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2024年02月27日20:05:04 军事 1381

作者:A马

美国胡塞武装进行了多轮打击,但红海航运依旧受到严重威胁,大量货轮被迫绕行,世界航运稳定依旧存在极大威胁,跨国贸易成本急剧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仅仅依靠美国来维持红海航运的稳定非常困难,因此美国一直在拉拢其他盟国加入护航行动。


挺身而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加入由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并不感冒。法国等国虽然进行护航,但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国指挥。英国的态度非常积极。新任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表示:英国已加入红海护航联盟,并和美国一起空袭胡塞武装。


英国早在2023年12月就派出了一艘45型驱逐舰“钻石”号,和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一起行动,拦截胡塞武装发射的各类反舰导弹无人机。近日,“钻石”号返回了英国朴茨茅斯港进行补给调整,改派23级护卫舰“里士满”号前往红海来替代“钻石”号执行任务。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英国45型驱逐舰

从返回的“钻石”号照片展示出的战果来看,该舰取得了拦截9架胡塞武装无人机的战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作为一艘7000吨级的驱逐舰,该舰不具备对陆打击能力,在护航任务中只能依靠其装备的防空武器来进行拦截防御,作战能力单一。当英国配合美军进行对陆打击时,需要使用飞机或者潜艇开展。


替换“钻石”号的“里士满”号,只是一艘4000多吨的护卫舰,且偏重于反潜作战,其装备的“海浪”防空导弹只有10公里的射程,且数量有限。英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的能力进一步弱化。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里士满护卫舰


派航母护航更难

面对外界的质疑,英国海军提出让“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参加北约“坚定捍卫者2024”演习,并在后续接替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执行护航任务。


按照计划,本该4号出发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检测中被发现螺旋桨轴故障而取消了出航计划。为此,英国海军表示另一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将接替执行北约任务,但因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需要加快现有维护进度,补充出航物质、燃料和弹药,并从“伊丽莎白女王”号中转移之前为演习准备的相关物资和设备,一直到近日,“威尔士亲王”号才披挂起航。


随后英国媒体报道称:“伊丽莎白女王”号无法出航的原因是传动轴联轴器出现外部腐蚀。因为航母的螺旋桨轴尺寸太大,由三部分单独部件使用联轴器连接组成。联轴器出现外部腐蚀需要进一步检查腐蚀情况,防止出现在出航中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威尔士亲王”号在之前执行任务期间,也曾因为螺旋桨联轴器发生断裂,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维修。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伊丽莎白号航母

虽然英国海军表示两艘航母出现的问题并不相同,但作为英国海军头牌的两艘航母不断出现此类故障,充分展示了英国海军现在的窘状。



英国海军实力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向来重视海上力量建设。英国海军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烜赫一时,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曾为英国崛起起到巨大作用。二战后英国皇家海军虽然不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也在马岛战争中打出了声望。


目前,英国海军是一支规模不大、装备均衡、技术先进、独具特色的海上力量。拥有100多艘各类舰艇,其主要作战舰艇包括: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6艘45型驱逐舰、13艘23型护卫舰、1艘“海洋”号两栖攻击舰、2艘“海洋之子”级两栖船坞登陆舰、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5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和1艘“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等。其具有以下特点: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一是重视海军建设。英国是一个岛国,有着发展海军的传统。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开始崛起,海军在英帝国壮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是其军队建设的重点。这种地缘和历史因素为英国建设强大的海军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装备类型齐全。英国海军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其装备类型较为齐全,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舰队规模。其舰艇包括了航母、两栖攻击舰战略核潜艇、攻击核潜艇等类型。可以说是装备了目前世界海军主战舰艇的所有类型。


三是技术较为先进。英国海军军舰从技术层面上看是比较先进的。英国可以依靠自身深厚的技术力量和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关系,发展先进的海军技术。例如:其两艘航母虽使用滑跃式起飞方式,但有了F-35作为舰载机的加持,有效提升了航母的作战能力。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英国航母舰载机起飞

四是有着丰富经验。英国皇家海军从诞生以来,参与大大小小的各类战争。二战后,更是独立打赢了马岛战争,并积极参与了美国牵头的海湾战争等一系列行动,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五是具有自身特色。英国发展海军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传统。多年的海军装备发展史使得英国积累了丰富的舰艇研制生产经验,这也让英国海军装备拥有一些独到的技术优势。例如其航母采用的独特双舰岛模式,以及核潜艇的动力装置都具有自身特色。



为什么护航之路艰难?

