花、没有父母的陪伴……她在日历上将退伍的日子用红笔圈了个圆圈,“离开”成了她的期盼。

一次班务会,班长让聂涛出列,站在队伍前面,总结本周的不足。

“军姿没站好、集合速度不够快……”她如实报告,班长却一言不发。

突然,宿舍的灯熄灭,连长和指导员端着生日蛋糕走进来,战友们为她合唱《生日歌》。这突如其来的“剧情逆转”,让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风雪边关有了战友陪伴,聂涛感觉心里暖暖的。她说:“精致的妆容、时髦的打扮固然好看,可我更愿意青春岁月里有挺拔的身板、精致的短发和一身戎装的英姿飒爽。”

那年冬季,聂涛和战友奉命赴海拔3600余米的“雪山孤哨”日东哨所执行任务。一路颠簸抵达哨所,她顾不上休息,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投入工作。

为防止装备受潮,她每天早上进行架设,晚上撤收,第二天再重新架设。天寒地冻,夜里撤收设备冻伤了双手,她笑了笑,简单处理了一下伤情,依旧一大早起来扑到阵地上。

前不久,闺蜜给聂涛寄来一条裙子,裙摆上点缀着蕾丝花瓣。视频通话时,穿着裙子的她有点不好意思:“我胳膊太粗了,还是穿军装好看。”

“你还不准备回来?高原就这么让你着迷吗?”

聂涛说:“没在边防当兵,你体会不到站在祖国的界碑前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守下来就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中士服役期满,面对走留,聂涛毫不犹豫递交留队申请。

“我家姑娘再不回来,就成老姑娘啦!”面对母亲的催促,聂涛轻轻一笑:“花开蝶自来,铿锵玫瑰哪会没人爱。”

致敬5380!他们告别天路——

喀喇昆仑的秋天因你而斑斓

本期观察  郑强龙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中国边关 |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最好的青春 - 天天要闻

★告别时刻

雪山之巅,云端哨卡脚下。

这是高原哨所既普通又特别的一天,12辆军车齐鸣,笛声响彻昆仑,50名昆仑汽车兵同时敬礼。

此刻,在战友目光注视下,4名征战昆仑12年的老汽车兵即将脱下军装,向着他们守护的天路道别。

海拔5380米神仙湾哨所前,新疆军区某汽车运输团官兵利用年度最后一次高原运输任务间隙,组织每年一次的退伍老兵告别仪式。

这次是4名老兵最后一次驾驶汽车征战喀喇昆仑。难说再见,心中的天路永远矗立他们心间。

端坐在驾驶室,30岁的上士李冈洋望着驾驶室内那张自己在神仙湾哨楼前的留影,沉默良久。阳光透过车窗投射在他的脸上,高原的风沙,在他的额头留下几条深深浅浅的皱纹。

此次任务的目的地神仙湾,对李冈洋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兵之初,他执行首次高原运输任务,到达的第一个点位就是这里。时光回溯到2008年那个夏天,李冈洋第一次随队执行任务。在距神仙湾哨所还有2公里时,天空飘落雪花,路面湿滑难行。

危急时刻,李冈洋突然感到头痛胸闷。他拼尽力气平稳地将汽车停靠在卸货点,之后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第一次翻越达坂、第一次维修车辆、第一次成功避险、第一次克服高原反应……道别的时刻,汽车兵最难忘军旅青春中一次次战胜困难的生死瞬间,正是这些经历磨砺了他们坚韧的意志品质。老兵们说,舍不得天路,因为舍不下一起经历生死的战友。

“这辆‘老伙计’跟了我9年,从没把我‘撂’在路上,它也是我的亲密战友啊!”再次登车,双手紧握方向盘,李冈洋红了眼眶。

“咔嚓”,随着相机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响起,4名老兵将军旅人生永远定格在了喀喇昆仑的钢铁哨卡。这条漫长的新藏线上,他们用坚守谱写青春之歌;车轮碾过高原天路,他们用担当守望远方的家人,守护身后的那一片万家灯火。

当回忆涌上心间,这一刻,老兵们眼中涌出泪水。

战友们深情地为老兵别上大红花。远方灰褐色群山,在老兵的绿军装和胸前大红花的映衬下平添了几分亮色。

“再见了喀喇昆仑!”4名老兵面对群山大声告别。

军旗猎猎,天路漫漫,这里一景一物,一沙一石,永远不会忘记老兵的坚守。

致敬5380!致敬高原汽车老兵!喀喇昆仑的秋天因你而斑斓,高原群山因你而伟岸。

中国边关

责任编辑 | 陈小菁

值班编辑 | 李一叶

图片摄影 | 文明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 天天要闻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多数家庭的存款都应该超过30万。主要原因是,即使在中等城市,家庭存款达到30万也不够付首付款。此外,现在网上喜欢炫富的人有很多,不是晒出大量现金,就是炫耀巨额存单。这让人感觉中国多数家庭拿出30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国内存款超3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 天天要闻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长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黄酒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间的江浙一带,家里添丁时父母都会埋下一坛女儿红或状元红,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题名时宴请宾客。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 天天要闻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近日,上海橘宜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旗下彩妆品牌橘朵表现出众,零售额突破25亿,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3%,连续两年在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稳居国货彩妆销售额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