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2025年03月29日19:50:23 军事 8242

2025年3月28日,据《北京日报》报道,一起触目惊心的国家机密泄露事件震惊公众:某单位的外包保洁员段某利用职务便利,向境外间谍组织泄露了多项国家机密,造成严重危害。

据悉,段某通过偷拍、盗取等手段,泄露了1项机密级、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及其他情报共计6项。

这一案件暴露了外包机制和边缘岗位管理中的漏洞,再次为国家安全敲响警钟。

这并非近期唯一的泄密事件。2025年3月19日,刘某泄密案细节被公开。

曾任科研所助理工程师的刘某因经济困境和对工作单位的不满情绪,将核心技术情报出售给境外间谍组织。

两起案件的接连发生,反映出当前境外间谍活动的新特点,也揭示了我国在保密管理和反间谍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灯下黑”:边缘岗位成新目标

保洁员段某的身份令人意外,作为一名外包员工,其日常职责似乎与机密并无直接关联。然而,正是这一“灯下黑”的特性,使其成为间谍组织的理想目标。

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 天天要闻

段某通过工作便利频繁进入敏感区域,利用外界对其职业的低警惕性,实施偷拍和盗取。相比核心岗位员工,边缘岗位更容易被忽视,其泄密行为的隐蔽性更高。

刘某的案件则呈现出另一种模式。作为科研所的前助理工程师,刘某因职业不满和经济压力,主动与境外间谍组织接触。在离职前,他利用职务便利拷贝并留存了大量机密资料,最终以极低价格将其出售。

这种行为严重到了威胁国家安全,也暴露了涉密单位在离职员工管理上的疏漏。

两起案件反映了境外间谍活动的新趋势:从核心岗位向边缘岗位渗透,从专业技能驱动到心理弱点挖掘。无论是保洁员这样的边缘岗位,还是离职工程师这样的前核心岗位,均可能成为境外间谍组织的切入点。

人员管理漏洞的暴露

与两起泄密事件相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员管理的缺陷。

当前,许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将保洁、安保等工作外包。然而,由于外包人员流动性强、背景审查不严,这一机制在许多场合成为国家机密保护的薄弱环节。

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 天天要闻

段某事件正是这一问题的直接体现。保洁员身份虽为外包公司员工,却可以长期接触涉密场所。相关单位在人员审查、责任划分方面显然存在管理盲区。

在刘某泄密案中,则表现出离职员工在掌握机密后缺乏有效的后续监管,也暴露出涉密单位在信息管理中的疏漏。

境外间谍手段升级,安全防线再受考验

从技术手段到心理操控,境外间谍组织在情报获取上的手段不断升级。

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 天天要闻

近年来,微型设备、信息窃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窃密行为更加隐蔽。同时,境外间谍组织还擅长利用目标对象的心理弱点,例如段某的贪欲和刘某的经济困境。这种“技术+心理”的双重渗透使国家安全防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经验表明,境外间谍活动的复杂化趋势并非我国独有。例如,美国国防部近年来多次曝光间谍组织渗透外包承包商的案件,俄罗斯也加强了对间谍活动的侦查和打击。

如何在技术、制度和心理防控方面构建全面的国家安全防线,已成为全球性课题。

法律与技术双重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此类泄密问题,我国已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泄密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以刘某案为例,情节极其严重,最终其被判处死刑。

但法律威慑力必须与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在制度层面,应对外包人员和离职员工加强审查与管理。例如,要求外包公司进行更严格的背景调查,对涉密岗位的外包接口加装多重安全措施;同时,对重点离职员工的行为进行持续关注,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

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 天天要闻

在技术防护上,可通过信息加密、行为分析、区域监控等手段防止泄密。例如,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员工涉及机密资料的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在涉密场所设置电子围栏,严格限制人员进出权限。

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的无缝结合,将成为防范间谍活动的重要武器。

全民反间谍意识刻不容缓

除了法律和技术手段的防护,提升全民的反间谍意识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通过反间谍宣传片、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大了公众教育力度。后续,反间谍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外包人员、特殊单位员工的专业培训。

保洁员竟是间谍帮凶?外包工成境外突破口,这些岗位正在被境外盯上 - 天天要闻

从个人层面来看,每位公民都应增强防范意识,做到“不该看不看、不该问不问、不该说不说、不该传不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可疑行为及时举报,守住国家秘密的最后一道防线。

结语

段某和刘某案件的接连发生,再次警示我们: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境外间谍组织盯上。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持续加强对泄密行为的防范,从法律、制度、技术到全民教育,多措并举,筑牢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每一个公民的警觉与担当,都是守护国家机密的重要力量。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任何企图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所遁形。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印巴空战大反转!阵风被歼-10击落?不可能!阵风是隐形战机 - 天天要闻

印巴空战大反转!阵风被歼-10击落?不可能!阵风是隐形战机

按道理来说,印巴如今都已经签署停战协议了,双方应该好好发展了,可谁曾想,印度到现在居然还不肯低头,又开始为自己鸣冤了!这不,就在前几天,印度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克什米尔没有阵风坠毁!法国专家驳斥巴基斯坦关于乌延被阵风击落的说法》的文章。
俄发射洲际导弹,乌帮忙发布计划!今年第四次泄密了 - 天天要闻

俄发射洲际导弹,乌帮忙发布计划!今年第四次泄密了

近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披露出了一个重量级消息:俄罗斯计划于5月19日晚上试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这次试射只是携带一枚训练弹,目的是威慑乌克兰、欧盟及北约成员国。发射计划从谁发号施令、几时几刻发射,途径哪些地区,事无
一批螺母订单牵出的“买卖枪支案”  - 天天要闻

一批螺母订单牵出的“买卖枪支案” 

记者/石爱华 实习记者/陈书灵 苏罗杰编辑/宋建华涉案螺母与32号枪管螺母对比图2025年5月15日,一起“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案在珠海市金湾区法院开庭审理。马建想不到,一个看起来平常的五金订单,会把儿子马晓强送上被告席。2022年6月24日,广东警方来到马建的金属制品厂将其当场控制,并在仓库内查获一批疑似枪支配件的“铁...
丝路空港“货”力全开 - 天天要闻

丝路空港“货”力全开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新疆丝路空港犹如一颗璀璨明珠,以蓬勃之势释放强劲活力,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关键枢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季度,全疆机场货邮吞吐量达7.5万吨,同比增长
和平会谈两天后,俄对乌发动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 天天要闻

和平会谈两天后,俄对乌发动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会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会谈。18日当天,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连夜发射273架无人机攻击基辅和乌克兰东部,造成1死...
盐城通管办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应急通信保障演练 - 天天要闻

盐城通管办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应急通信保障演练

【来源:江苏省通信管理局_各市行管】汛期将至,为进一步强化通信应急预案保障措施取得实效,提高行业应对汛期应急保障联合保障能力。5月15日,盐城通管办牵头四家基础电信企业组织开展“2025盐城通信行业防汛应急通信保障演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