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2023年03月19日19:00:18 军事 6165

拜登希望俄罗斯输,又怕乌克兰赢

当前美国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又陷入了“焦虑”情绪之中,拜登政府希望俄乌冲突的结果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拜登希望俄罗斯“输”,但同时又害怕乌克兰“赢”

传出这个消息的人是前美国总统国家顾问博尔顿,此人以“战争狂人”著称,个人主张美国使用强权手段维护自己的全球利益。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大侠看来,如果博尔顿的爆料是真的,那这是美国才是全球秩序的扰乱者和全球安全的威胁者的又一例证

白宫目前希望通过北约组织支持乌克兰实现对俄军的防御,但这种防御本身又不能“太过有效”。原因很简单,当前的美国军工联合体无法满足乌克兰战场日均数千发到上万发的大口径炮弹的需求,除此之外,乌克兰军队需要的其他关键技术装备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目前的生产能力。

在这种矛盾之下,华盛顿的头头脑脑们的想法自然就矛盾起来——美国方面自然对于自己提供的武器装备的效能有着超高的估计,他们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支援是无效的,但同时,华盛顿当局也的确拿不出足够数量的装备。

储备短缺情况下,美国既不愿意露怯,又不愿意在帮助乌克兰的问题上付出过高的成本。

这种蛇鼠两端的态势出现在美利坚身上,大侠已经见怪不怪了。

所以,让乌克兰保持“差一点就及格”的防御能力就成为了拜登政府希望看到的局面。

美西方对基辅的“亡命之徒”有所顾忌

不过,还有一些原因,美国政府目前没有摆在台面上。

美国媒体近日爆出的消息说,最新的调查情报表明,2022年破坏“北溪”系列管道的是一个“亲乌克兰组织”。

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极大概率是美国人干的,但大侠先假设上述情报是真实的,那就说明西方在战争开始之后犯下了一个大错误,即低估了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之中扮演的角色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大侠要说的再清楚一点,西方低估了乌克兰国内极端主义势力的行动能力和影响力。事实上,从2014年顿巴斯冲突以来,乌克兰国内的这股势力一直是推动局势向着失控方向发展的核心。

签了《明斯克协议》?没有用,这帮极端主义分子在顿巴斯前沿照样开枪开炮制造流血事件,让俄罗斯不得不怀疑《明斯克协议》的效力。

基辅想要肃清这帮人?更没有用,乌克兰走到今天这一步,关键就是极端主义分子对于乌克兰政府的渗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这帮狂热分子好战且能战,肃清了他们,谁来给泽连斯基卖命呢?

美国想要控制战争的进程?想想罢了,这帮极端主义分子昨天敢炸“北溪”系列管道,今天就敢用改装的前苏联无人机袭击可能引发莫斯科震怒的目标,明天你美国敢援助战术导弹和f-16他们就敢用这些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明明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很高,但是在关键技术装备的支援上总是比较缓慢。

这固然是因为西方国家内部矛盾众多,众口难调且不愿意为支援乌克兰付出过高成本。

同时也是因为乌克兰国内的这帮亡命之徒,是真的敢于搞出一些让局势趋向于失控的事情。

西方集团是战争贩子,所谓的战争贩子是要从理性的角度旋转于各方之间大发横财的,而问题是目前西方碰到的乌克兰“伙伴”之中,有着一批唯恐世界不乱的亡命之徒。

卖货抢钱的碰上不要命的,问题就复杂了。

所以,美方希望俄罗斯输掉这场战争,但万万不能让乌克兰的这帮极端主义分子自诩为胜利者。

否则,他们会继续推动俄乌关系朝着崩盘的方向走,俄乌战争不仅会有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这不是大侠耸人听闻,如果将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视为2014年爆发的顿巴斯冲突的延续的话,目前的这场战争实际上可以称为“第二次俄乌战争”了。

家大业大的西方国家,显然也支撑不起过几年就来一次全面开打的局部战争。

正如同那句著名的喜剧台词说的那样: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从这个角度,诸位可以回头看看,一场俄乌战争就已经让西方的部分关键物资库存告警,是否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之中,表现“菜”的是否不仅仅有俄罗斯,西方的表现也有“菜”的成分呢?

诸位怎么看?

