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解同学
编辑|小解同学
战局又变!以伊已经互炸一周了,经过多次战略调整,以色列竟在白天突袭伊朗。
这多少有些挑衅的意味了,伊朗便对以色列发动了更为密集的攻击,以色列宣称此时的受伤人数已然高达94人。
在超饱和的导弹攻势下,以色列不仅应接不暇,居然还用自己的反导系统给伊朗送出了目前最大的战斗成果。
令人惊讶的是,以军的防空反导拦截弹,竟偏离目标炸向了自己的平民区……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视新闻】【新华社】(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伊朗灵活的战术
虽说以伊这场战争是先由以色列发动突袭开始的,有着很明显的先发制人的意图,即使打了伊朗一个措手不及,但很显然以色列并没有打出自己想象中先手的优势。
尽管这已是在先杀了伊朗的多个军政高官和核武器方面的科学家的情况下,以色列也还是被伊朗反击地几乎体无完肤。
专家分析,伊朗的攻势不仅在导弹的数量上很是强悍,而且也有着有很强的谋略和战术部署。
据统计,伊朗已经累计发射导弹15波次,导弹300发以上。
在战术方面,伊朗经过不断尝试,计算出了一波同时要发射出多少导弹才能使以色列的防空体系的拦截成功率大大降低,之后配合超高音速导弹,重点攻击以色列的军事部门、炼油厂甚至是淡水处理厂等地。
此番,伊朗对以色列进行不间断攻击,旨在完成军事目标的同时,在经济上、生存上,乃至士气上都给予以色列更加全面的打击反制。
在17日晚上9点左右,伊朗先后有3波导弹成功抵达以色列,其中第3波的效率最高。
据说在第三波攻击中,一共有4枚导弹突破防御,其中1枚高超音速导弹击中海法港附近的炼油厂,导致该设施彻底停产。
伊朗的这一击直接打碎了以色列九成的石油精炼能力,在削弱了地方战力的同时,也让以色列士气大伤。
正是由于伊朗的不断调整与推演尝试,在最后两波时,竟然发生了让以色列反导系统10连发却没拦截到一枚的情况。
这个时候,让以色列更绝望的是,他们的反导导弹已经捉襟见肘了。
以色列防空压力巨大
以色列这个时候就算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先别说反导系统的拦截成功率是多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反导导弹快用光了,就要打都打不出去了!
《华盛顿邮报》引用五角大楼匿名消息,称以色列每天要为导弹防御支出2.85亿美元,并且剩余导弹只够坚持10到12天。
但从以色列现在仍然愿意连发十多枚导弹,拦截突破中段拦截的“法塔赫-1”来看,近程拦截弹药还算充足,缺口主要应该在昂贵且储量有限的中程拦截弹药身上。
可能会有人觉得,没了就买啊,以色列后面的大哥可是美国啊,好好抱抱大哥的大腿,资金和武器不都来了?
但其实以色列现在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而是他们需要的反导导弹的数量太过庞大了,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按照《华盛顿邮报》估计,伊朗大约有2000枚能打到以色列的导弹,去掉已经发射的400枚、被以色列突击摧毁的200枚,还有约1400枚。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估算,以色列至少需要4200枚拦截导弹,这是美国也很难掏出来的规模。
所以此时以色列的压力不仅只在军事方面,而且还有物资储备方面不够拉长战线的压力。
毕竟伊朗也算国土辽阔,人口庞大的大国,而更多时候打仗更考验的是储备的资源,这决定了战斗是仅够打一周还是能拖一个月。
即使伊朗也损失巨大,但他们目前还算输得起,而战略纵深可以忽略不计的以色列,如今已是深渊在侧了。
物资缺乏的以色列
虽说以色列怎么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但正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身份,所以他们也有着发达国家的致命弱点,那就是“高度依赖进口”。
而且以色列的国土跟伊朗相比,就似乎是巴掌大小,同时以国的沙漠覆盖率高达三分之二,人口几乎都集中在沿海平原,同时政府、军事部门和工业等“五脏六腑”也都不得不在平原上发展。
这样的地理条件无疑是帮伊朗大大精确了攻击目标,或许伊朗也正是这样考虑的,才采取了“少量多次”的打法,不仅消耗以色列的反导导弹,而且也拉长了战线,成功放大了自己的优势。
而且由于人口的集中,要攻击政府和军事基地的话,平民百姓肯定是一听到防空警报就要躲防空洞里,一次两次就不说啥了,可是时间一长,民众三番五次的进出防空洞,还如何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呢?
这就相当于伊朗可以肆无忌惮地帮以色列按下社会发展和正常生活的“暂停键”,时间一长,以色列的经济体系必然会全盘崩塌。
并且伊朗可不是发达国家,人口、经济和国土方面都足以支撑伊朗打持久战,再加上国际局势的原因,以色列背后有美国,而伊朗如果没和中俄谈妥,就只能靠自己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毫无顾忌地放手一搏。
但现在的结果,当然是以色列的百姓们不愿意看到的,即使是政府说伊朗的核设施会威胁到亚洲的安全,但在威胁还没有切实构成前,以色列就不惜发起偷袭,杀了伊朗好些个科学家,却被伊朗报复后影响到本国民众的正常生活,照这样看来,以色列未来国内也很有可能产生冲突。
身为发达国家的以色列,他们的正常社会秩序极度依赖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以色列在偷袭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分析将会面对的后果,我们便不得而知了。
而伊朗选择以“持久战”消耗以色列的时间,以色列的“发达”反而成为其弱点,因为越发达,对稳定环境的依赖越强,越依赖稳定,就越无法承受长期战争的冲击。
所以说在这场战争中,就算是以色列打先手,也根本没讨到什么好处,反而被伊朗的节奏控制住了。
结语
虽说以色列很强,也有老美这个靠山,但是这场战斗的结果他们似乎承担不起了。
但还是希望一切的问题都能以谈判解决,战争还是太过劳民伤财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