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金融市场就很少有人关心美联储在说什么了,即使昨晚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但是在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按兵不动,暂不降息的讨论还是非常少。
这个权力滔天的金融机构,在特朗普的威胁之下,影响力严重下降。市场只关心关税降了没有,并不关心利率是否下降。
“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这句话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得到完美的诠释。
那昨天晚上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内容到底是否重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说了那些话?
美联储的“夹心饼干困境”
根据媒体的报道,5月8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政策,维持不变。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提到了“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在增加”。

这句话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会议结束之后,美国的经济极有可能进入到滞胀之中。面临严重的衰退。
但是即使是这样美联储仍然选择暂不降息,或者说美联储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之下别无选择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一颗卡在美联储喉咙里的糖,甜的是选票,毒的是经济。这场会议后,美股涨了,但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却偷偷擦汗——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暴风雨前最后一抹夕阳。
美联储今年的第三次利率决议,像极了被逼到墙角的会计——账本上写着通胀4.25%、失业率4.2%、GDP萎缩0.3%,手里却只有“维持不变”这一支烂笔头。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20次提到“关税”,而消费者已经快要在超市对着涨价的面包骂娘了!

特朗普的加税政策,活生生把美联储逼成了“背锅侠”。一边是进口商疯狂囤货导致GDP数据扭曲(一季度-0.3%),另一边是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到52.2,通胀预期却飙到6.5%。
用高盛分析师的话说:“这就像同时被鳄鱼咬住头和脚——降息可能引爆通胀,不降息等着经济沉底。”
更讽刺的是,美股三大指数居然在会后集体收涨。道指涨0.7%、标普涨0.43%,原因是特朗普和英国签订了贸易协议,大家将这件事的成功当成利好金融市场来交易。
但是在债券交易市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偷偷摸摸爬到4.26%,没有人能够期望美联储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降息。
特朗普的关税,鲍威尔的“断头台”
现在的美国白宫正在和美联储进行权利的争夺,或者说是政策的左右互搏。
特朗普甩锅美联储:不降息就是想让美国的经济进入深渊,鲍威尔炮轰特朗普关税政策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灾难。

但特朗普显然没看懂警告,3个月后把汽车关税提到25%,直接触发了美联储声明里的“双重风暴警报”。
鲍威尔现在像极了《纸牌屋》里的下木总统——明明知道特朗普在挖经济坟墓,却还要帮他递铲子。
看看这些魔幻数据:ADP私营就业增长暴跌到6.2万人(预期11.5万),但官方失业率还稳坐4.2%;一季度企业投资缩水12%,消费者却突然在3月报复性花钱。
有分析师毒舌道:“这数据比特朗普的头发还假!”
更惊悚的是美联储的“死亡交叉”:

核心PCE通胀2.8%,但关税可能让消费品价格再涨5%;
制造业时薪增速创十年新低,美联储工具箱里只剩“嘴炮”——鲍威尔说“我们处于观望的有利位置”,翻译过来就是“我也很绝望啊”。
此刻的华尔街也上演精神分裂式的操作,只因所有人都记得2022年的教训——当时美联储加息慢半拍,直接导致美股腰斩。
美股的“回光返照”——狂欢结束还是中场休息?
“你以为的底,可能是半山腰的陷阱。”
当标普500在5月8日冲到5663点,散户们举杯欢庆时,大鳄们正在会议室摔杯子。Northlight资管首席Chris Zaccarelli说:“美联储非要等失业率爆雷才肯降息,到时候棺材板都钉死了!” 看看这些定时炸弹:

2年期与10年期利差扩大到1.2%,这是经济衰退的经典前兆;
2025年到期的债规模创纪录,利率再涨1%就能引发违约潮;
纳斯达克市盈率38倍,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还疯。
但最恐怖的还是特朗普的“关税盲盒”。美联储计算过:如果对华关税全面开火,美国GDP会再跌1.5%,通胀飙到5%。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的原话是:“冲击可能短暂…也可能变成慢性癌症。” 这句话让对冲基金连夜研发新模型,名字就叫“鲍威尔癌症指数”。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7月的降息窗口。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美股的反弹结束了吗?
信息来源:特朗普越施压鲍威尔越难降息,当下美联储降息=市场加息?---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