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2024年04月14日21:35:31 军事 1194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虽然中国在传统的涡喷、涡扇发动机领域依然还是落后于欧美,但是在新一代的斜爆震发动机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比如中国JF-22风洞设计师姜宗林就曾在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攻克了驻定斜爆震发动机技术并且已经有望投入实际应用。此消息一出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尤其是向来追求遥遥领先全世界的老美。因为老美非常清楚,一旦中国六代机歼-30真的能够用上斜爆震发动机,那么美国空军引以为豪的F-22F-35就将彻底沦为“工业垃圾”。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之所以敢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斜爆震发动机属实是太逆天了,比如其可以直接让飞行器飞到高达16马赫的速度,这个速度别说是战斗机了就算是导弹也很难达到。如果中国空军的歼-30能够用上斜爆震发动机那么其即使飞不到16马赫的速度,飞到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肯定是轻而易举的。而一旦飞到5马赫以上,歼-30就可以直接碾压目前全球任何一款战斗机,因为现在全球飞的最快的战斗机也就是米格-25,其最快速度也只有3.2马赫。美国的F-22虽然号称是全球最先进的战斗机,但是其最快飞行速度也仅有2.2马赫。F-35虽然用上了推力逆天的F-135发动机,但因为只有一台再加上其不断超重,所以F-35的飞行速度连一般的三代机都比不上。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F-22还是F-35,将来连中国歼-30的尾气都吸不上。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除了逆天的速度,斜爆震发动机还能让歼-30成为一款真正的“空天战机”,因为斜爆震发动机能够让歼-30在大气层内外进行“打水漂”式的滑翔跳跃飞行。这是因为斜爆震发动机能够爆发出极为强劲的推力,如果同时使用多台斜爆震发动机的话,那么歼-30轻轻松松就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出大气层。一旦飞出大气层那么歼-30就可以直接使用机炮攻击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卫星,同时也可以使用远程导弹打击高轨道上的大型卫星或者是航天飞行器,这也就意味着歼-30将会成为一款能够在太空作战的“空天战机”。如果真的有了如此强大的“空天战机”,那么以后美国人就得乖乖让出他们的太空霸权了。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最后斜爆震发动机能够让歼-30装备全新一代的机载武器。这是因为斜爆震发动机所提供的强大推力不仅可以让歼-30飞的更快、飞的更高,同时也可以让歼-30获得更加强大的发电能力。而一旦解决了电力供应的问题,那么歼-30自然也就可以用上传说中的机载激光炮、机载电磁炮。相较于传统的航空机炮空空导弹,这些新型武器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因为他们不仅使用的陈本更低,同时威力也要更强。比如机载的激光炮只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那么其理论上就可以无限次使用,所以歼-30打一千次、一万次都没有任何问题,而F-22、F-35他们装备的航空机炮备弹量都只有250发左右,用完了就得返回机场重新装载。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总而言之中国的六代机歼-30一旦用上了斜爆震发动机,那么一架歼-30完全就可以团灭其他国家的整个空军。


一旦中国六代机用上斜爆震发动机,F-22、F-35就将沦为工业垃圾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有点慌!胡塞封锁海法,“杜鲁门”号撤离红海 - 天天要闻

有点慌!胡塞封锁海法,“杜鲁门”号撤离红海

据新华社报道,也门胡塞武装5月19日宣布对以色列北部海法港实施海上封锁,回应以方在加沙地带持续扩大军事行动。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警告所有已经到达或准备前往海法港的船只及相关航运企业,这座港口已被胡塞武装列入打击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 天天要闻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1950年寒冬深夜,山东兖州军营的值班室突然响起急促电话铃。19兵团司令杨得志抓起听筒,毛泽东的湖南口音穿透风雪:“得志同志,准备好和世界头号强敌过招了吗?”窗外的冰凌映着这位百战将领凝重的面容——他刚结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对陌生的现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今年"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了,然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上呈现出了4大反常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经济发展、消费心理和社会变迁等多重因素。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大额现金交易仍然存在。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银行网点平均每天处理超过10万元取款业务的客户约占客流量的12%-15%。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储户提取大额现金,金融监管部门就要不断调整大额现金取款的规定,既要满足社会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闻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现如今,国内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来进行结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人们之所以都喜欢使用移动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完成结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过,现在也有一部分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