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2025年05月19日08:20:16 军事 7331

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新型反隐身雷达……尖端装备集中亮相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

5月17日,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简称“雷达展”)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以“共享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设有“智能电子装备及产业链展区”、“行业应用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和“户外实装展区”四大展区,近600家企业集中亮相,全面展示尖端装备、数智体系、新域新质、电子基础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本届雷达展上,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jy-27v两款雷达备受关注。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 天天要闻

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模型。本文图片来源:谢瑞强 图

预警体系的“火眼金睛”和“千里眼”

反导被誉为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对抗。“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没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中段反导功臣陈德明曾如是评价道。战略反导系统一般包括拦截武器分系统、探测/监视/跟踪分系统、指挥控制分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探测/监视/跟踪分系统是战略反导系统的“眼睛”,扮演重要角色。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0年1月11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项反导技术的国家。最近的一次试验在2023年4月进行。根据国防部网站当时公布的信息,2023年4月14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在拦截武器分系统方面,在去年中国航展上,红旗-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首次公开亮相,引发热议。央视新闻称,该武器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类目标实施区域拦截,具有作战保护区覆盖范围大、突防对抗能力强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战略预警雷达是探测/监视/跟踪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预警系统通常包括导弹预警卫星、战略预警雷达等装备。在此次雷达展上,展示的系列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备受关注。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 天天要闻

弹道导弹跟踪识别雷达展板介绍。

澎湃新闻从中国电科集团获悉,此次雷达展展示的系列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可谓预警体系的“火眼金睛”和“千里眼”,其中为弹道导弹防御量身打造的精跟识别雷达,可实现突防场景下弹头目标“看得清、辨得明、识得准”;展出的弹道导弹早期预警雷达可推算来袭导弹的发落点和弹道,并引导武器系统实施拦截。展示的低空目标声探测预警系统,可被动接收目标低空飞行过程中辐射的声波,不受能见度、通视度等条件的影响,自动完成低空目标的探测预警,可应用于重要场所和区域安保以及重点城市防护。

记者从现场看到,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形状与大部分雷达不同,是一座带斜面的梯形建筑。中国电科专家胡阳介绍说,此次展示的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模型看起来不大,现实中块头非常大,十几层楼高,雷达阵面也非常大。

除了战略预警雷达,现场展示的系列机动式s波段多功能雷达,也可以用于战术弹道导弹的预警和跟踪,该雷达具备低空目标、战术弹道导弹、临近空间目标探测功能,主要担负作战区域内空气动力目标的预警探测与精确测量,具有威力大、精度优良、机动性高等优势。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 天天要闻

战略预警雷达探测距离远,是一国的战略级装备,有“国之重器”之称。

jy-27v反隐身雷达首次亮相

现代战争始于空战,隐身飞机出现后传统空战和防空格局又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装备隐身战机。在本次博览会上,多款具备反隐身能力的雷达亮相,成为展览的热门装备。

当前,隐身战机的隐身手段主要是通过飞机外形和表面的吸波涂层,但这些隐身手段主要是针对微波频段进行优化,对于米波波长的雷达却效果有限。米波雷达之所以能够探测隐身目标,是因为电磁波波长长,波照射到隐身飞机后会形成“绕射”现象,对探测隐身目标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点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米波雷达是指工作波长在1米至10米,工作频段在30至300兆赫兹的一种长波雷达。传统的米波雷达大都是两坐标的,雷达体积和重量大、分辨率差,探测精度低,二战结束后,精度高、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的微波雷达逐渐取代米波雷达,成为骨干雷达。

但是随着隐身飞机和导弹的出现,米波雷达迎来了“第二春”。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国f-117隐身战斗机被成功探测并击落。根据相关资料,经过数字处理和固态化升级后的俄制p-18米波雷达在发现和击落f-117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战例也促使米波雷达重新进入雷达专家的视野,开始研制性能更好的米波三坐标雷达。其中,中国在新型米波雷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 天天要闻

jy-27v高机动米波雷达能够探测捕获极度隐身目标。

在这次雷达展上,中国电科38所展示了jy-27v高机动米波雷达,中国电科雷达专家徐海洲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中国和俄罗斯在米波雷达领域是技术发展领先的国家,而38所在米波雷达应该是在整个电子研究领域的引领者,我们陆续解决了米波雷达的四个核心难题:第一个是米波雷达多径效应比较大,第二个是地形匹配比较差,第三个是覆盖不连续,第四个是精度。

