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2020年02月07日08:03:08 军事 1505

M24霞飞是一款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服役的轻型坦克,并且使用于朝鲜战争。霞飞是以拥有“美国装甲兵之父”头衔的小阿德纳·霞飞将军作为命名。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1942年北非一系列战役爆发期间,美国陆军派遣评估团队到一线战场听取M3/M5斯图亚特坦克的使用者——英国陆军的意见,为下一代轻型坦克提供设计基础目标。英国陆军认为主要问题是37mm坦克炮太小,最少要75mm才够;最好还要更厚的装甲。接受这种意见的美方决定以M5坦克的动力系统、改良的悬吊系统与75mm火炮、25.4毫米厚度装甲以及重量不超过16吨作为新的轻型坦克的设计标准。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M5A1使用的炮塔太小,装不下75mm炮,T21轻型坦克因为重量达到21.5吨而出局。同时开发的还有T7坦克,T7原本只是想开发一种14吨的轻型坦克,但是在美军要求下变更设计强化火力、防护力。最后技术门槛成功过关,但重量也几乎翻倍,成为全重24.5吨的中型坦克。1942年12月美国陆军虽然一度有量产T7并正名为M7中型坦克,但很快就发现成品与M4中型坦克性能没差多少,于是停下了量产,仅生产了十几辆后停止,美军在1942年的一系列轻型坦克开发最后便无进展。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1943年3月,美军兵器委员会规范下一代轻型坦克目标,要安装75mm炮,并使用M5轻型坦克的动力系统。1943年4月,通用汽车凯迪拉克汽车部门与美国陆军军械兵共同实施T24坦克开发计划,新坦克在工程师的努力下控制在20吨以内。由于需要更大的三人炮塔与更重的火炮,所以T24坦克放弃了增厚装甲的目标,改用60度倾角的倾斜式装甲。车体设计由M7中型坦克改良,新的主炮具有更紧致的后座缓冲设计,同时和75mm炮的炮弹通用。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T24坦克于1943年10月完成,交付给军械处至亚伯丁测试场测评,而军械处认为设计非常成功,因此军械处签下1000辆新车订单,随后订单增加到5000辆。在修改了出现的问题后,1944年3月开始量产。1945年1月时已完成4070辆,在1945年8月停产前装配线总共完成了4731辆霞飞坦克。其中一些霞飞坦克提供给英国陆军,根据英国给坦克名字的传统,它被命名为“霞飞”。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M24的整体性能可以说是二战时期性能最好的轻型坦克,不过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部分能设计坦克的国家在现实战场考量下专注开发更好的中型坦克与重型坦克,让轻型坦克出现生产断层,使得霞飞坦克的竞争对手较少。装甲单位的报告特别称赞了它的越野性能及可靠度。其中75mm炮是最让人称赞的设计,由于火力强化,采用轻型坦克的部队面对德军坦克不再陷入只能挨打的局面,在突出部时曾击毁德军四号坦克,不过因为M24的装甲薄弱,面对德军坦克以及反坦克炮的生存性不高,甚至单兵反坦克武器就可对M24造成足够伤害。而M24因为来的太慢也太少,因此对欧洲地区并没有决定性影响。

二战最优秀的轻型坦克:M24霞飞的诞生之路 - 天天要闻

朝鲜战争时,一些霞飞坦克从日本运到韩国,用来对付T-34-85坦克,但75短管炮的火力很难对中型坦克造成伤害。M24后来用于搭配M4谢尔曼、M26潘兴、M46巴顿等主力坦克进行侦察打击,这种组合让坦克部队获得更好的作战效率。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他的装备,在二战结束后霞飞坦克作为军援物资被大量提供给其他国家并应用在区域冲突中,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971年印巴战争中都出现了M24的身影。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胡塞武装称对以美目标实施多次军事行动 - 天天要闻

胡塞武装称对以美目标实施多次军事行动

△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7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该武装成功实施了三次针对以美目标的军事行动。声明称,第一轮行动其出动两架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的拉蒙机场;第二轮行动则出动“雅法”无人机,打击了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地区的以方关键设施。声明还指出,胡塞武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