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落山川
凭借强大的舆论动能,美国自以为能够主导“全球剧本”的发展,但中俄两国对彼此关系的认知,显然不会按照华盛顿方面预设的脚本上演。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俄之间的发展始终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这种合作不会允许俄罗斯在其中扮演“从属者”的角色。此外,他还强调,两国并未组建军事同盟,但这种发展模式远高于西方认知的传统伙伴关系,任何挑拨的行径都是无用功。
值得注意的是,拉夫罗夫的回应极具针对性,似乎是对近期外界有关“中俄关系生变”看法的具体回应。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西方乐此不疲地给中俄关系“贴标签”、“设框架”,动辄将所谓的“中俄结盟”拿出来说事。此举旨在污名化中俄之间的正当合作,试图将欧洲地缘政治矛盾、西方对俄罗斯的不满转嫁到中国身上。
此外,美西方智库在极尽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的同时,往往将克宫代入“屈服中国的角色”,话里话外引申“莫斯科未来将从属于北京”的可能,目的是“吓唬俄罗斯”,进一步打压中国的对外合作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新年伊始,中国外长秦刚重申中方对外奉行的“三不”原则,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外交方针。然而,这却被外媒曲解为“中国有意远离俄罗斯”,引发全球热议。
事实上,在新的一年,华盛顿决策层愈发加大对中俄两国的围追堵截,欧美国家不断突破援乌红线,美众议长麦卡锡更是扬言不日将窜访台湾。可以说,在日益严峻的外部安全环境下,中俄深化合作是必然的,上述解读纯属无中生有。
在西方新一轮的密集挑拨下,俄外长对中俄关系进行澄清,表达了对两国关系发展的坚定信心。诚然,在西方合力“围剿”俄罗斯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不曾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俄方的态度。这一点,莫斯科方面自然非常清楚。
此外,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嘈杂,中方的态度始终坚定如初。对上述俄方表态,中国外交部在回应中重申了“三不”原则,并称双方将继续推动全面合作,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正如拉夫罗夫所表述的,世界格局正处于剧烈变化中,而中俄新时代的合作关系并不像美方之前所主导的“主仆”关系,不存在“大哥”与“小弟”,而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或许,这种基于平等的关系更加先进、高级,超出一众只会用“零和博弈”思维思考问题的欧美国家的“认知范畴”,从而引起西方的集体恐惧、抹黑和打压。
总之,中俄前后对外界的质疑和挑拨作出明确回应,再次体现了两国之间的高度互信,西方还是趁早放弃破坏中俄关系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