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2023年10月29日21:44:11 军事 1135

这两天网上一张图片广泛流传,这张图片汇总了我军所有的苏-27机型。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引进、研制和装备的苏-27机型数量竟然达到了23种,其中自研型号更是高达17种。

有意思的是,苏-27和米格-21的引进之间也几乎相差30年,就像是一个轮回。目前我国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全拥有苏-27型号最多的国家,而苏-27也成为米格-21之后我国第二款实现全面国产化的苏/俄战斗机。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傻傻分不清的苏-27SK歼-11和歼-11A

了解过苏-27国产化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苏-27的国产化大致经历了整机进口、全套俄制组件国内组装、国产零部件逐步替换和自主创新四个阶段,这23个型号正是出现在这个过程中。

这其中大部分型号的特征都比较清晰,但是也有部分型号之间的区别很多人都混淆分不清。比如很多人就分不清苏-27SK、歼-11和歼-11A的区别。其实分不清就对了,因为严格来说,这三款都是原汁原味的苏-27SK。

根据公开资料,苏-27SK(不算双座的苏-27UBK)我们一共引进了两个批次(第38批次和第39批次),共计38架,全部在俄罗斯造好然后由俄军飞行员驾驶飞到中国交付。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歼-11/11A一共有“00~04”五个批次,数量在95架左右,全部使用俄罗斯原厂组件组装。其中歼-11从01批次开始部分使用国产组件,从03批次开始歼-11的国产化率大幅提高。也因此03批次和04批次歼-11的生产被认为是苏-27国产化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而我们通常说的歼-11A便特指03和04批次的歼-11。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沈飞歼11生产车间

歼-11和歼-11A虽然被认为是中国自行生产,但与苏-27SK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不仅依然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和俄制武器,雷达也还是俄罗斯原厂落后的倒卡雷达,甚至有推测认为座舱也依然使用的是俄文界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区分苏-27SK、歼-11和歼-11A对于广大军迷来说一直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从机身上的生产编号来区分。比如苏-27SK的生产编号是五位数,以38/39开头。歼-11和歼-11A的生产编号则是4位数,以00/01/02/03/04开头。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编号5位数,原装的苏-27SK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编号0215,这是一架歼-11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编号0407,这是一架歼-11A

但是官方并不会去科普这些东西,需要军迷自己总结,再加上生产编号一般都标记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比如进气道外侧),因此通常情况下军迷很难从外观来分辨苏-27SK、歼-11和歼-11A。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不看机身编号,谁知道这是苏-27SK、歼-11还是歼-11A



沈飞在苏-27SK的国产化过程中居功至伟

这些年,网上一直有部分网友对沈飞颇有微词。原因是从苏-27引进开始算起的这30年里,虽然新型号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歼-11B歼-11D,还是歼-16,相比引进之初的苏-27SK/UBK,除了航电系统和发动机的升级,气动布局并没有任何大的变化。相比之下,在几乎同样的时间里,成飞不仅将米格-21玩出了花,还大批量向国外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因此部分网友认为沈飞不思进取,在吃老本。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其实这倒是冤枉了沈飞。诚然,成飞的确将米格-21改进到了极致,不仅是航电、武器系统和发动机得到了升级,米格-21的气动布局也得到了大改。从歼-7E开始便大胆采用了双三角翼(还加装了前缘襟翼),稳盘、水平加速度和爬升率得到大幅提升,这有效增强了歼-7的中低空和跨亚音速机动性能。甚至能与F16一较高下,被西方媒体称为“改进得最为成功的落后战斗机”。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甚至于成飞还修改了歼-7的进气方式,推出了下颌进气的歼-7FS,机腹进气的歼-7MF,以及机身两侧进气的超-7(后来发展为枭龙)。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下颌进气的歼-7FS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机腹进气的歼-7MF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机身两侧进气的超-7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然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成飞之所以如彻底地改进歼-7,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国家没钱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战斗机,而航空工业由于基础非常薄弱,也无法在短时间里研制出满足空军需要的先进战斗机。

歼-7已经是当时我国最成熟和最先进的空中平台了。但是作为一款二代轻型战斗机,歼-7放到80年代已经非常落后,不仅是航电,追求高空高速的气动布局更是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空战的需要。要想提高歼-7的机动性和综合战力,修改气动布局甚至是进气方式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解放军上世纪80年代参观旋风战斗机

而我国国产化苏-27则和歼-7则完全不同。苏-27是标准的四代机,本身拥有四代机里最为顶尖的气动布局,机动性相当出色,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这一点也可以从美国F-15F-16在推出的40年里多次更新迭代,但气动布局依然保持不变看出来。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大踏步前进,在国产化苏-27的过程中更先进的五代重型战斗机歼-20已经出现,六代机目前也在研制中。因此我们完全没有通过在苏-27的基础上大改气动来获得更先进平台的必要。至于创汇,歼-11没有出口是因为与俄罗斯有协议,并非是沈飞的问题。

沈飞居功至伟!苏27进入中国30年,发展出17款,性能更是脱胎换骨 - 天天要闻

而17个国产型号虽然从外观上与苏-27SKUBK几乎没有差别,但其实早已经今非昔比。如今苏-27家族性能水准最先进,综合战力最强的是桂冠也早已经从苏-35S交到了沈飞的歼-16和歼-11BG/BHG手里。事实上,在中国空中力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沈飞与成飞一样居功至伟。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 天天要闻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多数家庭的存款都应该超过30万。主要原因是,即使在中等城市,家庭存款达到30万也不够付首付款。此外,现在网上喜欢炫富的人有很多,不是晒出大量现金,就是炫耀巨额存单。这让人感觉中国多数家庭拿出30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国内存款超3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 天天要闻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长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黄酒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间的江浙一带,家里添丁时父母都会埋下一坛女儿红或状元红,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题名时宴请宾客。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 天天要闻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近日,上海橘宜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旗下彩妆品牌橘朵表现出众,零售额突破25亿,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3%,连续两年在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稳居国货彩妆销售额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