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2025年05月17日18:33:13 军事 15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瓦良格号土耳其海峡口被死死卡住,土耳其狮子大开口要10亿美元过路费,拖了中国整整两年。

20余年后,同一个国家又对中国汽车挥刀加税,关税加到40%,零件都不放过!

谁知,这次中国没发火、没交罚款,只是轻描淡写地派出比亚迪签了个十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土耳其立马转变态度,关税政策当场作废。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一场贸易对抗,一步投产落子,中国只用一招,就让“封锁者”变“欢迎者”!

卡在海峡口的航母——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历史得从2001年说起。

彼时的中国,还在艰难探索“蓝水海军”的门道。

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是从乌克兰买来的一个大壳子,没武器没动力,漂在黑海里,一副“命苦船大”的架势。

想运回来?容易啊,先得过一道槛: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一手捏着。

于是,1999年中国的拖船队开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门口,结果刚抬脚,土耳其就摆出一张牌:要过,拿钱来。

不是一千万,不是一亿,直接开口——十亿美元!

什么理由?什么海峡太窄、船太大、遮挡视线、拖不动、会自转……各种“专业借口”层出不穷,实际就是摆个阵势,要价。

这要价可不是拍脑袋,背后谁在使劲?北约有人插手,美帝在冷笑,谁都不想中国搞航母。

土耳其这一刀,甩得狠、卡得准。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中国掏了这十亿吗?没有。一分没掏。

怎么办?拖着!大船不走,海峡口一横,拖船像钉子似的钉在那儿。

外交部不急,技术团队出马,宋家慧领队“技术咨询”,测这测那,数据演示模型试拖,连试验船都租起来演练。

半年,六个月,海风天天吹,土耳其自己都开始头疼。

终于,在2001年11月1号,瓦良格通过海峡,驶向中国。

全过程无火药,没开炮,靠的就是技术+坚持。

瓦良格的卡壳,是中国第一次面对地缘政治封锁时的试炼。

那年,我们谈判、耗住、技术攻坚,用的是“软钉子”。

可谁想到,二十多年后,土耳其还来一次——不过这次不拦船,拦车了!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税卡车门口:土耳其挥刀,中国电车“受限行”

时间来到2023年,土耳其一拍桌子: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加征40%附加关税。

关税总额直接飙升到50%,你以为这就完了?

到了2024年6月,人家又来了个“加码版”:整车、配件、哪怕螺丝钉,只要是中国产,最低征税7000美元!

这一刀下去,车门基本算是关了。

电动车还想进?让你转个身先掏一层皮。

理由也“好听”:

保护本国产业、扶持本地车企、减少贸易逆差

背后真正的算盘是什么?用脚想都知道——让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投资!

对外封锁,对内招商,这路数一点不陌生。

更绝的是人家玩“套娃战术”:一边提关税,一边又出台投资激励令。

你要是进来建厂?行,关税从40%变10%,给你豁免!

这不是谈判,这是摊牌。你进来,才让你过关;你不进,那你就别卖了。

乍一看,像是设了个坑,其实土耳其政府算盘打得啪啪响:借中国车热度,给本地电车制造业“搭梯子”。

可这梯子,中国真爬了。

2024年7月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现身伊斯坦布尔

不是来抗议,不是来谈条件,是来签字。

合同内容很简单: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年产15万辆汽车的整车工厂,外加研发中心。

地点选在马尼萨,预计2026年底投产,能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就这么一落子,土耳其立刻翻脸比翻书快。

原定7月8日正式生效的加税政策,在7月5日就被撤销!

总统令直接写明:凡是按投资激励政策来的车企,关税从40%降到10%。

不但对比亚迪有效,其他中资品牌一视同仁。

比亚迪这一手,简直就是“外交小钢炮”:不用吵、不靠告,动手盖厂房,比谁都快。

有人说,这不是交了“变相保护费”?

不,这叫对赌。

你收我关税,我砸钱来建厂,把市场跟你捆在一起,看你还敢封吗?

而这10亿美元,不是“通行费”,是“通行证”。

让你知道,中国汽车,不是靠谈出来的,是造出来的!

