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排出5里地,进场3小时,1小时买单,毫无疑问,华南地区首家Costco开市客开业,又被深圳人挤爆了。
1月12日,深圳Costco正式开业。
尽管是工作日,但是并不妨碍深圳人的热情,开业当天等待进场的队伍从室内停车场延伸到户外广场。

“大排长龙”都不足以形容深圳Costco开业当天的盛况,现场火爆程度可以说堪比“春运”,巧合的是,这天也正好是春运开始抢票的第一天,可以说是非常应景了。

在现场排队的深圳人,可谓是提前体验了一把春运的热闹景象。


根据南方+记者从Costco方获悉的信息,截至开业当天,深圳Costco会员开卡数量超14万人,销售额刷新了中国开市客开业当日销售额数据,拿下了全球第一和全国第一。

01、在中国的第六家店,狂揽1791万元会员费
事实上,Costco还未正式开业前,就已经在深圳赚了第一桶金了。
作为一家仓储式会员超市,开客市和山姆一样,进场需要交一笔会员费,开业前有会员优惠价,一张卡为199元。

在1月4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开市客中国大陆区总经理章曙蕴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深圳龙华店会员注册人数已超9万人。
按照199元的价格来计算的话,还未开业,深圳Costco已经狂揽1791万元会员费了。
有了深圳前海山姆旗舰店“被挤得进不去”的前车之鉴,可以说此次Costco开市客华南首店的开业现场已经能预料到不遑多让。

这次开业的Costco开市客深圳店,是开市客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六家门店,位于深圳龙华区,总面积4.45万平方米,拥有近1.5万平方米的购物空间。

有意思的是,同为仓储式会员超市,“友商”山姆会员店就开在4公里外,两大会员制超市巨头为了抢占市场,大有一种正面硬刚的态势。
都是仓储式超市,卖的东西也差不多,Costco的策略就是,比山姆更实惠,性价比更高。

不得不说,最朴实的商战,永远是价格战,谁的价格越低越占优势。
很显然,Costco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开业当天人头攒动的场景,就是最好的证明。
客流多到把Costco开市客附近的道路都堵成了“麻花”,鲜艳的红色在导航路线上异常显眼。

不仅进门排队,到了二楼停车场也要排队,停车场内既没有通风也没有电风扇,在冬天的深圳,甚至被闷出了汗。


甚至把小板凳都搬来了,看来是有备而来
听门口的保安说,有人凌晨四点就来排队,抢占最前的位置了。

不仅外边被挤爆,里边也被买爆了。

02、2万元一箱的茅台秒空,“0配”爱马仕包16分钟抢光
那些凌晨4点来排队的人,都在闹哪样?
都说无利不起早,事出必有因,这一波早起的“鸟”都奔向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茅台。
因为限量供应,而且一人只能买一箱,所以竞争异常激烈。

在深圳的Costco里,销售的是2022年份的茅台酒,20499.9元一箱,一共有6瓶,也就是单瓶价格高达20499.9/6=3416.65元。
开业仅半个小时,Costco开市客就给会员们发来了信息称,茅台已经售完了。

你以为在超市里豪掷2万买一箱茅台是深圳人的实力,那你就错了。
4只不用配货的爱马仕包包,价格从16-18万不等,16分钟内已经被抢空。
1081元/盒的牛肉也被抢完。
顶流IP“草莓熊”在开业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同样被一抢而空,价值1999元的大号草莓熊几乎人手一个。


与山姆靠美食出圈不同,Costco则是靠奢侈品牌火出圈的。

比如BURBERRY 、Versace 的衣服,LV、Prada、Chanel的包,甚至是MCM和Tory Burch这样的轻奢,也都出现过在Costco的货架上。

深圳的Costco店也有多个国际奢侈品牌,比如阿玛尼服饰、欧米茄手表等,还有钻石、黄金等饰品。

根据Perfect Price的调研显示,在国内的Costco奢侈品区成交额足足比海外高出了75%。
早在2019年Costco首店开在上海,爱马仕包包被一抢而空之后,就有不少人质疑:在超市里买奢侈品靠谱吗?
如今到了2024年,似乎越来越少人在意这个问题了。

因此,这些“下凡”的奢侈品,可谓是让中产们陷入狂喜。

就像有网友问,茅台这个价格又不是最低价,有什么可抢的?
就有Costco的拥趸者回复:“只因保真。”
但是,尽管消费者趋之若鹜,却有部分品牌一直都在极力和Costco撇清关系,表示两者没有直销关系。