美国霸权要在俄乌战场上寿终正寝

香港部分媒体16日刊发的文章观点跟大侠差不多,那就是白宫方面再这么“作”下去,美国霸权是真的要寿终正寝、“洗洗睡了”。

17日,我外交部正式确认了我国领导人将要在20日之后开启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的消息。

这一消息,引爆了西方媒体的焦虑。

西方媒体认为,此前中国提出了俄乌重回对话渠道的十二点建议,同时又成功斡旋了伊朗和沙特之间的政治和解,那么此次中国领导人访俄,可能意味着中国将会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发力。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如果在中国的努力下,俄乌局势朝着和平方向迈出了阶段性的一步,那这毫无疑问是朝着西方国际集团狠狠扔出的一把“软刀子”——自诩为世界领导的西方,自以为能够代表国际社会的西方,在推动和平问题上一无是处,最终还是要靠被他们排挤打压的中国来解决问题。

如果上述设想实现,对于美国霸权的权威性而言,将是又一次重大的削弱。

大侠要强调的是,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巨大且关键的影响力,不是简单的中国是大国所以能有如此表现可概括的。

以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为例,中国起到了从经贸兜底到政治保障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以及与沙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沙特方面看到了“海湾地区失去石油”之后沙特依旧可拥有的广阔发展前景。

其次,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外交和经济上的亲密关系,让伊朗放心大胆的在中国的推动支持下去主动接触沙特。

最后,中国是个可信的第三方,或许目前沙特和伊朗方面高层还是缺乏高层互信,但他们却十分相信中国,并且以此努力恢复双方之间的高层互信。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起源非常复杂,双方甚至中途诉诸以暴力手段,但最终结束冲突的仍然是对话,而不是靠战场上的一决雌雄。

反观当前的俄乌战场,无论是被西方国家寄予厚望的乌克兰新军的反攻,还是莫斯科方面以拖待变的战争持续化战略,都不是最佳的策略。

俄乌双方在不断付出声明的代价,西方也在这场赌博之中付出了太多的成本以至于目前无法计算到底谁输谁赢。

想打乱中国发展进程,美国却削弱了自己

那么延续这个思路下去,大侠要抛出一个问题。

如果俄乌冲突的持续已经让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感觉到自己有点“耗不起”了, 那么白宫耗不耗得起跟中国的博弈甚至是冲突?

从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各方面的挑衅,不仅打乱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也削弱了自己

而目前的美国经不起这种自我削弱了。美国当前面临畸形的高通胀和巨大的国计民生问题,美国应该更好的加强自己的财政健康程度,这使得美国无法应对国内诸如控枪问题、毒品问题和基础设施退化问题。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类似的“削弱敌人同时削弱自己”的例子在美俄关系上也有集中体现。

美国扔出了号称“金融核弹”的金融制裁,以为能够一举扳倒俄罗斯,而事实却是这个所谓的“金融核弹”炸俄罗斯的效果比较有限,却对美国的可信度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结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定美国不可靠,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的表现一路走高。这表明,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在为可能的自己遭受美国方面的无理制裁未雨绸缪做着准备。

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当俄罗斯的政治精英对华盛顿不再抱有幻想的时候,俄罗斯甚至敢于将自己外汇储备之中的美元储备“清零”——当前俄罗斯对外贸易超过一半改用人民币结算。

可以说,美国向俄罗斯扔过去的大石头,最终也砸到了自己的脚。

无论美国政府如何宣扬自己是胜利者和领导者,但美国自己出具的相关数字却不会为美国霸权的下滑做粉饰——2024年的美国联邦预算之中,超过25%是赤字,不足七成的才是联邦收入。

是个明白人都看出来,寅吃卯粮的美国再这么下去,恐怕是真的要关门大吉了。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跟美国内政一样糟糕的是,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美国说“不”了——俄罗斯,甚至是美国曾经的亲密伙伴沙特。

在这种国际大气候下,大侠看到的不是锐意解决自身问题实现“中兴”的美国,而是一个自己一身沉疴痼疾还叫嚣着要在台海跟中国掰手腕的美国。

不解决目前的财政危机,美国如何支撑下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战争呢?

可惜在拜登政府精心编造的谎言下,美国民众还没有认识到,俄乌冲突他们本可以不参与,台海问题他们也本可以不管,美国本可以更多的管自己而不是插手他国。

可能等到有一天,美国民众会意识到《阿房宫赋》之中的那个“秦人不暇自哀”的道理,但一切为时已晚。

中国“抢走”美国的军售和地位

美国的困境还在延续,美国中央司令部16日指出,就目前美方掌握的信息看,越来越多非洲原本亲美亲西方的国家,开始向中国而不是美国采购武器装备。

对此,华盛顿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担忧情绪之中。

尽管中国对外军火输出的附加条件接近于0,但军火贸易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让美国担忧,中国不但会“抢走”美国在非洲的军火生意,还会“抢走”美国在非洲的地位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如果一个非洲国家装备的全部是“中式装备”,那么出于国防安全上的考虑,这些国家会自发的在政治问题上更多的考虑选择与中国合作。

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推导,美国在非洲的利益可能就要“凉凉”了。

如果非洲国家采购了在美方看来“过多”的中国装备,那么这些国家不仅会主动加强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也会主动削弱与美国之间的合作甚至拒绝与美国进行合作。

情况都严峻到这个份儿上了,美国方面的一些说辞让大侠觉得搞笑。

五角大楼方面认为,如果一个非洲国家采购了中国装备,美国最好就不要给这个国家提供美国设备了——因为绝对不能让中国的设备进入美国的装备网络之中,这可能导致机密信息“泄密”。

好嘛,问题出现了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先着急炒作“中国抄袭论”的调调,如此作派,怎能成事呢?