“我们在工艺材料、集成水平和后端软件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上述核心难题。”徐海洲表示。

徐海洲介绍说,这次展示的jy-27v雷达有几个特点:一是探测能力非常强,雷达天线它是自动跟手风琴一样静音折叠的,这样的好处是我的天线口径可以做得很大,天线口径大对目标探测得更远,能够探测捕获极度隐身目标。二是精度高,可以高精度地引导我们的武器系统进行打击;三是机动能力很强,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雷达展开,可以快速地撤出进行跑路,敌方的武器也打不到我。

除了jy-27v雷达,此次雷达展上,slc-18有源相控阵雷达、ylc-8e、机动式s波段雷达等具备探测隐身目标的雷达模型也进行了展示。

据了解,在这次雷达展上,中国电科在尖端装备展区,系统展出百余项尖端装备,充分展示中国电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打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尖端装备体系。

来源:澎湃新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雷军官宣小米YU7发布时间 - 天天要闻

刚刚,雷军官宣小米YU7发布时间

刚刚,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他表示,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图源:雷军微博此前,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小米SU7、SU7 Ultra参展,YU7并未参展,因此有传言称“小米YU7推迟发布”。对此,4月...
印巴之战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4国或抢购华武器 - 天天要闻

印巴之战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4国或抢购华武器

印巴之战,不仅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也折射出来了未来战争的特点。美国媒体也发现了不对劲,这4个国家或许要抢购中方的武器。 5月7号,印度空军发起了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的偷袭行动,不料被巴军发现....
央视首次曝光歼35,中国航母最强搭档果然是它 - 天天要闻

央视首次曝光歼35,中国航母最强搭档果然是它

中国航母的最强搭档是谁?真会让航母的战斗力暴增200%? 印巴这一次冲突,让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斗机一战成名,全球无数目光都紧盯中国战机。以前大家只觉得中国战机纸面数据很牛,没有实战作为....
6枚导弹,打掉印度24亿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资大坝 - 天天要闻

6枚导弹,打掉印度24亿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资大坝

印巴前些日子爆发了猛烈的空战,印度偷袭失败,被巴基斯坦打了一个5:0,印度损失了5架战斗机,这5架战机都是印度从外国购买的,可不便宜,导致印度损失了超9亿美元。另外,巴基斯坦还发动了反攻,使用枭龙战....
俄罗斯军事专家:“印度的惨败,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国运大爆发”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军事专家:“印度的惨败,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国运大爆发”

同样是大国,同样经历坎坷,中国稳步迈向世界中心,印度却像被下了“国运魔咒”,次次关键时刻掉链子。更诡异的是,从尼赫鲁到莫迪,印度两次被视为“豪赌国运”的战略动作,本想绊倒中国,结果却阴差阳错地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黄金窗口,甚至衬托了中国的
知知早新闻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黄果树水帘洞将临时封闭;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试飞 - 天天要闻

知知早新闻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黄果树水帘洞将临时封闭;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试飞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年“5·19 中国旅游日”贵州分会场系列活动今日启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在筑举办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昨日精彩上演早上好!每天3分钟知贵阳 看天下今日关注https://zzgy.gybtv.cn/pages/2024/08/09/331c1f9094b24b26a8df77a69919d7
俄罗斯解密档案-1969年苏军在珍宝岛失利的教训总结 - 天天要闻

俄罗斯解密档案-1969年苏军在珍宝岛失利的教训总结

边防战士在珍宝岛。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卡尔加里小虎原创作品,仅在头条号发表,现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谢绝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转发请注明出处!1969年3月2日至17日,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并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开火,中国边防军奋起反击
总台记者观察丨英国“脱欧”后英欧首办峰会 聚焦防务、贸易等问题 - 天天要闻

总台记者观察丨英国“脱欧”后英欧首办峰会 聚焦防务、贸易等问题

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将与欧盟在伦敦举行自英国正式“脱欧”以来的首场双边峰会。在当前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这场峰会备受外界关注。双方在本次峰会上各自主张如何?能否就各自的关切达成一致? 英欧计划发表联合声明 协调外交立场总台记者 陈林聪:此次峰会媒体最关注的焦点是双方计划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