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的时候,德国向乌克兰援助了15辆“猎豹”防空坦克,乌军很快就将这些防空坦克部署到了前线。随着“猎豹”的出现,乌克兰的防空体系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尤其是当面对无人机威胁时,“猎豹”防空坦克展现出了极强的拦截能力。
“猎豹”防空坦克
因为看到了“猎豹”防空坦克出色的实战表现,基辅希望柏林能够追加援助。于是在德国最新发布的援助清单当中,“猎豹”防空坦克的名字赫然在列。
“猎豹”防空坦克进行火力测试
“猎豹”防空坦克的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豹1主战坦克才投入量产不久,于是西德便趁热打铁,准备以豹1主战坦克的底盘为基础,研发一种高性能野战防空车辆。而“猎豹”防空坦克的研发过程,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案例。
早期的“猎豹”防空坦克
在确定了研发计划之后,西德政府委托了两个研发小组:一组由莱茵金属带头,其他成员还有通用电气、西门子、克劳斯玛菲和保时捷,研发阵容相当强大。而另外一个小组就只有一家企业,它就是以生产20毫米自动火炮著称的瑞士欧瑞康。(2009年,德国莱茵金属收购且合并了欧瑞康)
莱茵金属研发小组推出的原型车,代号MATADOR
尽管欧瑞康单枪匹马,但他们对研发高性能野战防空车充满了信心。最后的结果也极富戏剧性:莱茵金属小组的方案并没有被认可,反倒是不被看好的欧瑞康,他们的原型车却成功获得了西德政府的青睐。
欧瑞康设计的原型车,代号5-PFZ-A
作为一种野战防空车辆,“猎豹”防空坦克最主要的技术特点就是火力。它的主武器是两门35毫米欧瑞康自动加农炮,每分钟可以打出1100发炮弹。借助炮塔360°的旋转功能,“猎豹”的主武器可以实施全方位打击,必要的时候,两门加农炮还能以近乎90°的角度进行垂直射击。
约旦装备的“猎豹”防空坦克
在防空作战中,“猎豹”对目标实施搜寻和打击时,必须要依赖车载雷达。“猎豹”防空坦克有两部雷达,一部用于目标搜索,一部用于目标跟踪。安装在车辆后部的多普勒雷达每分钟可以转动60圈,最大搜索范围15公里;当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目标并确认是威胁后,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跟踪雷达就会接管目标,一旦完成锁定,车载火控系统就会快速计算出距离和角度,同时对目标发动攻击。
安装在“猎豹”后部的搜索雷达
在装甲防护方面,“猎豹”防空坦克的性能较为普通,被动防御依靠的是自身的钢制车体,可以抵御一些小型武器的攻击。如果遭遇敌方的坦克或者步兵战车,“猎豹”只能发射随身携带的40枚反坦克炮弹进行反制。
“猎豹”的炮塔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德国后续也对部分“猎豹”防空坦克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比如为其更换数字火控系统和新的雷达;甚至在个别型号当中,“猎豹”防空坦克的加农炮侧面还会安装“毒刺”导弹,这样做主要是想利用“猎豹”的雷达系统,提升“毒刺”导弹的打击效率。
安装在“猎豹”加农炮一侧的“毒刺”防空导弹
自“猎豹”诞生以来,德国总共生产了570辆这种防空坦克。除了德军自用之外,“猎豹”防空坦克还被广泛出口到荷兰、比利时、巴西、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不过在2010年的时候,为了给更先进的多用途作战车辆腾出空间,德国陆军已将自己的“猎豹”防空坦克全部退役。
“猎豹”防空坦克对乌克兰来说很实用
客观而言,“猎豹”防空坦克的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对于现代化的高空高速目标只能仰颈兴叹。但对乌克兰来说,这种防空火力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操控简单、部署方便、打击成本较低等。尤其是在无人机频繁参与战争的情况下,拥有密集火力的“猎豹”防空坦克完全可以充当反无人机的利器。