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2023年02月10日19:59:04 军事 1982

标题:4万红军对抗10万蒋介石军,5天赢得两个大战,毛泽东和朱德怎么做到的?

在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原大战中,蒋介石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于是,在一场狂欢过后,风光无限的蒋介石想要一鼓作气火速解决红军,便调集了10万大军前去红军所在的根据地“围剿”。1930年10月28日,鲁涤平被任命为第九路军总指挥,11月2日,鲁涤平把江西境内的七个师和一个旅改编成三个纵队,要求在五天内集合完毕,行进到赣江支流袁水一带。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我大致去查了一下,网上显示,一个师大约为一万到一万二,一个旅大约是六千到九千,部队种类不同,编制的人数也就不同。

国民党军采用的战术为“长驱直入,分进合击”,1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到赣西南红军根据地,目的是一举进攻,试图给刚刚成长起来的红一方面军来个措手不及。

鲁涤平指挥着信心满满的三路纵队大军来到红军的根据地后,却一无所获。

原来,红一方面军得到情报后主力早已转移。鲁涤平不死心,于是让张辉瓒谭道源分别带领一个纵队向赣江以东进攻,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个纵队依然没能找到红军的主力,终究还是落空了。

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当时虽然建立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不久,但在毛泽东的极力主张下,这里已经开展了分田运动,得到土地的老百姓极力支持红军,于是在当地已经建立了人口高达二百多万,拥有九个县城的县苏维埃政府。这也就意味着红军和老百姓已经拥有了鱼水之情,所以老百姓会极力配合红军。这种情形,对于老百姓的这种态度,是国民党军不曾想过更不曾遇到过的。

当时,红军的主力军在袁水流域,位于根据地的前沿地区,相当于在自家门前打仗,红军拥有广阔的战场,更有非常充分的回旋余地。可想而知,国民党军队多次扑空,实属理所当然。

时间来到12月,国民党大军接连扑空,蒋介石坐不住了,于是来到南昌,给鲁涤平又加了一个大职——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要求鲁涤平继续带领各路军队向红军根据地加快推进,就不信找不到红军主力。

但不是想快速推进就可以快速得起来的,国民党军才进入到红军根据地就犯难了,习惯了城市交通便利的国民党军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根据地地处偏远山区,人烟稀少,向导就更找不到了,也没有粮食,交通更是非常不便,所以不得不停下来等后方补给。

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行动自如,且对四处了如指掌的红军主力,想必是天方夜谭。而红军这边呢,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配合,消息十分灵通,所以对国民党的行军可谓是了如指掌。

当红军主力来到黄陂后,毛泽东立即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商量应对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方案。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会议得出结论,虽然敌军有10万,可都谈不上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担任这次围剿主力的谭道源和张辉瓒是鲁涤平的嫡系,只要解决掉张部和谭部这两个主力军,反“围剿”之战便可大获全胜。

但是,红一方面军只有四万多人,可张、谭就各有大约一万四千人,一次打俩不现实,但红军合力打一,胜算绝对大。

四万红军对战十万蒋介石军,相当于一对二个半,加上红军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有的甚至都没有武器,只能靠战场获取军需,还有,红一方面军的实战经验有限,有的战士是分到田后才参加革命,参军不久的应该挺多;再者,国民党军刚刚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武器装备和作战心里,都极占优势。

因此,客观来讲,红军的处境还是很艰难的。

此时,毛泽东干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

首先,毛泽东在黄陂召开的总前委扩大会议上讲到的《八个大胜利条件》以宣传材料的方式印发给战士们和广大的老百姓们。

这就表明,虽然我们的条件艰苦,但是怕什么,我们有八个巨大的胜利条件,这些足以逆风翻盘。而且,此时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能力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了,在军队中已经非常有影响力了。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然后,又在12月25日的誓师大会上,写了一副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副对联,也成为日后红军一次次击退敌军的“必胜绝招”。

最后,又给大家仔仔细细的分析了怎么个“诱敌深入”法,以及它的具体好处,而且还非常有前瞻性的讲透了敌必败、我必胜的六个条件:

1.苏区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这是最重要的条件;

2.红军可以主动选择最有利的作战阵地,设下陷阱,把敌人关在里面打;

3.红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敌人,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

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

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

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誓师大会和动员大会被毛委员开成这样子,别说是当时的广大民众和战士们,就连在书前的我都已经热血沸腾了,结合毛委员富有个性的湖南口音,加上他喜欢以通俗易懂的讲演方式,不把大家的热情点燃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后来红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有多爆表。

当然,对于刚刚成长起来的红军战士们,毛泽东还是一次次强调了初战的重要性,要求指战员务必要在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可以开打,而且一打就必须要胜利。

“慎重初战”对于缺乏作战经验又有很多新兵的红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经过多方侦察和各种分析,本来第一个打击的目标是距离红军隐蔽处非常近的谭道源师。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但是,谭道源是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又在非常陌生的环境中,所以他不敢贸然前进,致使早已在谭道源师必经的小布地区设好埋伏的红军主力两次落空。以为谭道源师会孤军深入,所以红军在12月27日时设好埋伏,可谭道源师不敢前进,第二天红军主力再次埋伏,谭道源师又一次选择不冒进,红军设伏又落了空。

12月低正值冬季,物资缺乏,可想而知设伏的红一方面军战士们面临的天气有多寒冷。但没办法,正如毛泽东和朱德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时说的那样:机会总是要来的,我们还得耐心地等一等。