大侠要说两点。

首先,这些非洲国家为什么选择进口中国装备,美国人很有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当前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强化国防,但主要精力在支持乌克兰的美国不能迅速拿出产能满足这些国家的需要。

进一步,美制武器昂贵的“名声”国际共知,非洲国家家业有限,不选你美国货很正常。

说到底是华盛顿自己玩脱了。

其次,中国卖武器没有附加条件,产品便宜皮实耐用,同样的价格更好的性能更大的使用空间。

非洲国家选择中国是纯粹的市场行为。

拜登纠结俄乌输赢,美国霸权走到尽头,中国“抢走”美国军火生意 - 天天要闻

一向自诩为自由市场维护者的美国,当客户买他国产品的时候就不尊重市场规则了,吃相难看至极。

从过去的珠海“防务展”上我国展示的外贸武器系统来看,我国的军工制造能力可以完全满足一个中等国家从低端到高端,从现在到未来的所有装备需求。

对此,大侠要说一句。

欢迎非洲朋友们采购中国装备,中国装备不仅能保护你们现在,更能保护你们未来。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雷军官宣小米YU7发布时间 - 天天要闻

刚刚,雷军官宣小米YU7发布时间

刚刚,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他表示,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图源:雷军微博此前,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小米SU7、SU7 Ultra参展,YU7并未参展,因此有传言称“小米YU7推迟发布”。对此,4月...
印巴之战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4国或抢购华武器 - 天天要闻

印巴之战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4国或抢购华武器

印巴之战,不仅是中国武器封神之战,也折射出来了未来战争的特点。美国媒体也发现了不对劲,这4个国家或许要抢购中方的武器。 5月7号,印度空军发起了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的偷袭行动,不料被巴军发现....
央视首次曝光歼35,中国航母最强搭档果然是它 - 天天要闻

央视首次曝光歼35,中国航母最强搭档果然是它

中国航母的最强搭档是谁?真会让航母的战斗力暴增200%? 印巴这一次冲突,让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斗机一战成名,全球无数目光都紧盯中国战机。以前大家只觉得中国战机纸面数据很牛,没有实战作为....
6枚导弹,打掉印度24亿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资大坝 - 天天要闻

6枚导弹,打掉印度24亿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资大坝

印巴前些日子爆发了猛烈的空战,印度偷袭失败,被巴基斯坦打了一个5:0,印度损失了5架战斗机,这5架战机都是印度从外国购买的,可不便宜,导致印度损失了超9亿美元。另外,巴基斯坦还发动了反攻,使用枭龙战....
俄罗斯军事专家:“印度的惨败,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国运大爆发”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军事专家:“印度的惨败,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国运大爆发”

同样是大国,同样经历坎坷,中国稳步迈向世界中心,印度却像被下了“国运魔咒”,次次关键时刻掉链子。更诡异的是,从尼赫鲁到莫迪,印度两次被视为“豪赌国运”的战略动作,本想绊倒中国,结果却阴差阳错地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黄金窗口,甚至衬托了中国的
知知早新闻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黄果树水帘洞将临时封闭;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试飞 - 天天要闻

知知早新闻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黄果树水帘洞将临时封闭;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试飞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年“5·19 中国旅游日”贵州分会场系列活动今日启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在筑举办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昨日精彩上演早上好!每天3分钟知贵阳 看天下今日关注https://zzgy.gybtv.cn/pages/2024/08/09/331c1f9094b24b26a8df77a69919d7
俄罗斯解密档案-1969年苏军在珍宝岛失利的教训总结 - 天天要闻

俄罗斯解密档案-1969年苏军在珍宝岛失利的教训总结

边防战士在珍宝岛。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卡尔加里小虎原创作品,仅在头条号发表,现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谢绝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转发请注明出处!1969年3月2日至17日,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并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开火,中国边防军奋起反击
总台记者观察丨英国“脱欧”后英欧首办峰会 聚焦防务、贸易等问题 - 天天要闻

总台记者观察丨英国“脱欧”后英欧首办峰会 聚焦防务、贸易等问题

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将与欧盟在伦敦举行自英国正式“脱欧”以来的首场双边峰会。在当前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这场峰会备受外界关注。双方在本次峰会上各自主张如何?能否就各自的关切达成一致? 英欧计划发表联合声明 协调外交立场总台记者 陈林聪:此次峰会媒体最关注的焦点是双方计划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