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2024年05月17日19:45:22 军事 1811

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最著名的包括两个阶段:前期为1979年的对越大规模作战,后期则是自1984年开始的对越控制据点拔点,也就是著名的“两山轮战”。然而夹在两个阶段之间的1981年,曾经发生了中越战场上唯一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我军以200人对敌1000人的轮番猛攻,最终以极为壮烈的战斗粉碎了敌人对法卡山阵地的攻势,这就是著名的“5.16法卡山之战”。

成为焦点的法卡山

法卡山之所以成为中越两国交锋的战场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它位于我国的广西省凭祥,是中越两国的界山,海拔高约五百米、拥有三个高地。在和平时期这座山并不起眼,然而一旦将时间拉回1979年我国对越大规模作战结束之后,那里的局势却是一片紧张。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此前入侵我国的越军虽被击败驱逐,越南野心也随之破产,但敌方却始终没有放弃在边境滋扰、制造事端的行动。眼看解放军边防部队主力回国,越军认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准备动手抢占边境线上的有利地形。

处于边境地势险要的老山、法卡山、扣林山等地,就这样成了越南觊觎的目标,其中的法卡山主峰更是颇具战略价值,在该峰上能够轻易俯瞰越南谅山市的全貌。

因此,从1980年年初开始,越军便出兵侵占了法卡山,一边在山上修筑工事、增设据点,一边依靠几处高地的地利,常常对居住在边境线附近的我国人民进行袭击。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事关领土主权,而且越军的所作所为已经对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危害,这样的挑衅行为是不可能容忍的。我国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按照命令,发起了收复法卡山、扣林山等等战斗,其中负责夺回法卡山的,是解放军广西边防部队的某部。

该部队于1981年5月初收复法卡山之后,随即抓紧时间整修工事、抢挖战壕,因为他们判断敌方不会轻易甘心失败,一定会增加军事力量、再来对阵地发起进攻。这个判断十分正确,因为在接下来的不到一周时间内,越军便组织了两次反扑,增加兵力、炮火掩护,意图再次侵占法卡山。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以法卡山阵地为焦点、双方开始了拉锯式的争夺战。从5月初直到6月上旬,越军对法卡山发起了前后五次大的进攻,均被解放军击退,法卡山阵地始终牢牢掌握在我方控制之下。

敌方遭到连续的迎头痛击,元气大损士气低落,此后被迫停止了后续军事行动,也不敢再发起大规模的反扑。但越方仍然冷不丁派出小股队伍,对法卡山阵地进行袭扰,显示出依然图谋将其占为己有的企图。一直到了好几年后,越军始终难以在法卡山占到便宜,局面才终于渐渐平静下来。

此战过后,承担保卫法卡山战斗的广西边防某部第2营因作战表现出色,被光荣地授予了“法卡山英雄营”的称号,还出现了以梁天惠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5月16日

其中,5月16日这一天的战斗,由于敌众我寡、呈现出极为壮烈残酷的态势。解放军以200人的兵力牢牢遏制住对方千人以上的猛烈进攻,双方持续以轻重火力攻击争夺,相持不下,最后双方都打红了眼,白刃相搏殊死拼杀。

最初一波攻击发生在5月16日的早晨,越军趁着天色未明便于隐蔽的时机,集中了大于一个团的兵力分三个方向各自进军,以猛烈的炮火开路,又一次气势汹汹地扑向法卡山。

大量倾泄的炮弹首先指向我军阵地前沿工事,分成多个梯队的敌军也很快接踵而至。最先与敌人接火的是负责守御阵地前沿的5连7班,班长温成荣和班里的几名老兵以极快速度锁定了有利位置,以机枪冲锋枪从山坡上方对敌人狂扫。这一波火力有效地遏止住了敌军的第一波冲锋,大约二十分钟后,敌人丢下大量尸体退了下去。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然而没过多久,越军的第二波炮火再度降临,火力甚至比第一次更为凶猛。在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与反击中,我方兵力、武器的劣势逐渐显示出来,战士伤亡渐增,子弹手榴弹也渐渐见底。火力的减弱令对面的越军也嗅到了信号,他们开始发起更为疯狂的反扑。

当枪弹全部用尽,7班所有战士抱定必死的决心与侵入阵地的敌军展开肉搏,用刺刀杀敌40余名,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他们负责守卫的5号阵地也落入敌手。

相距不远的4号阵地上,9班正面临着相似的严峻局面。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班长段玉生身负重伤仍然不下火线,最终拉响光荣弹,与围堵过来的七八名越军同归于尽。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失去了两处阵地的支援,主峰3号阵地的处境更加危急。负责守卫主峰阵地的8班全力防守,伤亡很重,最终只有7名战士在主峰苦苦支撑。随着越军多轮炮火的攻击,我军阵地前沿的通讯器材几乎全部损坏,连及时通讯都已经完全无法保障。