按说拥有不错实力的英国舰队,派几艘船去参加护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就连印度巴基斯坦都派出了相关舰艇参与护航行动。印度甚至派出了所有的防空驱逐舰参与护航,但英国海军的护航行动就显得步履维艰了。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长满水生植物的英国潜艇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贸易主要经由海上运输,因此保护海上运输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红海对于欧洲至东南亚的贸易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是这样,英国也只能派出一艘军舰参与护航,结合之前英国海军的核潜艇、驱逐舰不断传出趴窝的消息,可以看出英国海军在装备的可靠性、维护保养和人员训练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小问题的。


首先,装备的可靠性不佳。这几年英国海军频频出现“掉链子”的情况。驱逐舰集体趴窝、核潜艇因接续舰艇无法出航,只能超期执行任务,以及作为英国海军门面的两艘航母也都多次出现漏水、传动轴等问题,充分说明装备的可靠性不佳。这次“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出航前夕被查出问题还得返厂进行维修,暴露出英国海军舰艇尤其是主战舰艇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次,维修保养不到位。舰艇服役后为保持战斗力需要保持良好的维护保养。这次航母在出航前才发现问题,和之前“威尔士亲王”号在维修中被发现两舷螺旋桨传动轴没有校准,导致传动轴的振动超标的问题都证明了英国海军舰艇缺乏有效的后勤保障和维护保养。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英国航母

最后,人员素质不佳。英国海军缺乏高素质的人员,是其面对的一个大麻烦。人员长期缺编已不是一两天了,这直接影响了英国海军的执行任务能力。


虽然英国在招募人员方面投入巨资,但还是无法招到足够的人员,甚至到了要公开招募核潜艇部队指挥官的地步。为了凑足人员,英国海军不惜提前退役舰艇,以凑足人员来满足即将服役的26型驱逐舰。上个月,其两艘扫雷舰在码头相撞,以及之前F-35在航母坠毁就是明显的人为事故,表明英国海军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两艘扫雷舰相撞


为何如此不堪?

英国海军存在这样严重问题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经济实力下降。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是需要大量金钱投入的。英国2023年的GDP预计增长0.1%,2023年三、四季度的GDP则出现负增长,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受俄乌冲突和世界贸易竞争的影响,英国经济也出现了困难,长期下去,将会逐渐失去维持一支高水平海军的经济后盾。


二是军事战略不明晰。之前,英国在北约中的防务地位较为明晰,一直配合美军保持着一支强大的核潜艇力量。但从“脱欧”开始,英国防务重心多次调整。海军建造了两艘新航母,并计划扩大舰队规模。后受疫情影响,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受到影响,其防务规划再次调整,资金投入明显减少,也由此爆发出了产能低下、兵源不足等问题。最近,英国再次调整防务政策,将做好战争准备,应对全球威胁提上日程。


航母潜艇问题不断,英国海军还能参加红海护航吗? - 天天要闻

远航归来的英国先锋级核潜艇

三是缺乏熟练工人。随着欧洲去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其造船业和海军缺乏足够的熟练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熟练的产业工人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在俄乌冲突中,欧美一直不能大量提升弹药生产能力就因为这个弊端。


当前英国海军问题重重,但在未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仍是英国保持“全球影响力”的现实需要。英国海军必将加大投入,加快武器装备更新,保持其拥有足够实力。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