历史的回声:封锁者变“欢迎者”

这一幕,跟2001年瓦良格那一事,如出一辙:

当年航母过不去,中国靠“拖”的;如今电车不让卖,中国靠“造”的。

当年是海峡口卡着;现在是关税口堵着。

当年花了两年斡旋;这回只花了三天就宣布撤销政策。

当年逼的是航母归国;这回压的是中国制造出海。

最大的不同,是角色换了:中国不再是那个“等待放行”的一方,而是“自己开路”的主角。

土耳其也不是当年那个被动让步的“守门人”,而是被市场倒逼下转变态度的“招商方”。

世界在变,贸易规则在变,但有一点没变:中国应对挑战的方法,变得更主动、更成熟、更高效。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从瓦良格卡在土耳其海峡那天起,到比亚迪签下投资协议的这一刻。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要靠“喝酒签合同”的阶段,而是拿产品、技术、资金当底气的全球制造力量。

与此同时,面对土耳其持续不断的关税压力和制度性歧视,中国政府并未坐视。

2024年10月8日,中国正式向WTO提交磋商请求,启动争端解决机制,案件编号为DS629。

商务部发言人当时明确表示,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已明显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和关税承诺。

2025年1月16日,中方在磋商无果后,正式要求WTO设立专家组。

2025年2月24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同意了中方请求,开始进入调查与审理阶段。

据公开资料,中国向WTO提交了三项核心诉点:

土耳其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

设置对中国产电动车进口许可证的限制;

对在土耳其本地投资生产的品牌提供税收豁免,而中国产品若无投资背景则不得享受此待遇。

中方认为,这些措施已构成差别对待,是保护主义行为,不符合WTO《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核心义务。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件不仅仅是中土之间的双边争端。

欧盟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WTO成员国已保留参与专家组程序的“第三方权利”,显示出对案件进展的高度关注。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产品日益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引发部分国家以“补贴”、“不公平竞争”为由实施限制。

这类贸易摩擦可能日后频繁出现。

而此次土耳其事件的意义还在于,中国借助WTO这一多边平台,表明将以规则为依据、通过制度捍卫自身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独家|WTO设专家组!审查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限制措施,第一财经,2025-02-25

追溯“瓦良格”坎坷来华路:差点变“装甲式监狱”,新京报

2012年09月26日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中国政协文史馆,2020-03-27

土耳其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关税,乘联会崔东树:应该能够克服挑战,第一财经2024-06-11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央视重磅披露!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敌机,自身毫发无损 - 天天要闻

央视重磅披露!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敌机,自身毫发无损

央视明确证实,歼-10CE战斗机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央视《军情时间到》栏目日前盘点近期热点装备,节目中提到,“在近日,我国外贸型战机歼-10CE战斗机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了多架低机,自身无一损失。”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全世界军
郭炳生投敌叛变,为确保击毙他,彭德怀:成排步枪同时射击 - 天天要闻

郭炳生投敌叛变,为确保击毙他,彭德怀:成排步枪同时射击

1933年,红军战士在战场上惊讶地发现,敌军中出现了一位昔日红军指挥官的身影,身穿国民党军装,正指挥火力攻击昔日战友。面对他的背叛,战士们悲愤不已,集体开火将其击毙。当这个消息传到彭德怀耳中,他却悲愤落泪,这个令彭老总痛心不已的叛徒是谁?
金正恩指导朝鲜空军防空战斗及空袭训练 - 天天要闻

金正恩指导朝鲜空军防空战斗及空袭训练

据朝中社5月17日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5日视察朝鲜人民军近卫第一空军师所属飞行联队,指导空军飞行队防空战斗及空袭训练。△图源:朝中社据报道,训练旨在使飞行队、防空导弹部队、雷达部队和电子战部队熟悉执行探测、跟踪和防御敌方巡航导弹及无人机攻击等战斗任务。报道说,金正恩强调,评估防空部...
简单说一下让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导弹 - 天天要闻

简单说一下让印度高度自信的“阿斯特拉”空空导弹

这两天我们都知道印度方面报道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研究了霹雳15E的残件后得出了霹雳15E在技术层面上算不上先进,还赶不上印度国产的阿斯特拉MK2型和MK3型空空导弹的报道。那么我们今天就简单说一下印度目前最强的国产中距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