当原本负责在山下防守的6连连长梁天惠闻讯带队前来支援时,负责守卫主峰的8班战士已经所剩无几,带队连长邱谭安也在激烈的枪战中牺牲。梁天惠既心惊又愤怒无比,眼疾手快地击中了对方一名正在发信的越军通讯兵,随后指挥带来的战士立刻进入战斗位置,对敌人进行火力打击。

有了新一波力量的增援,主峰阵地的情况终于逐渐稳定下来。随着战斗一分一秒地推进,梁天惠终于逐渐有了空余时间,观察进攻越军的队形等等情况,他果断决定呼叫炮兵支援,并以随身携带的步话机引导炮兵打击敌人。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战局证明这个策略十分有效,一时间阵地前方增加了大量倒下的敌军尸体,然而敌军却誓不罢休,一波又一波的越军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敌我双方的位置越来越接近,犬牙交错情况十分复杂,炮兵担心误伤战友,一时间不敢轻易开火。

梁天惠眼见机不可失,甚至拿着对讲机喊出了“向我开炮”。最终,他们连续击退了越军的七波攻势,将一度失守的阵地又重新夺了回来。

战斗以后

随着激烈密集的枪炮声终于渐渐稀落下去,16日这一天的惨烈战斗结束了。越军虽然多次发动攻击,但在我方战士英勇的阻击之下无功而返,几天来遗留在交战区域的越军尸体多达五百余具。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战斗结束后,我军一方前往打扫战场、安置烈士遗体,却发现在那些战斗最为激烈的区域,留下了烈士们曾经浴血战斗、殊死搏击的痕迹——哪怕已经停止了呼吸,许多战士的遗体也仍然与敌人纠缠在一起,有的保持着开枪的姿势,有的仍保持肉搏的动作,也有的烈士被敌人包围后拉响“光荣弹”,与多名敌军同归于尽。

目睹这样的场面,当时的许多人都忍不住泪洒战场。这就是令无数后人铭记不忘、时时纪念的“5.16法卡山之战”。

四十多年之前

虽然那场战斗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对于身为生还者的朱豫刚来说,一切都鲜明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当年人民解放军广西边防部队决定发动对越反击时,他只有18岁,是不折不扣的新兵蛋子。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成为英雄的热血,他接到入伍通知书的反应简直是欣喜若狂。妈妈非常担心他小小年纪就要远离家乡,从湖南攸县开赴广西,但他和队伍里所有人一样,意志坚定且充满自信。

他还记得当年自己是连队里最小的一个,而年纪最大的战友周幸福,当时也不过只有22岁。大家一同开赴前线时,听得最多的也是以对越自卫还击战为背景创作的一首歌、李双江的《再见吧!妈妈》。

部队集结后,大家曾有机会拍了人生中第一张军装照:每个人都穿着簇新的军装、胸口钉着代表军人身份的姓名牌,头戴整整洁洁的红五星军帽,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意气风发。战友们个个振奋又热情,但谁也没想到,那场战斗会将相当一部分人的脸永远定格成照片中的模样。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亲历者的回忆

因为在训练和学习中表现突出,朱豫刚入伍不久便被分到了侦查队,这个部门有四十多人,负责前哨探路、收集战场情况等等。在法卡山战役打响之前,他就跟着队伍在附近的山林中多次执行任务,当时的中越边境雷区密布险象环生,他曾经好几次遇上雷区险情,靠着自己和战友们的胆大心细加上运气才一步步闯了过来。

可是等到法卡山之战真的开打,他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侦查队面临的,相对而言只是战争残酷性的一小部分。他曾经亲历夺回法卡山的战斗,5月16日战斗最为白热化的那一天他也在战场上。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听着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炮火在身边轰隆隆地不停炸开,整个人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近乎全凭本能地击发冲锋枪。朱豫刚曾说,经历过那一天之后,自己在战场上就再也不害怕了。经过16日这天,关系很好、曾在开战前彼此约定生还者要照料牺牲者父母的四个年轻人,已经只剩下他一人了。

从部队回到家乡后,朱豫刚多年以来都一直牢记着这个战场承诺。扫墓、看望烈属、照顾战友的父母兄弟,四十多年来他一直都在身体力行,他的家人一贯支持、就连几岁的小孙女也不例外。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感动于此事的陌生人,一步步加入他所做的事情当中。

结语

整个法卡山一战,广西军区边防军的这个团牺牲了近80位烈士,有一百多人负伤。战后,烈士们被安葬在凭祥市322国道一侧步坡哨的法卡山烈士陵园,永远长眠在这片用他们鲜血保卫的土地上。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到2006年,中越双方关于边界的遗留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双方就此签署了协议。约定将法卡山南向的4号、5号阵地划归越南,而法卡山主峰由中方控制。当年的浴血苦战、危险牺牲换来了如今的边境平静人民安宁,这也是人们永远怀念牺牲烈士、铭记当年战争的原因。

参考信息: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埋葬忠魂的烈士陵园(下)》;2021-02-18;中华英烈网

《法卡山烈士纪念碑志》;中国军网

《朱豫刚:我活着,是替很多人活着》;红网(湖南省党网)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中越战争唯一一场白刃战我军200人对战越军1000人,结果咋样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