对于Costco里奢侈品的供应方,在美国律师协会的旗舰出版物的《 ABA Journal 》里有提到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来自于奢侈品经销商,一种是来自于灰色进口市场。
不过,品牌方极力撇清关系也能理解,毕竟打折多了就会损害品牌价值,奢侈品的“奢”就注定品牌方是做富人生意,没有品牌方是愿意打折的。
就像这几年,奢侈品频频涨价,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以至于被不少网友调侃:“买基金炒股不如买包”。

在过去的三年中,香奈儿的涨价次数高达8次,LV更是在最近的3年间陆续涨价超过10次,就连一向涨价比较温和的爱马仕,也在2022年下半年将部分产品涨价了30%。


既然奢侈品频频涨价劝退大众,那么在经济下行时期,中产们自然也就捂紧钱包,不惯着了。
所以,大家纷纷涌入了Costco和奥特莱斯,在消费降级下,消费者更追求“质价比”,就是用更少的钱,享受品质的生活。
不是贪多便宜,而是图个省心放心,还能兼顾品质。
所以,也并不是大家不消费了,而是大家都变聪明了,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03、没抢到茅台,纷纷退卡?
不得不说,前期Costco确实靠着1499元茅台这款稀缺商品引流了一波人。
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接受采访表示过,“Costco开店时用低于市场价的茅台猛拉,直接冲击1000多万的销售额。第二波则由奢侈品方队出马,最后其实才是烤鸡等自有商品。”
靠着1499元的茅台和不用配货且低于市场价的奢侈品,Costco在大陆每开一店,就火一店。

Costco抓住了购买消费者心仪产品(例如53度飞天茅台)的心理,不断造势,从而引爆热度。
不过,如今Costco也正在被这种流量反噬,期间有人因为没抢到茅台,在排队办理退卡。

“开业前地推人员大肆宣传开业当天有1499的特价茅台卖,然后不少人都办理了会员卡,结果开业后并没有特价茅台卖,一箱6瓶均价3400多!”

也有网友表示Costco店在虚假宣传,大家冲着便宜的茅台去,结果却没有卖。

不止是深圳店,在上海和杭州的Costco店,都曾出现过一批退卡潮。
在杭州的Costco店,有网友去了后表示有一种农村大集的既视感。

而且卫生状况堪忧,食物残渣都在桌子上也没有人来收拾。

甚至有网友表示Costco还不如山姆。

而在上海的Costco店,排队退卡的消费者则表示“每次要排队两小时、三小时,像这种环境接受不了。”

“排队排那么久,过来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而且东西也不好搬。”
看来Costco想要在大陆市场与山姆抗衡,抢夺存量的中产份额,还需要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给消费者们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才行。
毕竟相距4公里的两大会员制超市巨头,很少会有人开两张差不多的卡,所以“零和竞争”是必然。


04、和山姆“近身厮杀”
尽管大家更熟悉山姆,但其实Costco才是仓储式会员超市的“鼻祖”。
Costco在全球有45年经营历史,在全球拥有超过800家门店。但是在国内仅有6家门店,而山姆是在国内布局最久,也是目前市场当仁不让的仓储会员店“头部玩家”,目前拥有48家门店。
根据商业观察家的数据显示,山姆会员店在过去几年对外披露的中国续卡率都超过80%,而Costco开市客在中国的续卡率仅有60%。

尽管每开一店,Costco就引爆一次热度,但是它在线上业务却始终不温不火,甚至比不上山姆。
Costco开市客目前的配送为第三方服务商(挑挑购物)配送。不过这项服务仅在苏州、无锡、南通、宁波、杭州、南通六个城市才有,上海、深圳还未开通。
根据网友的反馈,Costco的配送服务不仅发货慢,隔日达也有些超时,甚至商品还要加价6%,都是吐槽居多。

而山姆因因为背靠沃尔玛,所以具本土化改造的优势,所以山姆是围绕门店建立前置仓,而Costco是以门店为总仓,所以在配送时效上会慢很多。
前置仓,就是把商品配送到仓库,将仓库设置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让周边的用户能够更快接收到最新鲜的商品。

不过Costco在中国的门店太少了,还达不到建立前置仓的程度,所以接下来Costco的扩张步伐会在国内加快。
要知道,山姆在筹备前置仓时,在中国已经拥有20家门店,而且还是在2018年才开始测试的。
此外,在营销上,Costco也明显比山姆逊色很多,山姆在亲和力上表现会更强,更贴近消费者,比如试吃环节,以及邀请网红博主和小红书达人进行商品的宣传等。


Costco与山姆之间的竞争还会不断持续,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只能在旁边静静围观,但无论怎样,巨头打架,利的是我们消费者。
只要把价格打下来,商品便宜了,我们开心了,何乐而不为呢。

对Costco在深圳开业,人流量爆满,您怎么看?会员制超市您喜欢去哪一家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