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2025年03月31日15:02:04 军事 1377

不到半年,解放军洲际导弹监测船队全面南下太平洋火箭军准备第二次核洲际弹道导弹试射?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

01.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

自2023年以来,美国多次透过舆论、条约企图继续维系其全球核优势。针对中国正常的核力量发展,华盛顿反复渲染“中国核力量正在无限扩张,急需‘纳入管控’”的论调,而且其积极推动与日韩亚洲盟友深化核合作,如与韩国签署允许“随时随地部署核弹头朝鲜半岛”的新协议。此举不仅意在威慑朝鲜,也把核阴影直接压向中国周边。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无论是拜登后期还是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围绕中国的遏制战略有几个关键要点:一是军事威慑与挑衅升级,包括加大印太地区军事基地、舰机巡航频率,二是核武库与盟友合作升级,“随时在周边部署核武”警告姿态明显;三是政治操作,将台湾问题极限炒作,甚至将其列为美国军方“首要防范”的军事冲突情景。

对中国而言,美方无论换哪届政府,“保住核优势”这条对华政策并无根本转向。而且,美方自己退群废止了一系列军控协议,却一口咬定“中国必须加入他们的军控条约”,充分暴露了其“双标”姿态。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面对这一系列威胁,解放军火箭军在2024年9月进行了东风-31AG的全射程测试,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核武器的真实可靠度与成熟度,也证明中国并不惧怕任何核讹诈

然而新一届特朗普政府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并在南海台海问题上不断突破底线。台媒表示,为了进一步打破外界对中国“尚未具备可靠洲际投送能力”“核实力尚未完善”的误判,解放军有理由继续在较短时间内实施新的全射程试射,以“实际行动”证明核打击能力的对美威慑分量。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望远舰队4艘舰艇已经南下南太平洋

台媒之所以认为解放军或将在不到半年第二次试射导弹,是因为根据开源消息,中国的远望3号,6号,5号船队组团去南太平洋,远望7号已经在东南太平洋待命,这已经说明了第二次导弹试射箭在弦上。 

02.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

要实现全射程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关键在于精准追踪和测量弹头落点、飞行轨迹参数以及再入速度等数据。我国使用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就是负责导弹全程轨迹跟踪等重要任务的。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回顾历史,1980年的580任务中,就是中国出动了远望1号、2号和海军、国家海洋局的16艘舰船、4架直升机组成海上测量船编队,为解放军首次向太平洋试射东风5洲际导弹的行动,做好了一切的提前准备。

因此这次望远舰队已南下,大概率表明火箭军即将向南太平洋试射第二枚洲际弹道导弹了,不过对此做个猜测,这次试射的可能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因为此前东风31AG已经进行过试射,而从整体技术水平和威慑能力上看,东风-41才是我国火箭军洲际导弹序列中的“新一代尖刀”,也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全面碾压领先美国现役的任何一款核导弹。相较于东风31AG,东风41是能够覆盖美国本土全境的。

东风41在射程上普遍被认为可超过15000公里,覆盖美国全境,并能携带多枚分导弹头。与老一代洲际导弹相比,其不仅在射程上有大幅提升,也更注重突防技术。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例如,弹道机动以及诱饵分离等多重手段,使美国现有及规划中的反导系统在拦截这类导弹时难度骤增。若DF-41通过实际全射程试射展现出高度稳定性、精准度和突防成功率,就等于告诉美国,任何单方面的核打击企图,或“首击摧毁”的企图,都已成为不可能。

对于美国近年一直宣扬的“要赢得中美有限核冲突”的思路,无疑是一记沉重巴掌。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而且自该弹公开亮相以来,外界对其真实实战部署能力一直争论不休。种种传闻多集中于,该导弹是否已完成战备值班、能否同时携带多枚分导弹头、是否具备先进突防技术等等。

如今若DF-41真要在南太平洋再做首次全射程实弹发射,无疑会明确回复以上疑问,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火箭军在核打击能力上的质与量的重大飞跃。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而且,只要这次试射成功,其带来的政治与军事信号都将比东风-31AG更为强烈,对于冥顽不灵的特朗普政府无疑更具震慑力。唯有展示出足够成熟的二次核反击能力和灵活多样的高端武器,才能把美国极端主义者的“核战争”幻想击碎在萌芽阶段。

03.对中国“核讹诈”?美军早已力不从心

可以说,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对核力量实际上是一直保持“最低限度威慑”与“有限透明度”的。然而在面对新形势下美方咄咄逼人的核施压,中方也开始采取更为积极地公开战略,除了官宣中国方面加快扩核外。东风-31AG的全射程试射,已经向世界清晰传递了中国的核实力不再只是“隐而不发”。

不到半年,又试射核导弹?DF41或首次试射太平洋,望远舰队已南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大国之间博弈的一个核心规律便是,如果你的力量足以让对方误判的代价极其高昂,那么对方往往就会变得相对谨慎。

东风-41一旦完成此次太平洋“首秀”,恐怕将更大程度上迫使美国那些“核冒险主义者”重新审视中美之间真正的核战略平衡。“核讹诈”这一美方常用手段便不再能左右中美关系的走向,亦无法动摇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

文章中部分内容来源出处:1.培训升级,为战斗力生成注入“心”动能 澎湃新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32亿航母被2000美元无人机追着跑?红海消耗战揭开美军致命伤 - 天天要闻

32亿航母被2000美元无人机追着跑?红海消耗战揭开美军致命伤

4月2日,胡塞武装第三次向美军"哈里·杜鲁门"号航母发射导弹的消息登上全球热搜。当价值32亿美元的钢铁巨兽被2000美元的无人机追着跑,这场持续17个月的红海对抗,正用荒诞现实颠覆传统战争逻辑——美军5个航母战斗群的饱和打击,竟拿不下穿拖鞋
以军为何计划在加沙构筑第二条“费城走廊”?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以军为何计划在加沙构筑第二条“费城走廊”?一文了解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2日称,以军正“切割”加沙地带,并在加沙地带南部构筑一条新的“安全走廊”:“莫拉格走廊”。那么,“莫拉格走廊”指的是哪里?以军为什么要控制这一地带?此举又会对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以军在对哈马斯采取军事行动外,正在控制“莫拉格走廊”,这将成为第二条“费...
泽连斯基明确乌和谈“红线” 强调不会削减军队规模 - 天天要闻

泽连斯基明确乌和谈“红线” 强调不会削减军队规模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4月3日获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切尔尼戈夫州举行的会议上明确阐述了乌克兰在和平谈判中的“红线”,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乌克兰都不会承认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主权,并誓言保持现有乌军事力量规模。泽连斯基表示,“拥有三倍于战前规模的强大军队是乌克兰的战略资产,任何削减现役军人数量的提议都是不可逾...
今儿起开票!来南阳花境公园,看硬核国防装备“真家伙” - 天天要闻

今儿起开票!来南阳花境公园,看硬核国防装备“真家伙”

顶端新闻记者 韩玉好消息!4月12日至5月18日,2025河南省国防教育科技展(南阳站)(以下简称“科技展”)将在南阳花境公园举办,售票通道已开启!本次科技展将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剧透”来了→科技展现场设有“国防科技馆”展区、“航空航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