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再次发长文,怒批俄军117架无人机空袭 (附双语原文)

2025年03月26日18:53:08 军事 1590

泽连斯基再次发表坚定声明,谴责俄罗斯无视停火提议,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话不多说,泽连斯基的(双语)原文你来读:

“昨夜,俄罗斯再次证明它在拖延战争——共117架攻击型无人机(大部分为“沙赫德”无人机)出现在我们的天空,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我们的防空部队击落。Last night, there were another 117 proofs in our skies of how Russia continues to drag out this war – 117 strike drones, most of them Shaheds. A significant number were shot down by our air defenders.

第聂伯罗、苏梅、切尔卡瑟等多个地区遭到俄军袭击。克里维里赫市遭遇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目标包括当地企业和民用基础设施。在苏梅州的奥赫特尔卡,住宅、商店和其他民用设施受损。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地区的社区也遭到炮火袭击。Dnipro, Sumy, Cherkasy, and other regions came under Russian attack. There was a massive drone strike on Kryvyi Rih – targeting a local enterprise and civilian infrastructure. In Okhtyrka, Sumy region, homes, stores, and civilian infrastructure were damaged. Communities in Donetsk, Kharkiv, and Zaporizhzhia regions also came under fire.

所有受影响的人都必须得到援助,但国际社会也必须对俄罗斯施加明确的压力,采取强有力的行动——美国需要加大制裁力度,以阻止俄军的袭击。Everyone who was affected must be given assistance. But there must also be clear pressure and strong action from the world on Russia – more pressure, more sancti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to stop Russian strikes.

在停火谈判后仍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袭击,已经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莫斯科根本无意追求真正的和平。自3月11日以来,美国一直在推动全面停火、彻底停止袭击的提议,而俄罗斯却几乎每个夜晚都用袭击明确拒绝了这一和平倡议。Launching such large-scale attacks after ceasefire negotiations is a clear signal to the whole world that Moscow is not going to pursue real peace. Since March 11, there has been a U.S. proposal for a total ceasefire, a complete halt to strikes. And literally every night, through its attacks, Russia keeps saying “no” to our partners’ peace proposal.”

2️⃣ 浅析

确实,泽连斯基的发言风格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战火仍在燃烧,我们需要更多支持,俄罗斯不可信!”

可以理解为这不仅是“例行喊话”,更是他作为乌克兰领导人,在全球目光逐渐转移、外界援助动摇时,为国家争取关注、捍卫乌克兰利益的重要方式。

尽管他的发言方式被部分人认为是“套路化”,但实际上,这种持续不断的呼吁,仍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拿泽连斯基的这篇喊话来说,首先是他运用了“数字+情绪冲击”—让世界感知乌克兰的痛苦

“昨夜,117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这样的数字化表达,目的非常明确——让西方政客、媒体和普通民众直观感受到乌克兰仍在承受的战争压力。 在全球新闻关注点不断转移的情况下,持续提供冲击性的事实,才能让乌克兰问题不被遗忘。

第二,他运用“战争的道德叙事”方式,强调正义与侵略的对立。

泽连斯基的言论始终强调乌克兰是自由与和平的捍卫者,而俄罗斯是背信弃义的侵略者。这种二元叙事可能被批评为“过于简单”,但在国际舆论场上,塑造清晰的对错边界,是争取盟友支持的关键。

第三,他反复强调“西方必须行动”以推动更多援助。

“国际社会必须施压,美国必须加大制裁。” 这些话听起来像是老调重弹,但现实是,如果不持续施压,西方的援助力度可能真的会削弱。欧洲的经济问题确实让乌克兰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就泽连斯基而言,他的任务,是确保乌克兰的诉求不会被盟友忽视。


泽连斯基再次发长文,怒批俄军117架无人机空袭 (附双语原文) - 天天要闻

后记

他的言论,有影响力了吗?

泽连斯基的战争讲话(war talk), 应该说仍然影响着战争的舆论环境和国际决策:

尽管援助速度有所放缓,但欧洲仍在不断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泽连斯基的持续施压,是推动这些决策的重要因素。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的声音是全球战线的一部分:尽管莫斯科可能不会在意泽连斯基的每一次发言,但乌克兰能否争取到更多西方支持,直接影响战场上的长期形势。

乌克兰国内需要稳定的精神力量。战争已经持续两年多,乌克兰民众的耐心和士气都面临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领导人的坚定态度和持续呼吁,有助于保持国内团结。

可以说 泽连斯基的每天的发声,是乌克兰抗争的一环。

泽连斯基的发言模式,可能在外界看来已成“惯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在一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中,舆论战与军事战同样重要。

他每天指责俄罗斯不愿和平,他每天呼吁西方加大支持,因为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此。

战争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打响的,它也存在于话语权的争夺之中。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火”热演练,锻造救援尖兵 - 天天要闻

“火”热演练,锻造救援尖兵

针对驻地气温攀升和山林防火期临近等实际,近日,武警湖南总队某部官兵严密组织森林火灾扑救战备演练。此次演练紧贴实战需求,全面检验了部队在复杂环境下处置突发火灾的应急能力,确保遇有情况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哔哔哔……”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在营区内骤然响起。官兵们闻令而动,在规定时间内全副武装,迅速集结...
墨西哥海军帆船撞桥,怪马斯克? - 天天要闻

墨西哥海军帆船撞桥,怪马斯克?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18日说,政府效率部对海岸警卫队经费的削减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布鲁克林大桥17日事故的原因。墨西哥海军“库奥特莫克”号三桅帆船17日晚在纽约市东河航行时桅杆撞上布鲁克林大桥,当时船上载有277人。美国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18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说,事故造成两人死亡、17人受伤...
巴勒斯坦:确认高级指挥官被以军打死 - 天天要闻

巴勒斯坦:确认高级指挥官被以军打死

当地时间19日,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宣布,其军事部门高级指挥官艾哈迈德·萨尔汗当天在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针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突袭中被打死。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称,艾哈迈德在组织中负责“特别行动”,以军特种部队试图抓捕他失败后将其打死。当天早些时候,巴勒斯坦媒体报道称,当天一支军特种部队潜入汗...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三项军事能力,已经开始碾压美国”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三项军事能力,已经开始碾压美国”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三项军事能力,已经开始碾压美国”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揭秘历史的头条】提到世界军事格局,都习惯摆数据。尤其是面对跟美国对比的时候,美国的军事数据就摆出来了。海军12艘航母战斗群,700万吨战舰总吨位,空军战机超过万架,而且
80后纳入征召范围?假的 - 天天要闻

80后纳入征召范围?假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你说怪不怪,这几天突然出现了很多关于80后被纳入战时征集范围的帖子,还说这样的规定是兵役法规定的?说这话的,是笔者的一个战友。他在当地的人武部门工作,主要负责的也是当地的征
自愿加班是个好问题 - 天天要闻

自愿加班是个好问题

回到地方之后,看到单位里的工作强度和任务要求,我很是坦然。为啥?因为觉得凭借着部队里那些年加的班、积累的底气,完成这些问题不大。记得有次科长带着我加班完成一个报告,结果一折腾就到十一点多了。科长看着时间有些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明天不行就
暗夜幽灵——施瑙费尔 - 天天要闻

暗夜幽灵——施瑙费尔

1945年2月16日晚上21点半(二战时,BBC通常在晚上21:00播报主要新闻,这一时段收听率最高,便于民众获取最新战况),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在播报完当天的新闻速报后,播音员爱德华·默罗开始向德军第4夜间战斗机联队(NJ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