谁能想到,机会来的如此的快。就在28号那天,总指挥鲁涤平发出了命令:各师向红军发动总攻击。

与谨慎的谭道源正好相反,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冒进骄横,他从可靠的情报得知了红军内部发生“富田事变”,想当然的认为是攻打红军的最佳时机。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于是,紧急部署了作战计划。首先,让第五十四旅留守在东固的后方,让第二十八师一个旅积极配合自己率领的师部和第五十二旅、第五十三旅,立刻紧急向龙岗进攻。

张辉瓒预期的确实没错,红军的主力隐蔽的地方与龙岗很近,但骄横的他估计忽略了龙岗拥有狭长的盆地,四处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这不仅方便红一方面军埋伏,而且也有利于当地群众封锁消息。

张辉瓒师部出动的那天晚上,红一方面军就收到了可靠情报:“张辉瓒部经善和、藤田到达潭头,现向上固、龙冈推进中。”于是,毛泽东、朱德向全体指战员下达了作战命令:方面军决定改换目标,横扫在我左翼当前之敌。”

张辉瓒师进入龙岗的第二天晚上八点左右,毛泽东、朱德下达了作战计划。

好巧不巧,12月30日凌晨,天下起了小雨,伴随着巨大的浓雾。毛泽东、朱德来到作战指挥所,欣喜道:“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乘晨雾全歼顽敌啊!”

正当想要抢头等功而欣喜若狂的张辉瓒率大军从龙岗向五门岭行进,正巧逐渐进入到狭长的山路时,猛然遭到早已埋伏在此的红军的猛然攻击,而且,退路还被切断,只好硬着头皮仓促应战。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两军从上午的十点开始,整整激战8小时,直到下午的六点,张辉瓒被活捉,第十八师和将近两个旅被歼灭。

赢得了这场胜利后,毛泽东愉悦的写下了被后人传颂至今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张辉瓒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出现在毛泽东诗中的人。

龙岗大败后,损失得力大将的鲁涤平慌忙向蒋介石报告战况:龙冈一役,十八师片甲不还。

为了稳住军心,蒋介石假装云淡风轻的回电:

十八师失败,是乃事之当然,不足为怪。我兄每闻共党,便张皇失措,何胆小乃尔!使为共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吉安赣中重镇,望严督固守,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1931年1月三日的早晨,也就是歼灭张辉瓒师部的第三天,红一方面军一鼓作气趁胜向谭道源部所在的东边行进,因为对地形和环境太过熟悉,红军走近路翻过高山后火速来到东韶周边,全力进攻第五十师。

经过双方的激烈交战后,红军攻歼灭第五十师三千多人,眼看大势已去,其余各路国民党军仓皇乱窜,慌忙逃退。

蒋介石10万大军“围剿”4万红军,毛泽东、朱德却5天赢得两个大战 - 天天要闻

在短短的五天内,红一方面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有力指挥下,连续赢得了与张辉瓒师的龙岗之战,与谭道源师的东韶之战,总共歼灭国民党的“围剿”部队一万五千多人,缴获枪支一万二千多支,给予势在必得的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沉重的打击。

4万红军对抗10万蒋介石军,5天赢得两个大战,毛泽东和朱德怎么做到的?

首先,装备再强也不如得人心

一开始,蒋介石是打算用10大军荡平赣西南根据地的,毕竟当时红军才逐渐成长起来,单凭战斗力的话,蒋介石有理由自信,且十分充分。

但看看张辉瓒被活捉后的被当地老百姓活活揍死的结局就可想而知,再优越的客观条件,都比不上深得老百姓的心。

前期对老百姓各种蹂躏的张辉瓒,怎么也想不到他最后的结局,老百姓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的地盘听我的。

其次,毛泽东生动形象的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

这两个大会非常重要,相当于是给即将上前线奋战的战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战士们放放心心把后背交给领导人。

最后,“出其不意”的作战策略

毛泽东在誓师大会上讲的那副对联,其实就是将“出其不意”掰碎揉烂了后通俗易懂的讲法,这种战术在后期彭德怀带领志愿军抗美援朝时,也是经常使用。

结语: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毛泽东》中是这样总结的:

毛泽东、朱德在返回小布途中,接见了这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原来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台人员王诤、刘寅等人,欢迎他们参加红军,建立了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由王诤任队长、冯文彬任政治委员,为开展无线电侦察,准确掌握敌军动向提供了条件,对以后多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取得的胜利,是中国红军建立三年以来对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最巨大的胜利,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

也正是一次次的反“围剿”胜利,让毛泽东拥有了国际影响力,这也让后来在一些人的错误领导中,他虽然多次被排挤出领导层,但也让那些瞎指挥的人仍然有所忌惮,不敢做得太过。

参考资料:

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毛泽东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 天天要闻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多数家庭的存款都应该超过30万。主要原因是,即使在中等城市,家庭存款达到30万也不够付首付款。此外,现在网上喜欢炫富的人有很多,不是晒出大量现金,就是炫耀巨额存单。这让人感觉中国多数家庭拿出30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国内存款超3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 天天要闻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长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黄酒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间的江浙一带,家里添丁时父母都会埋下一坛女儿红或状元红,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题名时宴请宾客。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 天天要闻

橘朵2024业绩亮眼,零售额破25亿

近日,上海橘宜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旗下彩妆品牌橘朵表现出众,零售额突破25亿,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3%,连续两年在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稳居国货彩妆销售额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